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肺癌是人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每年以惊人的速度持续上升。随着医学科学各领域研究的进展和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 ,肺癌的发病机制和进程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solublereg ulationofinterleukin 6receptorsIL - 6R)的水平 ,并与正常人作对照 ,寻找其变化规律。试将sIL - 6R作为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客观指标应用于临床。1 研究对象肺癌患者为我院住院患者。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其病程长、并发症多。糖尿病的发生和预后与人们的生活行为关系非常密切。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须从健康教育入手,努力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为探索在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我们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糖尿病健康促进学习班,并在学习班结束后组织了糖尿病健康促进小组。对个人进行生活行为指导,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现将一年来工作实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治疗后耐药的肺腺癌患者行二次组织活检并采集外周血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分析二次组织活检与外周血标本基因特征的一致性。方法EGFR-TKIs治疗后耐药的原发性肺腺癌患者37例,均行二次组织活检并采集外周血标本,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肺癌常见的10个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二次组织活检与外周血标本基因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二次组织活检EGFR基因T790M突变18例(48.6%),均合并初始EGFR基因敏感位点突变,未合并其他基因突变;另19例二次组织活检EGFR基因T790M突变阴性患者均合并初始EGFR基因敏感位点突变,其中4例合并TP53基因突变,1例合并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α,PIK3CA)基因突变,1例合并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基因突变,1例合并间变性大细胞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突变。外周血EGFR基因T790M突变12例(32.4%),其中7例合并初始EGFR基因敏感位点突变,未合并其他基因突变;另25例外周血EGFR基因T790M突变阴性患者中,18例合并初始EGFR基因敏感位点突变,9例合并TP53基因突变,2例合并PIK3CA基因突变,1例合并KRAS基因突变,1例合并ALK基因突变。外周血标本检出的EGFR基因T790M突变12例均在组织活检标本中检出,以组织活检标本基因检测结果为参照,外周血标本EGFR基因T790M突变一致性为66.7%(12/18);组织活检标本EGFR基因T790M突变阳性率(48.6%)与外周血标本(3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EGFR基因突变外,其他9种基因突变于外周血标本中共检出13例,其中7例在组织活检标本中检出,基因突变一致性为53.8%(7/13)。二次组织活检标本TP53基因突变阳性率(10.8%)与外周血标本(2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K3CA基因突变阳性率(2.7%)与外周血标本(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标本EGFR基因T790M突变阳性率相对较低,可作为组织活检的重要补充;外周血标本的基因检测结果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整体的基因突变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部功能恢复情况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92例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脑梗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干预前后脑部神经功能NIHSS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康复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使脑神经功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善,缩短康复干预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占女性癌症的17%,是妇女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女性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老年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延长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科收治的42例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一些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AC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脉通胶囊n=31)、对照组(n=32),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9与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MMP-9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s-CRP水平治疗后有显著性下降。治疗组MMP-9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MMP-9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而MMP-9,hs-CRP与血脂无相关。结论:心脉通胶囊可能通过抑制MMP-9,降低hs-CRP,而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减轻炎症反应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TRE-HCV-C转基因小鼠,为四环素调控系统的体内研究提供了反应部分的转基因小鼠。以便与本实验室同时建立的调控部分的小鼠共同作用,为进一步建立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更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实用方便的模型。【方法】重组构建含有目的基因HCV-C、TRE序列和SV40polyA的转基因载体pTRE-HCV-C.以显微注射的方法将l_153kb的转基因片段注人BALB/C母鼠的受精卵.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初步筛选出阳性.再经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行进一步鉴定。用转基因阳性小鼠和整合有肝脏特异性启动子ApoE和胛A基因的另一品系转基因小鼠杂交,得到子代F1小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来初步检测HCV-C在肝脏中特异性的可调控性的表达。【结果】产生了5只整合有TRE-HCV-C基因的首建鼠,以及它的子代也带有此基因。与基因组上整合有肝脏特异性启动子ApoE和rtTA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杂交后,得到子代F1小鼠。特定时问与DOX作用后,小鼠肝脏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TRE-HCV-C小鼠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动物模型工具。【结论】成功制备了HCV-C转基因小鼠,可利用四环素调控系统来研究HCV中的C基因对小鼠的作用,为进一步建立四环素调控系统调控下表达HCV-C基因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也是HCV-C基因功能研究及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的机制研究的一个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8.
马芸  王俊平  王静 《临床医学》2002,22(11):15-16
目的:探讨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特点,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8例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气道反应性测定,治疗及疗效。并以46例青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对照。结果:老年组院外误诊为支气管-肺感染,老年组咳嗽(41.7%),肺部罗音(29.2%)。胸片炎性改变(20.8%),均组显多于青年组的6.5%,2.5%,及0,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两组所有病人均有气道反应性。老年组咳嗽消失时间为6-20天(平均14.2天),明显长于青年组的4-11天(平均7.3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极易误诊为支气管-肺感染,老年人出现慢性咳嗽,抗感染治疗无效,应尽早作气道反应性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 116例首次发生颈内动脉系统ICVD的住院患者,包括急性脑梗死(ACI)72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4例,另选38例体检者(对照组),均行头颅CT、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及血清PAPP-A检查;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按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39例)、稳定斑块组(60例)、内-中膜增厚组(20例)及无斑块组(35例),并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组问比较.结果 血清PAPP-A水平,ACI组[(5.64 ±1.92)mlU/L]及TAI组[(5.51±2.01)mlU/L]明显高于对照组[(4.12±1.98)mIU/L](均P<0.05);各组中易损斑块组的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内-中膜增厚组及稳定斑块组(均P<0.05).PAPP-A对易损斑块、ACI、TIA的诊断评估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61及0.57.结论 血清PAPP-A水平可作为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存在的生物学标记物,其血清水平的升高可视为 ICVD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DC)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1例经病理证实的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剂量为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d1;希罗达2 500mg/m2,口服,d1~d14,21天为1个周期,化疗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无法耐受.根据WHO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和抗癌药物毒性分级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共完成118个周期化疗,每例患者化疗2个~8个周期,中位周期数4个.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3.2%),部分缓解16例(51.6%),稳定10例(32.3%),进展4例(12.9%),总有效率为54.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3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1年生存率为58.8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