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的生长与其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浓度的关系。 方法2004 03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对3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48例同龄正常儿童的生长参数及空腹Ins、IGF 1、IGFBP 3浓度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肥胖组血清Ins、IGFBP 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两组间IGF 1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血清Ins浓度与BMI、IGFBP 3呈正相关,肥胖儿童身高SDS与1NS、IGF 1正相关。 结论肥胖儿童存在有非生长激素(GH)依赖性生长的代偿机制。其中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它既可以通过增加IGFBP 3的合成来间接提高IGF 1的生物活性,又可以直接发挥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吡啶斯的明 (PD)加左旋多巴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诊断价值。方法  79例生长迟缓儿童 ,根据生长学资料、临床表现及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 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 (IGFBP 3 )水平分为临床拟诊GHD组 ( 3 9例 )与非GHD (NGHD)组 ( 4 0例 ) ,全部进行PD L dopa联合激发并随机分别另行精氨酸激发试验 (ARG ,43例 )或胰岛素耐量试验 (ITT ,3 6例 )。比较三种试验的生长激素 (GH)激发峰值及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精确度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ROC)及精确度曲线。结果 PD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GH峰值在NGHD组高于ARG(P <0 .0 1)或ITT(P <0 .0 5 ) ,在GHD组差异无显著性。PD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的准确度、特异度明显高于ARG或ITT ,敏感度与ARG或ITT相近。GH峰值取 7μg/L为正常截断值时 ,PD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均最高 ,超过 80 %。结论 PD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对儿童GHD诊断价值优于ARG或ITT ,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有效、简便、安全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孩雌激素与C型利尿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介导的长骨生长的关系,及两者在中枢性性早熟女孩GnRHa治疗相关身高增长减速中的作用。方法:(1)检测56例正常不同青春发育期女孩空腹血清雌二醇(E2)、CNP的N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CNP, NT-proC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以及骨形成生化标志物N端中段骨钙素(N-terminal 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 N-MID OC)的浓度。(2)检测13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女孩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 GnRHa)治疗开始、治疗6个月末及12个月末时血清E2、NT-proCNP、IGF-1和N-MID OC水平,并计算身高增长速度(height velocity, HV)。结果:(1) 在56例正常不同青春发育期女孩中,与青春前期相比,血清NT-proCNP、IGF-1、E2和N-MID OC浓度均自青春早期开始升高(P<005或P<0.01);血清NT-proCNP在青春中期维持高水平,至青春后期达峰值(P<005);血清IGF-1和E2浓度于青春中期继续升高(P<0.01),亦至青春后期达峰值(P<0.01);血清N-MID OC浓度于青春中期达到峰值(P<0.05),青春后期则开始下降(P<0.05)。(2) ICPP女孩GnRHa治疗6个月末HV、血清NT-proCNP和血清N-MID OC均较治疗开始时显著下降(P<0.05),但与12个月末相比无显著差异;GnRHa治疗开始、治疗6个月末和12个月末后血清IGF-1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血清E2显著下降并回复至青春前期水平(P<0.05)。结论:女孩血清NT-proCNP水平随青春发育进程升高,与血清E2和IGF-1浓度平行,提示女孩青春期升高的雌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诱导CNP介导的青春期生长加速。ICPP女孩经GnRHa治疗后,随着雌激素受抑,生长速度减慢,血清NT-proCNP浓度下降,并与生长速度和骨形成平行,提示GnRHa致ICPP女孩生长减速部分缘于雌激素被抑制后CNP介导的长骨生长减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缓释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后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男孩的成年身高.方法 20例ICPP男孩接受GnRHa治疗(20.0±6.1)个月,治疗开始时的年龄和骨龄分别为(11.4±1.0)和(13.0±0.4)岁,当年龄和骨龄达(13.2±1.1)和(13.7±0.6)岁时停止治疗,治疗结束后经随诊(3.3±1.5)年,均已达接近成年身高(FAH).比较预测成年身高(PAH)、FAH和遗传靶身高(THt),探讨GnRHa治疗ICPP男孩对于改善成年身高的远期疗效.结果 成年身高均达遗传靶身高范围,FAH与TH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8±5.8对167.8±4.6)cm,P>0.05].按骨龄身高SDS预测成年身高(生长曲线法),GnRHa治疗后的PAH较治疗前显著改善[(169.0±5.0对166.2±4.2)cm,P<0.01];治疗结束时的PAH、FAH和T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净获为(3.62±3.57)cm;剩余生长能力为(11.82±3.99)cm.结论 GnRHa能改善ICPP男孩的成年身高.  相似文献   
5.
GnRHa治疗真性性早熟过程中生长速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中枢性性早熟(CPP)女孩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过程中线性生长速度(GV)的相关因素,以及影响两年GnRHa疗效的因素。方法将86例已接受GnRHa治疗满2年的CPP女孩治疗第2年中的生长速度(GV第2年)、2年GnRHa治疗对于改善成年身高的疗效(APAH)与遗传靶身高、发病年龄、骨龄、年龄等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GnRHa治疗中GV呈逐年下降趋势,GV第2年与发病年龄、治疗开始和治疗第1年末的年龄、骨龄负相关(r分别为-0.37,-0.59,-0.57,-0.51和-0.52,均P〈0.01);治疗开始的骨龄和治疗第1年末的年龄是独立影响GV第2年的两个因素。APAH与治疗开始的青春期病程、治疗两年骨龄增长和年龄增长的比值(ABA/ACA)负相关,与第1年GV(GV第1年)、GV第2年、以及2年的平均GV正相关;△BA/△CA、GV第1年和GV第2年是能独立影响APAH的3个因素。结论GnRHa治疗后GV的减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治疗前过早接受雌激素、导致长骨干骺生长板过度老化的结果;CPP患儿宜早期治疗、最大程度减少因生长板过度老化所致生长潜力的丧失;而尽可能地抑制骨龄以及维持一定的GV是GnRHa疗效的两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儿童肾上腺肿瘤诊断和处理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2年12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儿童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病理的关系。结果发病年龄0~14岁,男63例,女41例。神经母细胞瘤75例;肾上腺皮质肿瘤22例,其中癌及腺瘤各11例;嗜铬细胞瘤2例;其他5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以发热、腹痛、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尿香草杏仁酸(VMA)可不升高;肾上腺皮质肿瘤患儿中外周性性早熟的临床及内分泌激素改变多于库欣综合征表现。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提示意义。结论儿童肾上腺肿瘤以神经母细胞瘤及肾上腺皮质肿瘤最为常见,临床表现异于成人,应结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司坦唑醇(stanozolol,ST)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处理后的离体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mRNA表达及其蛋白合成、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只雌鼠的原代软骨细胞,分为时效组、量效组。根据是否用司坦唑醇干预,将时效组和量效组分为时效干预组,时效对照组;量效于预组,量效对照组,分别观察司坦唑醇的干预时限和剂量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物处理后离体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软骨细胞增殖能力测定法(MT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点司坦唑醇处理的离体的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软骨细胞的IGF-1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合成。结果司坦唑醇以时效和量效作用方式,对雌激素受抑的离体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呈双相型影响。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时,软骨细胞增殖效应可达最好效果。①司坦唑醇作用2h后,软骨细胞IGF-1 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时效对照组基础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存在较强的时间依赖性;作用8h时,达最高峰(为时效对照组基础值的3.8倍)。司坦唑醇的作用在(10^-10~10^-5)mol/L时,与软骨细胞的细胞核抗原增殖效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10^-7mol/L时,软骨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达最高峰(为基础值的5.75倍)。②司坦唑醇作用自5h起,软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合成与时间点为0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2);5h-20h时,作用存在显著时间依赖性(P〈0.05);作用20h时,达峰值(为量效对照组基础值的3.3倍)。与量效对照组比较,司坦唑醇自10^-10mol/L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含量开始增加,并在10^-7mol/L组达峰值(P=0.000)。结论司坦唑醇可以量效、时效的作用方式,影响和增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物处理后的体外培养雌激素水平,促进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IGF-1 mRNA的表达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合成、分泌,推测司坦唑醇促进生长效应机制与生长板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自分泌、旁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小剂量司坦唑醇治疗对生长迟缓患儿骨龄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5例生长迟缓的患儿,其中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症10例,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5例.年龄5~13(10.2±1.1)岁,男孩10例,女孩5例.所有患儿均予每日口服司坦唑醇0.02~0.04mg/kg,治疗时间4~16(8.9±4.5)个月,每隔3~6个月复查骨龄及身高,计算患儿生长速度(GV).[结果]15例患儿治疗前后生长速度由(3.95±0.22)cm/年提高到(7.60±2.15)cm/年,身高z评分(HtSDS)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HtSDS由-2.50±0.58提高到-2.27±0.64(P<0.01),按骨龄的身高z评分由-1.04±0.97提高到-0.77±0.76(P<0.05).ΔHtSDSca0.24±0.26,ΔHtSDSba0.19±0.26,身高年龄增长值与骨龄增长值的比值(ΔHA/ΔBA)为1.23±0.47,其中2例ΔHA/ΔBA值小于1.ΔHtSDSca/ΔBA(岁)为0.27±0.24/岁,ΔHtSDSba/ΔBA(岁)为0.30±0.38/岁,其中2例比值为负数.[结论]小剂量司坦唑醇能改善未发育的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症与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患儿的生长能力,同时骨龄成熟速度亦增加,因此,治疗过程必需密切观察骨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有生长追赶的小于胎龄个体(SGA)骨骼肌组织胰岛素受体后信号分子的变化,探讨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孕鼠全程饮食限制法建立SGA大鼠模型。4周龄有生长追赶SGA(CUG-SGA)和无生长追赶SGA(NCUG-SGA)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胰岛素激发组,并设适于胎龄(AGA)组为对照。测定各组血糖和胰岛素(INS)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应用Westernblotting测定各组腓肠肌组织胰岛素受体后信号分子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情况。结果:(1)CUG-SGA和NCUG-SGA幼鼠INS和HOMA-IR较AGA组明显增高(均P<0.01),CUG-SGA幼鼠的INS和HOMA-IR显著高于NCUG-SGA组。(2)CUG-SGA幼鼠肌肉组织基础状态下已有p-IRS1表达,INS激发后p-IRS1的表达无显著增加;p-Akt的表达在基础状态和INS激发后均较AGA和NCUG-SGA组显著减低;CUG-SGA基础状态亦有p-ERK表达,INS激发后p-ERK表达显著下降。相关分析显示在基础状态和INS激发状态,SGA幼鼠p-Akt与p-ERK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37,P<0.05;r=-0.658,P<0.05)。结论:(1)无论追赶与否,SGA个体生后均呈现胰岛素抵抗,CUG-SGA胰岛素抵抗程度更重。(2)IRS1-PI3K-Akt通路受损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重要的受体后机制;该通路阻断的同时发生Ras-MAPK-ERK通路信号的慢性激活,这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同时发生生长追赶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研究组)和普通呼吸道感染(对照组)患儿的血CMV-IgM、MP-IgM及尿HCMV-DNA的检测,探讨研究组与CMV、M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寻找RRI反复发作的原因。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急性期查血CMV-IgM、MP-IgM,同时查尿PCR-HCMV-DNA。结果 ①CMV感染率:研究组45.5%(52/115),对照组35.8%(39/109);②MP感染率:研究组35.6%(41/115),对照组35.8%(39/109);③CMV和MP双重感染率:研究组19.1%(22/115),对照组9.E%(10/109)。结论 ①研究组CMV或MP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性差异,说明CMV、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中的常见病原体;②研究组患儿CMV、MP双重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二者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