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本院2005~2006年临床分离的924株病原菌种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分析.方法 革兰阳性球菌及阴性杆菌采用MicroScan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优势(67.86%),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4.07%)、铜绿假单胞菌(13.53%)、肺炎克雷伯菌(11.04%)、表皮葡萄球菌(6.79%)、金黄色葡萄球菌(4.52%).各种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青霉素100%耐药,治疗阴性杆菌感染首选亚胺硫霉素(76.1%敏感),其次是丁胺卡那霉素(71.7%敏感).建议临床医生根据实验室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便携式肺功能仪在小儿哮喘诊冶中的应用。对6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及47例儿童哮喘患儿进行FEV1,FVC及FEV1变异率测定。结果两组病人中FEV、,FVC及FEV1变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儿童哮喘存在类似肺功能障碍,便携式肺功能仪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TBIL)和直接胆红素 (DBIL)的技术性能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采用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 (直接 )胆红素值 ,并与重氮试剂法进行比较 ,同时对钒酸氧化法的重复性试验、回收试验、线性试验及干扰试验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钒酸氧化法和重氮试剂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测定总 (直接 )胆红素日内变异分别为 0 .5 5 %~ 2 .6 8%和 0 .76 %~ 3.33% ,测定总 (直接 )胆红素日间变异分别为 1.2 1%和 2 .0 8% ;总 (直接 )胆红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1.3%和 10 1.5 % ;测定总 (直接 )胆红素的线性分别达到 6 84 .0umol/L和 2 5 0 .0umol/L ;溶血对总胆红素测定无显著干扰 ,对直接胆红素仅有轻微的负干扰 ,脂血对测定无明显干扰。结论 钒酸氧化法是一种准确 ,适用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日常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学科技术的广泛渗透,临床检验医学技术和手段日益完善并飞速发展,许多检测项目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而且检测项目不断增多,临床检验结果越来越成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因此,临床检验质量日益为广大检验工作者重视,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检验报告,得到患者的信赖认可是检验科管理的核心问题[1].根据检验工作的特点,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降低成本,不断满足临床的需要,促进科室全面发展,将检验科的管理分为质量、服务、创新、竞争、制度六个方面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护理配合.方法 应用历年本院静脉麻醉下超声内镜检查结果的相关指标、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进行回顾性性分析.结果 静脉麻醉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相关指标平稳,成功率10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静脉麻醉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安全性高,效果确切良好,护理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临床特征、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疗效及灌洗液(BAL fluid,BALF)细胞学特点.方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0例诊断为BO的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其病原、临床特征、肺高分辨CT(HRCT)、血T细胞亚群、BALF细胞学特点及BAL疗效.结果 10例均为重症肺炎后BO,病原为腺病毒4例,肺炎支原体4例,麻疹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反复或持续喘息、咳嗽、气促,两肺广泛哮鸣音和湿啰音.肺HRCT提示马赛克征6例(6/10),两肺炎症伴间质变4例(4/10),伴气体潴留3例,支气管扩张、肺不张、支气管壁增厚各1例.血CD8+T细胞增高9例(9/10)、CD4+/CD8+比值下降10例(10/10).BALF中性粒细胞分类均明显增高(10/10).BAL治疗后,9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而出院.结论 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感染后BO的主要病原,细胞免疫功能昆乱导致气道炎症损伤可能参与BO的发病机制;血CD8+T细胞及BAL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预示BO的发生;BAL治疗可明显改善BO症状.  相似文献   
7.
陈莲香 《浙江医学》1999,21(2):95-96
沙眼衣原体(CT)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除可致跟、泌尿生殖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我院1997年7~10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收治的131例肺炎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采用鼻导管负压吸引方法采集)进行CT检测,阳性2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CD11b/CD18是细胞粘附分子中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国外有人认为中性粒细胞CD11b测定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指标[1] 。本研究对 13 0例不同疾病小儿中性粒细胞CD11b进行了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 ,并对其中 3 0例急性肺炎作了动态观察 ,以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在儿童感染时的临床意义。对象本院内科收治的各种疾病患儿 13 0例 ,男 85例 ,女 4 5例 ,年龄 1月~ 12岁 ,中位年龄 3 7个月。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 ,分为感染性疾病组 (感染组 ) 110例 ,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5例 ,下呼吸道感染 74例 ,败血症 8例 ,急性肠炎7…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受体(TrkANGFR、P75NTR)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p75NTR蛋白对肝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L02肝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NGF、TrkANGFR、P75NTR在L02细胞中的表达.XTT法检测外源性P75NTR、NGF、NGF- P75NTR、抗TrkANGFR、抗p75NTR对L02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检测外源性P75NTR对L02细胞凋亡的作用.流式细胞术(碘化丙啶)检测外源性p75NTR对L0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P75NTR促进L02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NGF和NGF+ P75NTR组吸光度值(A)值分别为0.4916±0.0565和0.5839±0.073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601±0.0310,P<0.05);抗TrkANGFRA值为0.2689±0.022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抗P75 NTRA值为0.3524±0.031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外源性P75NTR对L02细胞有抗凋亡趋势,加入100 ng/ml P75NTR抗凋亡作用最强,表达量为3.70±0.26,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0±0.62,P=1.000).P75NTR作用于L02细胞周期的S期,呈剂量依赖性,呈倒置的U形曲线,浓度为100 ng/ml时作用最强(25.60±0.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1.00,P=0.000).外源性NGF、P75NTR、NGF+ P75NTR上调了L02细胞NGFmRNA、TrkANGFR mRNA、P75NTRmRNA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TrkANGFR、抗P75 NTR对NGFmRNA、TrkANGFR mRNA、P75NTR mRNA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02细胞表达NGF及受体TrkANGFR、p75NTR,合适剂量的外源性P75NTR可能通过TrkANGFR/P75NTR异源二聚体信号途径促进L0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特征及支气管肺泡灌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临床特征、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疗效及灌洗液(BAL fluid,BALF)细胞学特点.方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0例诊断为BO的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其病原、临床特征、肺高分辨CT(HRCT)、血T细胞亚群、BALF细胞学特点及BAL疗效.结果 10例均为重症肺炎后BO,病原为腺病毒4例,肺炎支原体4例,麻疹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反复或持续喘息、咳嗽、气促,两肺广泛哮鸣音和湿啰音.肺HRCT提示马赛克征6例(6/10),两肺炎症伴间质变4例(4/10),伴气体潴留3例,支气管扩张、肺不张、支气管壁增厚各1例.血CD8+T细胞增高9例(9/10)、CD4+/CD8+比值下降10例(10/10).BALF中性粒细胞分类均明显增高(10/10).BAL治疗后,9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而出院.结论 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感染后BO的主要病原,细胞免疫功能昆乱导致气道炎症损伤可能参与BO的发病机制;血CD8+T细胞及BAL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预示BO的发生;BAL治疗可明显改善BO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