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在全胃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间26例全胃切除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随访12个月至25个月,平均17.4个月.其中钡餐检查11例,代胃容量均在300ml以上,排空时间为30min~120 mm.术后6个月、12个月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分别为6例和2例.与术前相比,术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术是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手术操作简便省时,可取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胆漏是胆道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后果常较严重。尽管开放手术治疗胆漏疗效确切,但其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1]。近年来,随着内镜等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胆漏的处理趋向于以微创治疗为主,内镜下处理可对胆漏部位进行准确诊断并实施引流,减少内漏口胆汁流量,有效促进漏口愈合[2]。现对我院收治的38例胆道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清CEA及CA199水平、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等指标.以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相似文献   
4.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与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为肝胆外科医生常规手术.浙江省嘉兴市是血吸虫性肝纤维化高发区,不少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存在肝脾肿大、肝功能不同程度损害及肝门区静脉曲张等情况.LC手术存在难以控制的术中术后出血、肝功能衰竭及术后感染等风险.本次研究采用LC治疗合并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40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XGC病例的术前临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资料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 79例均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与大网膜黏连78例(98.7%),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连35例(44.3%),与肝十二指肠韧带黏连13例(16.5%),与结肠肝曲黏连5例(6.3%),胆囊内化脓25例(31.6%),胆囊萎缩16例(20.3%),Mirizzi综合征3例(3.8%),胆囊十二指肠瘘3例(3.8%),胆囊结肠肝曲瘘1例(1.3%)。57例送检快速病理,诊断率57.9%。结论 XGC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与胆囊癌较难鉴别,疑诊时送快速病理是必要的,因与周围组织器官炎症黏连较重,开腹手术是目前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静脉泵化疗与常规外周静脉化疗耐受性的比较。方法:将2000年1月-2001年1月间60例大肠癌术后病人分成两组,一组静脉泵化疗,一组常规化疗,两组作比较。结果:在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ALT升高等方面,两组发生率比较,P均<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泵疗组低于对照组,且泵疗组基本完成预期疗程。结论:大肠癌根治术后静脉泵化疗,不失为一种低毒,能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STAT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JAK/STAT是胞外至胞核的信号传导通路,其中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于癌细胞生长、凋亡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我们通过检测其mRNA及其磷酸化蛋白-即活化形式的STAT3(p-STAT3)来探讨STAT3在肝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相关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TG增高和20例TG正常的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根据TG水平分成四组作对照研究,A组0.56mmol/L≤TG≤1.7mmol/L(正常,)20例;B组1.7mmol/L11.3mmol/L或伴乳糜血清,12例。结果Ranson、APACHE II和Balthazar CT评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D组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发生率高于其他组(<0.05;)C、D组血、尿淀粉酶低于A、B组(<0.05),且与TG值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血清TG高低与病情无线性关系,但TG>11.30mmol/L或伴乳糜血清者发生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概率增高,TG>5.56mmol/L的病例血、尿淀粉酶水平偏低甚至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异黏蛋白(metadherin,MTDH)、上皮钙黏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herin)、β链蛋白(β-catenin)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比较三者与HCC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TDH、E-cadherin及β-catenin在107例HCC中的表达情况,并与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以及术后无瘤生存期、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TDH、β-catenin阳性表达与Edmondson分级相关(P<0.05),E-cadherin低表达与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相关(P<0.05),均提示短中位无瘤生存期和高复发率(P<0.05).MTDH阳性表达与E-cadherin胞膜低表达、β-catenin核聚集呈一致性(P<0.05).MTDH是HCC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风险因子(RR=3.431,CI=1.254~7.318).结论 MTDH阳性表达、E-cadherin低表达、β-catenin核聚预示肝癌切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MTDH可作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发生胆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LC术后胆漏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结果26例ERCP检查,全部确定胆漏的性质,19例单纯性ENBD,7例行ENBD及彩超引导下放置经皮腹腔穿刺引流管,均治愈出院。结论ENBD可作为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非手术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