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证明人重组γ-干扰素(hrIFN-γ)对人胎盘滋养层组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蜕膜组织蛋白质合成在体外实验中均有抑制作用。结果指出hrIFN-γ在剂量为250U/ml培液和2500U/ml培液时明显地抑制滋养层组织hCG分泌,与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5和0.01,并呈剂量相关反应,同时hrIFN-γ在剂量范围为10U~1000U/ml培液时,明显抑制蜕膜蛋白质合成3H亮氨酸掺入的cpm值,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无论是细胞内或是分泌蛋白都有明显差别(P<0.05),而且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反应,IFN-γ抗血清能阻断其抑制作用,但IFN-α对蜕膜组织蛋白质合成无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不同周数(6、7、8、9、10周)妊娠妇女胎盘绒毛滋养层组织水溶性蛋白质组分、分子量、等电点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指明,妊娠早期绒毛组织,除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这一含量较多的蛋白以外,尚含有其他四种含量较高的蛋白质,这四种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别为:140,000,128,000,94,000和83,000左右。用高压液相色谱层析和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结果指明,在不同周龄的组织中其蛋白量和组分间的比例稍有变化,较多的蛋白质为酸性蛋白,与蜕膜组织蛋白质组分作比较,绒毛组织具有蜕膜组织内不存在的蛋白组分,其等电点分别为:8.4、6.4、5.8、4.8。由此可知早期妊娠胎盘绒毛滋养层组织,存在一些含量较高的特殊蛋白,深入研究这些蛋白的特性和生理功能,将对阐明人类妊娠生理和寻找控制生育新途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Thesyntheticfragmentofrabbitblastocystpeptide_2 anditsphysiologicalsignificancerelevanttothe mechanismofimplantationCaoYongqi...  相似文献   
5.
外源性细胞因子对早孕蜕膜T细胞免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外源性细胞因子对早孕蜕膜T细胞免疫活性作用的方式。方法 :在培养的蜕膜细胞中加入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2、白细胞介素 6和表皮生长因子 ,共同培养 12、2 4、4 8h后收集上清液 ,并加入培养的T细胞中 ,用氚 胸苷 (3 H TdR)掺入法测定T细胞的转化值。结果 :在蜕膜与细胞因子共同培养的上清液作用下 ,各实验组T细胞的转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有的T细胞转化效应显著增强 (P <0 .0 5 ) ,但增强的T细胞转化效应未显示出与作用于蜕膜的细胞因子种类、浓度及作用时间有相关性。结论 :在外源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早孕蜕膜细胞可以增强T细胞的转化作用 ,从而破坏蜕膜免疫微环境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状态 ,危害妊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5种结构不同的糖类物质研究了对小鼠胚泡的抗着床效应,并通过研究这5种不同糖类对小鼠子宫内白细胞浸润现象的诱发作用和对子宫内膜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分析了糖类物质的抗着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糖元和棉子糖不仅对小鼠胚泡着床有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能够在小鼠子宫内引起白细胞浸润现象,并发现小鼠胚泡着床的被抑制与子宫内膜ConA结合蛋白和ConA非结合蛋白的变化有关,推测此变化可能干扰了胚泡着床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ICAM-1在着床期小鼠PBLC及EC/DC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在着床期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子宫内膜及蜕膜细胞(EC/DC)中的不同表达特点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着床期小鼠为动物模型,细胞分析采用单抗免疫荧光标主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技术。结果:发现ICAM-1在PBLC、EC/DC中的均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其中ICAM-1的表达在PBLC中于妊娠第2天(D2)达最低小平,而在EC/DC中于妊娠第4天(D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