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测定端粒长度.方法 选取9种人类细胞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Q-PCR方法测定相对T/S比率,DNA印迹法测定末端限制性片段(TRF)长度,进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相对T/S比率为0.68±0.57,DNA印迹法测量平均TRF值为8.57±2.3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R2=0.7807(P<0.01).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量端粒长度具有重复性好、省时、简便、可靠的特点,可高通量处理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种新型免疫抑制剂(immunosuppressant)不断地被开发和应用,使得临床医师们有了更大的空间来探索新的免疫抑制方案,做到合理而精确的个体化用药(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达到更好的免疫抑制效果,提高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本文就肾移植中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淀粉样变病是一种以淀粉样蛋白物质沉积于组织器官的细胞间引起的少见疾病.我院自1977年7月至今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2400余例,其中并发移植肾淀粉样变1例,发生率为0.04%.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器官移植领域,由于存在着与免疫因素相关的移植物慢性功能丧失,使得移植受者长期存活情况仍不乐观.目前,肾移植的10年存活率只有50~61%%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常规免疫抑制剂条件下,肾移植联合骨髓细胞输注(donor bone marrow transfusion,DBMT)对于近期(术后1年)及远期(术后1年以上)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1999年5月至2004年5月在本中心进行肾移植联合骨髓细胞输注的联合移植(联合移植组)及其同一供体来源单纯肾移植的患者(对照组),2组各有74例患者纳入研究.2组患者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方案为:激素+霉酚酸酯(MMF)+环孢素(CSA)或激素+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随访24~10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9.5个月.结果:联合移植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05±23.9)μmol/L、(107.5±32.4)μmol/L、(115±26.6)μmol/L和(114.7±28)μmol/L、(116.5±27.6)μmol/L、(125±32.6)μmol/L,相应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MDRD法)水平分别为(70.2±24.4)ml/min、(74.3±24.1)ml/min、(73.5±22.4)ml/min和(62.4±15.8)ml/min、(63.9±18.7)ml/min、(61.9±20.3)ml/min.其中,上述2组术后第1年GFR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5年联合移植组与对照组尿蛋白阳性分别为37人(50%)和57人(77%),2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联合移植组有3例发生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对照组中有12例发生慢性移植肾肾病,联合移植组随访中CAN发生率较配对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肾移植联合骨髓细胞输注对术后近期及远期移植肾功能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能诱导嵌合体产生,并增加联合移植受者对供体器官的免疫耐受,从而减少排异反应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移植排斥和感染始终是影响术后肾移植患者生存的两个主要原因,因此诱导供体特异性移植耐受成为移植界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肾移植联合供体骨髓造血干细胞输注(donor bone marrow transfusion,DBMT)作为诱导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受者免疫耐受的一个研究新领域,正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被认为是诱导免疫耐受方面最有效和研究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本文从诱导耐受形成机制、最新进展方面对该领域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