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三亚地区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联合无创性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对降低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患儿出生率的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孕14+0~27+6周1537名三亚地区孕妇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并应用Multicalc软件计算DS风险值。同时,均抽取孕妇静脉血5mL行胎儿NIPT检测。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羊水穿刺确诊;对检测结果阴性者进行电话随访跟踪。结果 AFP联合β-HCG筛查出高风险孕妇19名,其DS高风险12名,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5名,神经管缺陷高风险2名,阳性发生率1.24%。NIPT检测出高风险孕妇21名,其DS高风险15名,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4名,13-三体综合征高风险2名,阳性发生率1.37%。而AFP+β-HCG筛查联合NIPT检测出高风险孕妇15名,其DS高风险10名,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3名,3-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名,神经管缺陷高风险1名,阳性发生率0.98%。对AFP联合β-HCG筛查或NIPT检测阳性者,经羊水穿刺确诊为DS孕妇3名,18-三体综合征1名,神经管缺陷1名,患病率0.33%。结论孕中期DS血清学筛查联合NIPT产前检测,不仅可提高DS产前诊断率,且有利于降低DS患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在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做产检筛查的106例疑似胎儿颜面畸形孕中期孕妇,均行四维超声以及母体血清学检查,以分娩或者引产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四维超声、母体血清学单项及联合检查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四维超声、母体血清学和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诊断胎儿颜面畸形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2、0.863和0.981。四维超声及母体血清学单独诊断胎儿颜面畸形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显著低于二者联合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173、0.064,P<0.05)。结论: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筛查可提高对胎儿颜面畸形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亲缺铁性贫血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关联,进而为本病的预防和控制其病变程度提供可能科学依据。

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01/2021-07因首次(出生30d左右)ROP筛查就诊于我院并且确诊为ROP的317例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观察母亲缺铁性贫血与ROP发病、ROP分期的关系,母亲缺铁性贫血Hb及血值特征、母亲缺铁性贫血平均孕龄、孕周及婴儿出生体质量与ROP分期的关系。

结果: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母亲235例(74.1%),82例(25.9%)母亲无铁缺乏。其中轻度贫血母亲194例(82.6%),其ROP患儿Ⅰ期119例和Ⅱ期75例; 中度贫血母亲39例(16.6%),其ROP患儿Ⅱ期8例、Ⅲ期22例和Ⅳ期9例; 重度贫血母亲2例(0.9%),其ROP患儿均为Ⅳ期; 本次未发现Ⅴ期及阈值病变ROP患儿和极重度贫血母亲。与缺铁性贫血母亲相比,铁水平正常母亲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Ⅰ期ROP,但是Ⅱ期ROP在缺铁性贫血母亲中表现更为突出(均P<0.05); Ⅲ期和Ⅳ期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ROP在血铁值正常的母亲中未观察到,但在缺铁性贫血母亲中的发生率分别为9.4%和4.7%(P<0.05); Ⅴ期和阈值病变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ROP在血铁值正常或缺铁性贫血的母亲中均未观察到。与铁水平正常母亲相比,缺铁性贫血母亲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平均孕龄高、孕周短及婴儿出生体质量轻(均P<0.05)。

结论:母亲缺铁性贫血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ROP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母亲贫血越重,其孩子ROP分期可能越重。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监测和补充铁可有效预防和降低ROP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该院2011~2013年支原体感染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2013年门诊送检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支原体及其耐药性检测结果。结果2011~2013年,女性支原体感染率均高于男性,21~31岁和31~41岁人群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环丙沙星,且耐药率逐年上升,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较为敏感;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单一感染。结论 2011~2013年,女性较男性更易感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经验治疗首选药为交沙霉素,其次是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吴多荣  陈垂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1974-1975,1977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系统及配套试剂.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按CLSI2010年版标准判读,用WHONET 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845例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1.8%(522/845),革兰阳性球菌占29.6%(250/845),真菌占8.6%(73/845).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35.3%(298/845),其次为肠球菌,占20.9%(177/84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68.8%和49.1%,发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5株和屎肠球菌2株.结论 大肠埃希菌仍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和VRE的感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三亚地区儿童常见变应原的致敏情况及分布,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Mediwiss公司敏筛定量变应原检测系统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诊断试剂对1 173例患儿进行常见的吸入性与食入性变应原体外免疫检测,并计算各种过敏所占阳性比,同时比较三亚地区不同年龄段吸入组及食入组变应原阳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在所有吸入组变应原中,首要变应原为户尘螨(26.09%),其次为猫、狗毛皮屑(24.30%),混合树花粉(18.67%),混合真菌(13.73%),屋尘(8.18%)等;随年龄增长,混合真菌和猫、狗毛皮屑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户尘螨、屋尘、矮豚草蒿葎草、混合树花粉、苋、蟑螂阳性率呈上升趋势;户尘螨,屋尘,猫、狗毛皮屑等阳性在A~D年龄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双重阳性组合为户尘螨+猫、狗毛皮屑,其次为户尘螨+屋尘。②在食入组变应原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牛奶、腰果、鸡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长,牛奶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菠萝呈上升趋势,其他变应原变化规律不明显;除腰果、菠萝外,其他变应原阳性率在A~D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海南三亚地区过敏患儿变应原分布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存在差异。三亚地区导致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前5位变应原依次为:牛奶,户尘螨,猫、狗毛皮屑,腰果,鸡蛋白,食入性变应原居于首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Vit A)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01/2022-1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分娩且胎龄小于37 wk或出生体质量小于2 500 g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41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出生后7 d和35 d进行外周血Vit A和bFGF水平检测。结果:最终完成临床研究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共392例,其中1-2期ROP组 51例,3-5期ROP组 23例,未发生ROP组318例。生后7 d,1-2期ROP组血清Vit A(0.44±0.17 μmol/L)和bFGF(0.53±0.16 ng/L)水平分别低于未发生ROP组(0.50±0.12 μmol/L和0.63±0.15 ng/L)(均P&#x003C;0.05); 3-5期ROP组血清Vit A(0.34±0.18 μmol/L)和bFGF(0.44±0.18 ng/L)水平分别低于未发生ROP组(均P&#x003C;0.05); 3-5期ROP组血清Vit A和bFGF水平分别低于1-2期ROP组(均P&#x003C;0.05)。生后35d,3-5期ROP组血清Vit A(0.33±0.19 μmol/L)和bFGF(0.39±0.19 ng/L)水平分别低于1-2期ROP组(0.43±0.16 μmol/L和0.48±0.17 ng/L)(均P&#x003C;0.05); 根据血清Vit A绘制的ROC曲线,AUC值为0.853,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68,最佳灵敏度为73%,最佳特异度为95%; 根据血清bFGF绘制的ROC曲线,AUC值为0.828,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58,最佳灵敏度为90%,最佳特异度为68%; 根据血清Vit A联合bFGF绘制的ROC曲线,AUC值为0.917,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70,最佳灵敏度为70%,最佳特异度为100%。结论:血清Vit A及bFGF水平均是预测ROP较敏感的有效指标,如果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血清Vit A或bFGF水平越低,可能提示ROP患病率越高及其病理分期越重。血清Vit A联合bFGF诊断ROP的临床价值较其单独诊断价值高,且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