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阴沟肠杆菌B8分离自水稻叶片。临床分离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87株 ,MSSA(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38株 ,MRSCON(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16株 ,MSSCON(不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5株 ,大肠杆菌 10株 ,铜绿假单胞菌 2 5株 ,阴沟肠杆菌 14株 ,不动杆菌 2 6株 ,肺炎克雷伯菌 8株 ,共 2 2 9株。阴沟杆菌O2 9和O2 9M作标准菌株。将 3升LB固体培养基融化后制成平皿 ,将B8细菌培养液铺于平皿表面 ,30℃培养 48h。刮去培养基表面菌体 ,将培养基切成约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37例接受钛网片颅骨修补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癫痫者34例。回顾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颅骨修补术后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钛网片颅骨修补术后癫痫的发生率为24.8%。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为颅骨修补术后癫痫的保护性因素(P<0.01),术后钛网板下积液和/或积血、颞部为主颅骨缺损、双侧颅骨缺损及颅骨缺损面积过大为术后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骨修补术后癫痫的发病率较高,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防止术后钛网板下积液和/或积血有助于降低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 将45例头颅CT诊断为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入院后即行颅内压(ICP)监测,依据ICP初始值确定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分型及相应的治疗策略,并对开颅手术者术前及术后ICP值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结果 45例中33例ICP初始值>35 mmHg,其中31例行开颅手术,1例因ICP过高放弃手术,1例经甘露醇脱水后ICP稳定在30mmHg以下而行保守治疗,死亡18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2例,中残2例,良好8例;初始ICP> 25~ 35mmHg者6例,其中3例行开颅手术,植物生存1例,中残1例,良好4例;初始ICP15 ~ 25mmHg者6例,均保守治疗,植物生存1例,良好5例.开颅前后ICP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据ICP初始值,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可以分为重度颅高压型( ICP> 35mmHg),中度颅高压型(ICP> 25 ~ 35mmHg),轻度颅高压型(ICP15 ~ 25mmHg);早期ICP监测对指导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