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快速心房起搏对家兔心房L型钙通道亚单位和Kv4.3钾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家兔36只,随机分成6组,经右颈外静脉穿刺置入电极于右房,分别给予0、3、6、12、24或48h快速心房起搏,停止起搏后取右房组织,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各时相点L型钙通道α1c,β1,α2亚单位,钾通道Kv4.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型钙通道α1c、β1亚单位在快速起搏6h后表达水平下调,并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下调。α2亚单位的mRNA表达在各时相点无显著差异。Kv4.3的mRNA的表达在快速起搏的24h和48h下降分别达55.50%(P<0.01)和59.12%(P<0.01)。48h后下降达到一个平台期。结论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L型钙通道亚单位和Kv4.3钾通道mRNA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
心脏不停跳658例体外循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从 1 997年 1 1月至 1 999年 1 2月共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6 5 8例。现将我们的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 pass ,CPB)管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 32 0例 ,女性 338例 ,年龄 5个月至 6 5岁 ,平均 ( 1 6 .3± 1 5 .6 )岁 ,体重 4.5~ 81kg ,平均 ( 30 .7±1 8.8)kg ,其中儿童 ( 1 4岁以下 ) 40 6例 ,成人 2 5 2例。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 1 0 3例 ,室间隔缺损 2 6 7例 ,法乐氏四联症 48例 ,法乐氏三联症 1 3例 ,瓣膜置换 1 5 3例 (其中二尖瓣置换 94例 ,主动脉瓣置换 2…  相似文献   
3.
31例病人中男 1 1例 ,女 2 0例 ,年龄 7~ 6 0岁 ,其中 1 2岁以下 3例 ,1 8岁以上 2 8例。体重 2 0~ 5 7kg。病程 1个月至 1 0年 ,劳累后心悸 ,气促 2 8例。反复发作有一过性晕厥 ,眩晕 4例 ,肢体栓塞者 1例 ,长期低热 ,贫血者 9例。 3例心悸 ,气促 ,咯血 ,院外以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治疗 ,病情无缓解反而加重 ,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1例主诉为胸痛。症状因体位改变而变化显著者 6例。心尖区闻及舒张期杂音 2 9例 ,双期杂音 9例 ,肿瘤扑落音 1 3例。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5例 ,右室肥厚 8例。X线胸片示两肺瘀血 2 6例 ,心胸比例 0 .49~…  相似文献   
4.
心脏停跳和不停跳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脏停跳(AH)和不停跳(BH)瓣膜置换术(VR)体外循环(CPB)管理技术的特点。方法 观察201例VR患者,其中AH90例,BH111例。比较两组在CPB期间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两组相比,BH组转流时间和阻断时间较短,使用库血倒数和库血用量、钾和碳酸氢钠用量、术中失血量等较少(P〈0.05);术后血管扩张剂使用率较高(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手术在CPB管理方  相似文献   
5.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1974年5月~1998年8月共施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手术1160例,其中合并主动脉瓣脱垂(AP)和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58例,占5%。现对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加以分析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2~21岁,平均7.4±2.5岁.体重8~58公斤,平均23.2±10.1公斤。VSD直径0.6cm~2.5cm,平均1.3cm±0.6cm.同时合并AI23例,其中轻度14例,中~重度9例。1.2VSD分类在合并AP和/或AI的VSD…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分析硬质三维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左心瓣膜疾病合并中度FTR患者42例,在接受左心瓣膜心脏手术同时采用硬质三维成形环治疗FTR。对比分析手术前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室大小和肺动脉压力变化,评估三尖瓣成形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42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前三尖瓣反流均为中度,反流面积(6. 01±0. 98) cm~2,术后三尖瓣无反流患者39例(92. 86%),轻度反流患者3例(7. 14%),无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三尖瓣成形术后右心室均明显缩小(P 0. 05),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对于合并中度FTR的左心系统瓣膜疾病患者,采用硬质三维成形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策略三尖瓣成形术后的疗效可能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25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59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经验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动脉导管结扎或缝合术以及VSD修补术,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38例,年龄2个月~38岁;合并畸形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下狭窄;瓦氏窦破裂;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等;直接分离结扎导管89例;其余病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其中利用补片修补动脉导管3例;合并畸形均同期手术矫治。结果:全组早期5例死亡,病死率1.9%,1例死于顽固心律失常,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死于手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合并肺部感染,随访3个月~7年,复查心脏超声均未发现VSD残余分流,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一旦明确诊断,应该早期手术治疗,以避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手术中探查和进行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比值测定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制定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VSD合并PDA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监测在缩短心脏手术抗菌药物疗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纳入心脏手术患者共计12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降钙素原监测组)与对照组(常规方法监测组)。其中试验组共61例,对照组共59例。试验组以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比较这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住院费用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第1、3、7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钙素原水平逐渐下降,其中白细胞、降钙素原前3天显著下降,而中性粒细胞呈持续下降趋势;两组患者降钙素原术后第3天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第7天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第7天恢复正常。两组各时间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钙素原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9 d和12 d、住院天数分别为18 d和19 d、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1.16千元和1.45千元、总住院费用分别为11.10万元和12.71万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两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心脏手术,依据降钙素原水平指导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可缩短抗菌药物疗程、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并节约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并且不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家兔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纤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取家兔25只,采用外科穿刺技术置入电极,X线透视定位,测定右心房起搏阈值,利用高频起搏器进行心房刺激起搏,600次/m in,时间3~12 h,分别取起搏后0、3、6和12 h的右心耳组织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20只家兔完成实验。起搏前所有家兔均未诱发出非持续性心房纤颤。在起搏6 h组有2只发生非持续性心房纤颤,起搏12 h组有4只发生非持续性心房纤颤。全组中共有6只经程序性刺激诱发出非持续性心房纤颤,其平均持续时间为(25±8)m in。透射电镜观察心房肌组织,结果发现,在快速起搏3 h时就出现了超微结构改变,在12 h时,心房肌细胞出现线粒体、肌浆网和核膜结构的病变加重,间接提示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结论:家兔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纤颤模型建立简单,心房纤颤诱发率高,重复性好。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