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0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血压、脂谱、血糖、血清25(OH)D3水平等.测定所有入组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分析血清25(OH)D3水平和三组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的SBP、FPG、2hPG、HbA1c、TG和LDL-C显著高于正常组,25(OH)D3和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均<0.01.血清25(OH)D3和HOMA-B及HOMA-IS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3和0.229,P<0.05;血清25(OH)D3和HOMA-IR之间存在负相关,r=-0.236,P<0.05;回归方程分别为HOMA-B=0.413×VD+0.432,HOMA-IS=0.229×VD+0.238,HOMA-IR=-0.236×VD+0.527.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低,可能与其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2.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传绮  童南伟  张磊 《华西医学》2002,17(2):203-204
目的:探讨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660例连续的内分泌门诊病人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其血浆葡萄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660例中,2856例(61.3%)2h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622例(21.8%)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小于7.0mmol/L;2319例(49.8%)F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85例(3.7%)2hPG小于11.1mmol/L。1710例FPG小于6.1mmol/L,其中274例(16%)2h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631例FPG大鼠或等于6.1mmol/L,且小于7.0mmol/L,以2hPG标准判断达糖尿病标准者348例(55%),糖耐量减低(IGT)213例(34%),空腹高血糖(IFG)70例(11%)。结论:2hPG诊断糖尿病敏感性高于FPG标准,且漏诊率也低于FPG标准,2hPG标准和FPG标准不能相互取代。FPG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FPG大于或等于6.1mmol/L且小于7.0mmol/L者,必须核查OGTT,以了解是否为糖尿病或IGT。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PVT1)基因的学校苷酸的多态性(SNP)与糖尿病肾病易感相关性。方法利用MassARRAY质谱分析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PVT1基因的5个SNP位点(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rs2648875)多态性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各位点多态性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中的差异,探讨PVT1基因的SNP位点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样本PVT1各基因(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rs2648875)符合Hard-Weinberg遗传平衡分布,rs2648875多态性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人中PVT1rs2648875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存在易感相关性;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高糖是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 Wistar- Kyoto(WKY)鼠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肾上腺髓质素 (adrenomedullin,AM)能否加强此抑制作用。选取 6周龄 SHR鼠及 10周龄 WKY鼠各 10只 ,分离胰岛放入 12孔培养板内 (90个胰岛 /孔 )培养。先以含 5 .6 m mol/ L(m M)葡萄糖的 RPMI16 4 0培养基培养 1h,取出培养液。然后用含 2 0 m M葡萄糖及不同浓度 AM(分别是 0 ,10 - 8,10 - 7,10 - 6 M)的 RPMI 16 4 0培养基培养 1小时 ,取出培养液 ,放射免疫分析 (RIA)方法测定两次培养液的胰岛素含量。 SHR鼠的胰岛细胞经用不加 AM含 2 0m M葡萄糖的 16 4 0培养基培养 1h后 ,与用含 5 .6 m M葡萄糖的 16 4 0培养基培养 1h相比 ,其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 (分别是 19.9± 6 .6 vs6 0 .9± 33.6 m U/ L,P<0 .0 5 )。当用含 2 0 m M葡萄糖及不同浓度 AM的 16 4 0培养基培养时 ,随着 AM浓度的增加 ,培养液中的胰岛素含量进一步减少 (19.9± 6 .6 vs2 2 .2± 8.0 vs2 1.5± 5 .6 vs17.9± 3.6 m U/ L)。对照组 WKY鼠的胰岛细胞经上述相同方法处理后得出相似的结果。但 WKY鼠与 SHR鼠相比 ,其胰岛细胞经用含 5 .6 m M及 2 0 m M葡萄糖培养基培养后培养液中的胰岛素含量较高 (P<0 .0 1)。用高糖培养基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初诊T2DM男性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后BMD的改变及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防治T2DM男性患者并发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至2012年入院初诊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36例。通过定量QCT测定第3腰椎总骨矿含量和骨密度,依骨密度将其分为有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再取同期来院进行常规体检,肝肾功能、血糖正常,无其他基础疾病的正常男36例。分别测定骨密度及各生化指标并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较无骨质疏松组尿Ca/Cr高、血T低,体重指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磷、BGP、PTH,尿CTX/Cr,AL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的患者较易并发骨质疏松,其发生和高尿Ca/Cr、低血T和低体重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5月~2012年12月对深圳市社区4260名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对影响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病因知晓率为51.20%,糖尿病诊断标准知晓率为43.14%,糖尿病典型症状知晓率为49.76%,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49.76%,糖尿病并发症知晓率为53.33%,对糖尿病能否治愈知晓率为38.68%;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对糖尿病病因、能否治愈知晓率有影响;文化程度对病因、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并发症、能否治愈的知晓率有影响;糖尿病既往史与病因、诊断标准、典型症状、并发症的知晓率有关;糖尿病家族史对糖尿病危险因素及能否治愈的知晓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主要来源有电视广播(54.17%)、社区健康宣传(29.52%)、专业书籍(37.94)、医务人员(80.86%)。结论深圳市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知识认知不足,不利于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应加强居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  相似文献   
7.
肥胖、腹腔内脂肪与骨矿密度、骨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传绮  童南伟  冉兴无  杨定焯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19(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19卷3期-471-472.页-《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19卷3期-471-472.页
最近已提出骨强度指标可避免用骨矿密度 (BMD)诊断骨质疏松 (OP)的误诊与漏诊 ,且发现校正骨矿含量 (c BMC)与骨强度的相关性很好。我们以 c BMC作为骨强度的替代指标 ,并与 BMD进行对比 ,以评价 BMD用于诊断肥胖者 OP是否具有局限性。从社区中选 10 2名体重指数 (BMI) 2 5~ 39kg/m2 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71例 ,平均年龄 37.2± 9.4岁。采用美国 L unar公司生产的 DEXA仪测量下肢、躯干、全身 BMD及BMC。c BMC用 BMC÷体重表示 ,用 CT测量 L4- 5椎间平面腹腔内脂肪面积。统计方法用 SPSS10 .0软件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体重、BMI与下肢、躯干、全身 BMD呈正相关或正相关趋势 ,与 c BMC呈负相关或负相关趋势。腹内脂肪面积与下肢、躯干、全身 BMD呈负相关或负相关趋势 ,与 c BMC呈负相关。有报道肥胖者的 BMD虽增加但骨强度反而降低 ,本研究也说明用 BMD诊断肥胖者的 OP会导致漏诊 ,而 c BMC与骨强度指标变化趋势一致 ,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骨强度指标用于诊断肥胖者 O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常规血糖监测方法 相比是否更有利于血糖控制.方法 选自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空腹血糖13~18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采用血糖仪每日7次监测手指血糖;另一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所有患者均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控制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 调整胰岛素剂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治疗前后分别测两组患者血浆胰岛素及C肽.结果 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组较血糖仪监测血糖组三餐前后血糖明显降低(P<0.05),血糖更快控制达标,且胰岛功能恢复较快,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剂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能更快使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迭标,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减少低血糖发生.该方法 是目前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治疗的最佳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糖尿病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大量参考文献,采用自编问卷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寻找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为6.44%(23/3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β=-1.26,P=0.000)、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掌握程度(β=-1.44,P=0.000)和糖尿病足PDCA循环管理(β=-1.68,P=0.000)是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糖化血红蛋白异常(β=1.16,P=0.000)是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概率较高,其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优化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厄贝沙坦治疗前后糖尿病。肾脏病(DKD)早期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变化。方法120例DKD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黄芪治疗组(B组)、厄贝沙坦治疗组(C组)、黄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组(D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A)、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指标。结果B、C、D组血清HGF表达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尿MA较A组减少,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DC)水平下降,D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结论黄芪、厄贝沙坦及二者联合治疗均上调DKD早期患者血清HGF水平,同时可减轻尿MA,降低血肌酐(SQ)水平,降低TC及LDL-C。血清HGF是肾脏的重要保护因子,对防治DK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