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肌炎是以侵犯骨骼肌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心脏。本文收集我院1990~1995年30例皮肌炎累及心脏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8~68岁,平均41.5岁。死亡9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3...  相似文献   
2.
小鼠腹腔注射硝酸甘油后心、脑、肾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小鼠腹腔注射硝酸甘油(Nit)后心、脑、肾中一氧化氮(NO)含量随时间、剂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用比色法测定组织中亚硝酸盐含量,间接反映NO含量。结果 5min内心脑组织中NO含量迅速上升,10min后开始下降,20min后基本恢复正常。肾中NO含量于20min达到最大值,60min后基本恢复正常。在6.0mg/kg Nit剂量范围内,心、脑、肾组织中NO含量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已被证实为阻断房室旁道的有效方法,对单旁道而言左侧旁道较右侧易做,成功率也比较高。而房室多旁道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由于其电生理现象复杂多变,旁道定位较困难,且易复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2年多进行的房室多旁道射频消融临床资料。现将我们的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慢性心衰(CHF)大鼠模型检测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探讨黄连素在慢性心衰炎性反应干预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每周腹腔注射阿霉素2.8mg/kg共10周建立慢性心衰模型,将其随机分为黄连素组、安慰剂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黄连素组给予黄连素每天21mg/kg灌胃4周,另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酶联吸附免疫反应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BNP、TNFα、IL-1及IL-6的含量;qRT-PCR法检测大鼠血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鼠心肌TLR4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 黄连素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及iNOS mRNA水平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黄连素组及安慰剂组TLR4吸光度值均高于对照组,而黄连素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 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 信号传导抑制慢性心衰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因此AMI后可并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目前B型利钠肽(BNP)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及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日益得到重视,当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及心室压力负荷的增加,引起血清BNP水平升高。本文旨在探讨BNP水平对AMI心力衰  相似文献   
6.
缝隙连接是存在于相邻组织细胞间特殊的膜通道结构,为相邻细胞间电和代谢信号的直接通路,在人体绝大部分组织中表达。缝隙连接对于心脏的冲动传导极为重要,研究发现其表达、分布重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诸多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及心律失常等具有相关性。心肌细胞再生能力有限,因此,通过有效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异常和心肌重构,将为临床上治疗心脏疾病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将79例慢性心衰(心衰组)患者随机再分为2组:小剂量组39例,大剂量组40例,疗程6个月。另选择40例仅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GDF-15、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GDF-15与NT-proBNP、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GDF-15、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Ⅰ~Ⅳ级患者GDF-15、NT-proBNP水平随NYHA逐级递增(P<0.01)。GDF-15分别与NT-proBNP(r=0.903,P=0.000)、NYHA(r=0.636,P=0.000)、左心室舒张末内经(r=0.806,P=0.000)呈正相关,与LVEF(r=-0.704,P=0.000)呈负相关。治疗6个月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GDF-15、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GDF-15可作为新的心衰标记物,有助于评估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及预测人类miRNA-613(hsa-miR-613)的靶基因及其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为更深入的研究微小RNA与心脏疾病的关系提供基础。方法通过miRbase数据库和UCSC Genome Browser获取hsa-miR-613的序列及其染色体定位和物种间保守性等基本信息。应用miRDB、Target Scan、miRanda、DIANA-microT对hsa-miR-613进行靶基因预测取交集,合并miRTarbase数据库中已被实验证实的靶基因作为基因集,进行功能注释(GO分析)和pathway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hsa-miR-613在物种间高度保守,其靶基因功能富集于血管发育、细胞增殖发育等生物学过程。靶基因存在于细胞各个组分,例如细胞质、细胞器、黏着斑等,其分子功能富集于蛋白结合和转录因子活性的调控等(P 0.05)。信号通路分析提示靶基因的信号通路显著富集于突触囊泡循环、剪接体、PI3K-Ak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黏着斑等通路中,以及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的先天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相关通路中(P 0.05)。结论 hsa-miR-613预测的靶基因富集于多个生物学过程,与心脏发育过程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的解剖基础是房室间除了正常的房室结、希-浦传导系统外,还存在着附加旁束传导纤维,使心房的激动通过旁束提前激动心室,与正常房室结、希-浦系统传导激动的心室,两者形成心室融合波.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燕  钟国强 《医学综述》2006,12(18):1104-1106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具有很强遗传异质性的疾病。近年来利用家系或同胞对,采用基因组扫描研究候选基因策略非常活跃。迄今已筛选出了数百余种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相关基因。本文从人体血压、生理、生化,代谢相关的途径分类介绍与血压调节相关的几十个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