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丽  酆诗蕾 《抗感染药学》2020,17(3):423-425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90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莫西沙星组和亚胺培南联用组,每组45例;莫西沙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亚胺培南联用组患者则给予莫西沙星与亚胺培南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温、肺部湿啰音、咳嗽和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亚胺培南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莫西沙星组(97.78%vs 80.00%,P<0.05),临床各指标(体温、肺部湿啰音、咳嗽和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均早于莫西沙星组(P<0.05),CRP、PCT和IL-6测得值均低于莫西沙星组(P<0.05),氧合指数(OI)高于莫西沙星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莫西沙星组(8.89%vs 4.44%,P>0.05)。结论:采用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患者临床症状复常,改善了机体炎症。  相似文献   
2.
南极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30多年内,南极条约的许多成员国,诸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英国等国,已作了许多有关南极工作人员的人体生物,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涉及问题广泛。仅与心理学有关的就包括:体温节律,温度应激,睡眠和昼夜节律。适应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对被试者完成指定的操作的评价,心理调整及其在人员选拔中的应用,压抑和焦虑等心理紊乱因素,动机,态度和人格改变;认知操作,领导和越冬人员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其它各种心  相似文献   
3.
4.
施瑾  朱志俊  酆豫增  匡延平 《浙江医学》2002,24(11):659-661,703
目的:分析输卵管积液的形成及其化学成分,探讨输卵管积液对体外培养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输卵管积液动物模型,测定其成分;用不同浓度输卵管积液培养小鼠2-细胞胚胎,观察胚胎形态。结果:输卵管积认中K^ 、HCO3^-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明显低于输卵管液;pH值明显增高。输卵管积液组囊胚形成率和胚胎孵化率均明显低于输卵管液。结论:结扎兔输管两端能诱导输卵管积液形成;机械诱导的输卵管积液成分改变能影响早期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笔者用睑板缝线法行重睑手术85例155眼。方法:1.作标记线。在患者眼球尽量上转的情况下所出现的上脸皮肤皱褶画成线,或根据患者要求画线。2.术中以左手食指伸入上穹窿部结膜囊内.以提起上睑保护眼球,便于缝线。3.将穿有1号黑线的皮针自右眼外眦(左眼内眦)部沿皮肤标记线间断缝线5-7针,每对线相隔2-3mm,进针与出针的间距为2—3mm,缝线时缝针挂住睑板即出针,不透出睑结膜.打结前将每对线提起并像拉锯牵拉数次,以使缝线走行处加重损伤.放压线条后即结扎。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诊断性宫腔镜检查在评价绝经后子宫出血中,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但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而在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中,一半以上并无子宫内膜或宫腔内器质性病变。为此,近年来较多学者应用阴道超声(TVS)作为诊断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一种筛查方法,有异常发现者作宫腔镜检查。本文对绝经后子宫出血作TVS及宫腔镜双重检查,以检验TVS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方法的可靠性。资料与方法一、对象1996年2月~1997年2月本院门诊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者48例,年龄49~80岁,平均64.3土8.0岁;绝经时间1~30年,平均16.8土10.0…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4~1987年收治眼球挫伤131例,损伤种类及合并症共17种:出现前房出血76例,视网膜震荡58例,其它损伤包括瞳孔括约机麻痹,角巩膜裂伤、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等,且往往一眼有多种损伤合并症。挫伤后对视力的影响与受伤时间的长短、组织损伤的程度及治疗措施的得当与否有密切关系。治疗视伤情不同而异,一般消除炎症支持疗法。前房出血吸收最快者1天,最长10天。14例角膜血染经前房穿刺冲洗后,与例角膜恢复或基本恢复透明。35例继发性青光眼经前房穿刺及药物治疗后眼压大多得以控制,仅7例施行了滤帘切除术。22例角巩膜  相似文献   
8.
综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从新生儿意识和精神状态的观察、囟门的观察、生命体征及皮肤色泽等项目的病情观察;及时给氧、合理喂养、降颅压、控惊厥等一般护理方法以及早期个体化干预、高压氧治疗、亚低温治疗等特殊护理方法这三大方面介绍该病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高校首批返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调查的方法对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 701名首批返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结果  首批返校大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9.33%(522/2 701)。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及以下(OR=2.24,95%CI=1.47~3.41)、从来不吃早餐(OR=3.25,95%CI=1.86~5.68)、疫情期间家庭受损(OR=1.48,95%CI=1.17~1.87)以及消极应对(OR=1.15,95%CI=1.12~1.17)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与父母之间关系非常差相比,父母之间关系一般(OR=0.23,95%CI=0.06~0.89)、比较好(OR=0.23,95%CI=0.06~0.87)、非常好(OR=0.19,95%CI=0.05~0.74)均与睡眠障碍发生呈负相关(P值均 < 0.05);疫情期间每周锻炼1~2次(OR=0.76,95%CI=0.58~1.00)、积极应对(OR=0.93,95%CI=0.91~0.96)亦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使返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父母之间的关系、体育运动、母亲文化程度、早餐习惯、疫情期间家庭受损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应对返校大学生给予早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某高校首批返校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及行为表现,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首批返校的2 702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返校后学校适应情况及相应行为表现等。  结果  男生对宿舍环境卫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女生(t=10.28,P < 0.01),对学校安保和后勤保障满意度评分低于女生(t=2.26,P=0.02),农村大学生对学校封闭管理制度评分高于城市大学生(t=2.82,P=0.01),非独生子女在安保后勤、防疫工作、学校对防疫的重视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独生子女(P均 < 0.05)。若调查对象自身出现COVID-19疑似症状,选择立即就医的比例(68.1%)低于他人出现症状劝其就诊的比例(81.3%)(χ2=223.88,P < 0.01)。若调查对象自身出现COVID-19疑似症状,选择报告辅导员的比例(79.5%)低于他人出现症状劝其上报的比例(88.7%)(χ2=97.49,P < 0.01)。2 671名(98.9%)大学生能坚持每天戴口罩,2 457名(90.9%)大学生选择改善饮食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结论  首批返校大学生对学校各方面满意度较高,能够采取积极措施适应返校生活、做好自我防护,但仍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