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腔隙性脑梗塞4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芷萍 《广东医学》1993,14(5):278-279
腔隙性脑梗塞现已成为缺血性卒中的主要一类。由于其病因、临床、治疗及预后均有其特殊性,近年来日渐受到重视,现将我科经CT扫描证实的48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95年3月至1999年6月收治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9)岁.发病时间<6 h者57例,6~9 h 4例,9~12 h 1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31例).用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差值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急性期并发症,采用Barthel指数及死亡率评估患者3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溶栓组急性期出现大量脑出血、全身性出血及症状再加重的发生率分别为3%、19%和26%.随访3个月,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溶栓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3个月时的预后;溶栓治疗的急性期有一定的并发症,特别是症状再加重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脑干梗塞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一般认为,脑干梗塞症状重,预后差,并表现为交叉性神经体征。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对脑干梗塞有了更准确的认识[1]。本文复习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3例脑干梗塞患者,对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有一些新的认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及结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及结局。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观察急性期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和3个月的病死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BarthelL指数。结果溶栓组急性期出现大量脑出血.全身性出血及症状再加重的发生率分别为3.2%,19.4%和25.6%。随访3个月两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溶栓组AD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溶栓治疗可改善患者3个月时预后但急性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转颈试验研究邓远飞黄莘莘詹国华郑芷萍刘乃河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ertebro-basilarischemicvertigo,VBI-V)因体征轻微而临床诊断较为困难[1]。既往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6年2-12月对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血清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并对其中部分病例作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观察组98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及MR证实,其中脑梗塞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45一万岁,平均65岁,腔隙性脑梗塞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50-70岁,平均62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物一78岁,平均57岁,正常对照组对倒,男16例,女14例,年龄对一70岁,平均五岁,为同期健康体…  相似文献   
7.
口服乙酰唑胺负荷试验SPECT脑灌注显像早期诊断TIA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评价口服乙酰唑胺(ACZ)脑负荷试验SPECT脑灌注显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10例正常志愿者和30例TIA患者进行静息和口服ACZ脑负荷试验SPECT显像。并进行视觉及半定量分析,观察口服ACZ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正常ACZ脑负荷试验后^99Tc^m-双半胱乙酯(ECD)在大脑两侧对应部位呈对称分布,脑血流普通增加;TLA组ACZ脑负荷试验后,血pH值降低,PCO2增高。TIA患者ACZ脑负荷试验后总阳性率为93%。结论 口服ACZ脑负荷试验方法简单可靠,对TIA患者早期的影像学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皮血管内植入颈动脉支架治疗颈动脉高度狭窄病人的疗效。方法 通过导管介入技术,对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并有相应颈动脉高度狭窄的病人,用Wallstent支架行颈动脉成形术。结果 支架植入后8例病人症状减轻或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血管形态恢复正常,脑内供血改善。术后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半年血管无再发生狭窄。结论 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高度狭窄的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患者脑代谢与认知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 (PD)患者认知障碍及脑代谢特点。 方法 对 35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 32例对照组进行脑1 8F 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1 8F FDGPET)、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简易精神状态检测法 (MMSE)及磁共振 (MRI)检查。 结果 PD组WAIS RC的操作智商 (PIQ)为 81 73± 10 15、言语智商 (VIQ) 78 32± 10 10、总智商(FIQ) 78 77± 10 10及MMSE 2 0 4 0± 6 4 1,较对照组显著减退 (P <0 0 1)。PD组PIQ、知觉组织因子(17 14± 7 4 5 )、记忆不分心因子 (16 2 3± 6 0 2 )降低较VIQ、言语理解因子 (2 6 0 0± 9 0 0 )明显 (P <0 0 1)。PD组黑质 纹状体系统及大脑皮质代谢较对照组的下降 (P <0 0 1) ,认知障碍重者脑代谢下降更显著。 结论 PD患者存在认知障碍 ,操作能力及记忆障碍尤著 ,可能与黑质 纹状体系统及大脑代谢障碍有关 ,PET为PD脑功能评价提供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近2年来检测97例病人脑脊液免表1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浓度(g/L,x±s)及IgG指数和24小时IgG合成率的结果nIgGIgAIgMnIgG指数IgG合成率(mg/24h)多发性硬化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