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肝纤康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纤康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予以肝纤康灌胃治疗,测定血清ALT、MDA、HA、LM及肝组织GSH、Hyp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ALT、MDA、HA、LM及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GSH含量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病变明显;肝纤康治疗组血清ALT、MDA、HA、LM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GSH含量明显升高,肝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结论肝纤康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组织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肝纤康防治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肝纤康对小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制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予以肝纤康灌胃治疗,观察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ALT、AST、Hyp显升高,Alb显降低,肝纤维化病变明显;给药组ALT、AST、Hyp明显降低,Alb明显升高,与模型且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或P<0.05);并能明显减轻小鼠肝细胞损害和胶原纤维增生的程度。结论:肝纤康有较好的保护肝功能和防治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芝麻素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大鼠含药血清,采用复合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原代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MTT法测定芝麻素对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ELISA法测定Ⅰ、Ⅲ型胶原含量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总抗氧化能力( T-AOC)及丙二醛( 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Smad3活化水平。结果芝麻素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 P<0.05,P<0.01),降低TGF-β1含量及Smad3活化水平(P<0.05,P<0.01)。此外,芝麻素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成纤维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 P<0.05,P<0.01)。对照血清对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芝麻素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番红花酸为天然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抗AS作用机制未明。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番红花酸(0.1、1、10μmol·L-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0.1μmol·L-1)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表达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并观察番红花酸对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活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番红花酸可明显减少AngⅡ诱导的VCAM-1表达及单核-内皮细胞黏附(P<0.05,P<0.01),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NF-κB活化水平(P<0.05,P<0.01)。番红花酸还可明显增强内皮细胞总抗氧化能力(P<0.0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P<0.01)。这些结果提示,番红花酸可有效抑制VCAM-1表达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其机制可能与番红花酸增强内皮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内ROS水平,进而抑制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西红花酸(CCT)对动脉粥样硬化(AS)鹌鹑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复制鹌鹑AS模型并灌胃给予CCT,9周后做主动脉HE染色观察AS病理变化、酶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用后测定培养液中NO含量和细胞中内皮源性NOS(eNOS)、诱导型NOS(iNOS)活性,RT-PCR方法测定eNOS基因表达水平,观察CCT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CCT(25,50,100 mg/kg)能够明显改善鹌鹑AS病变,显著升高AS鹌鹑血清中NO含量;OX-LDL能显著减少BAECs培养液中NO含量,降低细胞内eNOS活性,下调eNOS mRNA表达水平.CCT(1,10 μmol/L)能显著增加OX-LDL作用后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提高细胞内eNOS活性、上调eNOS mRNA表达水平.OX-LDL和CCT对细胞内iNOS活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CCT能显著增加AS鹌鹑血清NO含量,提高OX-LDL作用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NO含量和eNOS活性,其机制与CCT上调eNOS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酸枣仁对应激性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酸枣仁对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立法制造小鼠溃疡模型,检测小鼠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百分率,观察酸枣仁与甲氰咪胍、冬眠灵及生理盐水对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影响。结果:酸枣仁小剂量组的溃疡指数小于生理盐水组,溃疡抑制率大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小剂量酸枣仁对应激性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血糖16.7 mmol/L)。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al B高剂量(160 mg·kg~(-1)·d~(-1))组和Sal B低剂量(80 mg·kg-1·d-1)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丹酚酸B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丹酚酸B,共6周。采用离体动脉环实验检测血管舒张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色法测定血管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丹酚酸B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改善血管舒张功能,提高血管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和NO水平,降低组织MDA以及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P0.05或P0.01),并减少主动脉NF-κB p65亚基核转位及ICAM-1和MCP-1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丹酚酸B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抑制NF-κB活化而减轻血管炎性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丹酚酸B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ip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错时给予胰岛素或葡萄糖建立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丹酚酸B各组分别给予丹酚B 160、80 mg/kg。血糖波动6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并检测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胰岛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腺组织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FBG、GHb及血清和胰腺组织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FINS水平及血清和胰腺组织TAC、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同时,糖尿病大鼠胰岛数量减少,胰岛体积缩小,胰岛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1),胰腺组织PDX-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给予丹酚酸B 6周后,大鼠FINS水平,血清及胰腺组织中TAC、SOD活性均明显升高,而FBG、GHb、血清及胰腺组织中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0.01)。丹酚酸B明显改善大鼠胰岛病理学改变,减少胰岛细胞凋亡,增加PDX-1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丹酚酸B可明显减轻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病变,改善胰岛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上调PDX-1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动与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slet β-cell function index, HOMA-%β)、血糖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60只,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运动、中药丹蛭降糖胶囊及两者联用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腺匀浆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并计算HOMA-%β,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HOMA-%β的主要因素。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单纯运动或中药干预后,大鼠FBG、TG、TC、胰腺MDA均明显降低(P<0.05,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运动组胰腺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运动与中药联用对FBG、TG、HOMA-%β、胰腺SOD、GSH-Px改变有协同作用(P<0.05)。FBG与胰腺SOD、GSH-Px呈显著负相关且有线性回归关系,HOMA-%β与FBG、TG、TC、胰腺MDA水平负相关,与胰腺SOD、GSH-Px水平正相关,且与FBG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运动及丹蛭降糖胶囊可发挥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糖脂代谢、提高胰腺抗氧化水平,从而减轻胰岛β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基础,是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在各种病因引起肝脏损伤修复过程中,肝星形细胞(HSC)被一些可溶性递质和局部细胞外基质(ECM)的改变所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在肝内沉积,逐步形成肝纤维化.此时如能去除病因,增多的胶原纤维可被逐渐吸收,使肝脏结构恢复正常.如病变继续发展,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则成为肝硬化.近年来中医药抗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