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非酶糖基化和氧化的影响。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灌胃给予SF 110 mg·kg-1·d-1,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和肾皮质果糖胺(FMN)、血清和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并分别测定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糖尿病对照组(DM组)大鼠肾重/体重、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肾皮质FMN和AGE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组);SF治疗组(SF组)肾重/体重、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和肾皮质AGEs显著低于DM组;DM组大鼠肾皮质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N组,MDA含量显著高于N组,SF治疗组大鼠肾皮质和血清SOD、CAT活性显著高于DM组,MDA含量显著低于DM组:DM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异常显著,SF组的肾脏病理学改变轻于DM组大鼠。结论: SF通过保护肾脏抗氧化酶,减轻氧化应激,抑制AGEs在肾脏的沉积对DM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同峰  邓华聪  张有才  赵江佩  郑丹  孙辽 《重庆医学》2002,31(11):1063-1064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 (SF)对糖尿病大鼠血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予以SF110mg·kg-1·d-1治疗 8周 ,采血 ,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SOD、CAT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MD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SF治疗组血清SOD、CAT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 (P <0 .0 5 ) ,MDA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 (P <0 .0 1) ,糖尿病组血清GSH Px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GSH Px水平与糖尿病组相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SF能改善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 ,降低MDA水平 ,从而可能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诱发电位判断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江佩  黄华品 《医学综述》2006,12(3):186-188
诱发电位(EPs)是借助传导通路的改变而反映脑功能情况的电生理检测方法。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以及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早期、客观、准确的判断昏迷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对于准确判断昏迷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同峰  邓华聪  赵江佩 《浙江医学》2004,26(7):497-500,F004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灌胃给予SF 110mg·kg-1.·d-1,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PKC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肾皮质胞膜PKC活性、胞膜PKC活性占总活性的百分比、肾皮质丙二醛显著升高,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肾脏病理学改变明显,SF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改善.结论 SF可通过抑制肾脏PKC的激活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对照组、SF治疗组,制备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模型,SF治疗组灌胃给予SF110mg/(kg·d),治疗8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肾重/体重、Ccr及24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肾小球体积显著增大,系膜区增宽(PAS红染区扩大),且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增高(P〈0.05)。SF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异常改变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SF对DM大鼠的肾脏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的抑制DM大鼠肾脏TGF—β1和Ⅳ型胶原的高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间断性缺氧后,脑诱发电位与慢性缺氧性脑损伤的关系,探讨脑诱发电位对缺氧性脑病的评估价值。方法在建立慢性间断性缺氧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缺氧组(hypoxia group,H组)和对照组(normal group,N组),H组随机分为缺氧2周组(H2组)和缺氧4周组(H4组)2个亚组;N组随机分为正常2周组(N2组)和正常4周组(N4组)2个亚组。测定各组大鼠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结果BAEP的检测结果,H4和H2组大鼠、、波峰潜伏期,-、-波峰间期与N4和N2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H4组、波PL,-、-波IPL与H2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SLSEP的检测结果,H4和H2组N1、P1波PL与N4和N2组比较显著延长(P<0.05);H4组N1、P1波PL与H2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结论BAEP和SLSEP的改变与慢性缺氧性脑损伤及损伤的程度明显相关,是反映缺氧性脑损伤比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以阿魏酸钠处理8周,可使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胶原和胶原中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含量降低,其机制可能与阿魏酸钠保护抗氧化酶有关。  相似文献   
8.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灌胃给予SF110mg/kg/d,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血尿素氮(BUN)、血、尿肌酐、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血清果糖胺(FMN)、血清及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肾重/体重、BUN、血肌酐(Scr)、Ccr、24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肾重/体重、BUN、Ccr、24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显著低于糖尿病组。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肾脏和血清SOD、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D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SF治疗的糖尿病大鼠肾脏和血清SOD、CAT活性显著高于糖尿病对照组,MDA显著降低。结论:SF通过保护肾脏抗氧化酶,减轻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阿魏酸钠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非酶糖基化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非酶糖基化的影响。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灌胃给予SF110mg/(kg.d)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血清果糖胺(FMN)、丙二醛(MDA)水平,并用酶免法测定心肌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结果DM大鼠心肌AGEs及血清FMN、MDA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OD、CAT活性降低,SF治疗显著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SF可显著抑制DM大鼠心肌AGEs的形成,机制与其保护抗氧化酶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