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延胡索(Rhizoma corydalis)中分离纯化具有溶解纤维蛋白活性的单体蛋白单一组分,并对粗酶性质做初步研究。方法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阴离子交换色谱从延胡索中纯化纤溶酶。结果从延胡索中纯化出两种纤溶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3 000和59 000。粗酶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鉴定为丝氨酸蛋白酶,ED-TA对酶活没有抑制作用。延胡索纤溶酶粗酶体外溶纤性质主要表现为激酶活性,在4~50℃活性稳定,50~75℃酶活有所下降;最适pH值为8.0,在pH 3.0左右,仍能保留大部分酶活;能抵抗胰蛋白酶水解和胃蛋白酶的作用。结论延胡索纤溶酶性质稳定,有希望研发成为一种溶栓新药。  相似文献   
2.
一种体内溶栓活性优于总蚯蚓纤溶酶的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的蚯蚓纤溶酶单一组分。方法通过亲和色谱从赤子爱胜蚓获得含多组分的总蚯蚓纤溶酶(EFE),经离子交换分离得到3个主要溶栓组分EfP-0-2,EfP-I-1和EfP-I-2,与EFE比较体内外溶栓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与其他组分比较,EfP-I-1的体外溶栓作用较强;当静脉注射4.5 mg·kg-1时,各组分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均不明显,只有EfP-I-1能显著溶解动静脉旁路血栓;当静脉注射达6 mg·kg-1时,只有该组分对延长出血时间的影响不明显;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组分的LD50是EFE的2.17倍。结论EfP-I-1有较高的体内外溶栓活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由于该组分在总EFE中所占比例较高,并易于分离纯化,故适于作为单一组分的溶栓药物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3.
武金霞  赵晓瑜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1656-1659
 目的建立鉴定蚯蚓纤溶酶粗酶液中活性组分的方法。方法根据蚯蚓纤溶酶能水解纤维蛋白的性质,建立了纤维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Fibrin-SDS-PAGE),优化了电泳条件,电泳后酶所在部位为透明区带。结果分离胶中纤维蛋白终质量浓度为0.4×10-3mg·L-1,电泳后胶板用2.5% TritonX-100复性30min,PBS缓冲液(pH7.2)保温30min,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7%醋酸脱色,可以得到清晰的酶谱。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用2μg样品,就能准确检测出粗酶液中所有纤溶酶组分。  相似文献   
4.
蚯蚓纤溶酶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蚯蚓纤溶酶的理化性质、酶学性质、药效学特性、化学修饰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蚯蚓纤溶酶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牛血块制备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粗品,比活≥5000u/mg pro。在此基础上,经DEAE离子交换展拆纯化SOD,比活≥10000 u/mg pro。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NBT活性染色证明,该品达电泳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在E .coli中表达人La多肽的质粒。方法以人脾cDNA为模板 ,通过PCR获得La多肽 (全长 )的DNA片段。将此片段利用双酶切定向克隆到MBP(麦芽糖结合蛋白 )融合系统的载体pMALTM c中 ,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 ,并通过亲和层析予以纯化。结果免疫印迹实验 (IBT)证明 ,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La抗原多肽的特异性 ,而敏感性超过生化制备的ENA制品。结论重组融合蛋白与天然ENA制品存在免疫学同一性  相似文献   
7.
对流免疫电泳(C工E)敏感度高,但对于多坑原抗体的系统[如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及其抗体]则特异性较差.经典的免儿双扩散(ID)法特异性高,临床上常用于复杂的抗原抗体系统分析,然而该法的最大缺点是敏感度低,所需时间长.本文介绍CIE.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属小DNA病毒,与许多部位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及恶性肿瘤性病变有关,其中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已得到公认。近年来研究显示,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和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等生物因素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ENA)为哺乳动物细胞核的生理盐水抽提物。从广义上讲,包括10多种核抗原成分,狭义则指Sm和RNP两种,它们是由核内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测定抗E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网膜剥离超声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64例68眼完全剥离,56例64眼部分剥离,对照组因眼部不适行超声检查者,共72例124眼。观察网脱部位的血管分支和视网膜中央动脉,在血流明显处取样测量舒张末期最高血流速度、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各项检查数据。结果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实验组120例132眼中108例116眼诊断为视网膜剥离,诊断相符率为87.88%,彩色超声诊断确诊视网膜剥离者112例124眼,诊断相符率达93.94%。实验组CRA、PSV、ESV、AV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完全剥离比部分剥离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RI、PI值,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视网膜剥离诊断率高,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