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骶尾骨囊性畸胎瘤误治1例报告赵廷宝,刘晓平,周银,张慎贵患者女性,62岁,农民。因无明确诱因骶尾部疼痛8年于1993年3月4日入院。2年前在外院疑“骶尾部肿瘤”,门诊局麻下行手术切除,因出血较多,只切除部分囊壁,未送病检。术后局部仍遗留疼痛,旦逐渐加...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性,7岁,因硬脊膜膨出修复术后6年,骶尾部包块、小便时疼痛1年余于2004年7月12日入院.专科查体:脊柱无侧弯畸形,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骶部可见一长约6cm的弧行手术瘢痕,愈合良好,瘢痕周围少量毛发生成,L1、2、5棘突缺如,骶尾部轻压痛,无叩击痛及放射痛,右足略内翻,右躅指屈曲畸形.双下肢深浅感觉无异常,肌力Ⅴ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均未引出,双跟腱、膝反射正常,双侧Hoffmann‘S及Babinski‘S均未引出.   ……  相似文献   
3.
腰椎椎板切除术后常常由于硬膜外间隙形成的疤痕与硬脊膜粘连而出现一些并发症。为了防止术后疤痕粘连的形成,我们于1991年对筋膜片、游离脂肪和明胶海棉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的粘连做了动物实验观察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的原因、机制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将139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B组49例,C组37例,分别于术后次日口服维生素C(100mg,3/d)、消炎痛(25mg/3/d)和布洛芬(200mg,3/d),连续应用4周。术后3个月复查时行X线片检查。结果:异位骨化情况按Brooker分类,A组:0级24例,I级6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3例,异位骨化发生率54.7%(29/53)。B组:0级42例,Ⅰ级5例,Ⅱ级2例,发生率14.3%(7/49)。C组:0级32例,Ⅰ级3例,Ⅱ级、Ⅲ级各1例,发生率13.5%(5/37)。经统计学分析,异位骨化发生率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1),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原因很多,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非甾体类消炎镇痛类药物可有效地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5.
Itiscommontomeetinorthopedicclinicthebonedefectscausedbybonetumorsortraumawhichhavenoidealmethodstorepairatpresent.Howeverhenoticeableclinicalresultshavebeengotbythesurgicaltreatmentforbonetumorswithmicrowave-inducedhyperthermia[1-4],andtheallograftdecalcifiedbonematrix(DBM)combinedwithbonecement(BC)hadbeenusedtorepairthebonedefectscausedbymicrowave-inducedhyperthermiainrecentyears[3,4]Inordertofurtherimprovetheboneformationinduc-tiveactivity,wetrytomixthe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BM…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鲁氏棒矫形内固定术后内失败的原因,为今后应用鲁氏棒治疗脊柱侧凸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回顾1989年1月至1999年3月收治的脊柱侧凸患者应用鲁氏棒矫形内固定者96例,其中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内固定失败者15例。结果:分析造成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为①术前软组织松解不充分;②矫形过程中拧紧内固定钢丝时用力不均匀;③内固定钢丝数量太少;④植骨的数量不足;⑤内固定的节段不正确;⑥下床活动太早。结论:应用鲁氏棒治疗脊柱侧凸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时,应注意以上可能造成固定失败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肱骨干骨折在长骨骨折中较多见,大部分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有些骨折,如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骨不连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多需手术治疗.我们从1994年9月至1999年2月采用Enders钉开放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者9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促神经再生复合剂鞘内注射治疗脊髓损伤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即时制备以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节苷脂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剂(N6,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15594.1);将N6按不同剂量分别注射入大鼠L2、3水平的蛛网膜下腔、尾静脉、肌肉和腹腔,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再按治疗剂量分别注射入大鼠L2、3水平的蛛网膜下腔、尾静脉、肌肉和腹腔,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按治疗剂量体外行凝血和溶血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实验动物无死亡;亚急性毒性试验前后实验动物的体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对脑和脊髓无不良刺激作用,对肝脏、脾脏、肾脏、肺脏、肠道、脑和脊髓组织无伤害作用;N6在体外对溶血、凝血功能无影响。结论:N6鞘内注射具有良好的的生物安全性,可以作为新型药物治疗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它不仅严重损害病人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而且可以引起神经病性器官功能紊乱,其中以盆腔脏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虽然大小便功能及性功能密不可分且互相影响,但目前对于盆腔脏器功能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膀胱功能方面,而对于肠道功能及性功能方面的研究甚少。虽然通过外科手术重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尚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意识控制,所以寻找能恢复脊髓上结构对盆腔脏器有意识支配的神经修复方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腰椎峡部裂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疼痛原因之一,大部分病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缓解,但仍有10%~20%的患者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需要手术治疗。其中,腰椎峡部裂并滑脱是否需要复位,以往存在争议,现大多数学者主张复位融合内固定,以恢复脊柱三维结构的稳定性及腰骶部的外观。我们自2004年4月~2006年3月,采用经椎弓根短节段(单或两个节段)复位内固定加椎间螺纹融合器(TFC)治疗腰椎峡部裂并滑脱19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