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椎病手术中脊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椎病术中脊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我科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279例颈椎病,对术中出现脊髓损伤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9例患者中5例发生脊髓损伤,发生率为1.79%。颈前路颈椎病手术中发生4例,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发生1例。经过清除血肿,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的及时治疗,5例患者逐渐恢复。结论颈椎病前、后路手术中均可能发生脊髓损伤,如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联合股内侧肌成形治疗儿童髌骨不稳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11例13膝应用半腱肌进行MPFL重建及股内侧肌成形及选择性的膝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平均随访32个月。结果Kujala评分…由术前的(46.35±17.12)分增加到随访时的(91.77±9.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半腱肌重建MPFL同时联合股内侧肌成形能有效治疗髌骨不稳,改善膝关节功能。且不损伤骨骺,是治疗儿童髌骨不稳定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呃逆是由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强有力的不自主痉挛性收缩引起,继而出现延迟、突发的声门关闭而终止的一种特殊怪声。通常呃逆超过48h或对针对性治疗无效者称顽固性呃逆。本病例于颈椎病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椎间盘组织中含有很少量的小血管,但在突出的椎间盘中却出现了明显的血管化,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α在人类出生后成人组织血管发生的启发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椎间盘中的表达少见报道.目的:检测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腰椎间盘中的表达,进而评估两者在椎间盘的血管化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5/2007-01在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 材料:48份椎间盘突出标本及14份非椎间盘突出标本.椎间盘突出标本分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实验组48份腰椎间盘突出标本及对照组14份非腰椎间盘突出标本进行抗SDF-1α和抗 VEGF单克隆抗体染色.主要观察指标:腰椎间盘中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椎间盘标本中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标本,实验组标本中游离型及脱出型的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比突出型高,游离型与脱出型之间的表达无差异.结论: 腰椎间盘组织中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可能与腰椎间盘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大多采用胎牛血清作为营养支持,其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和免疫排斥反应。寻找胎牛血清替代物并建立规范、安全、高效的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讨AB血清、自体血清替代胎牛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效果。 方法:从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用含体积分数10%AB血清、自体血清和胎牛血清的基础培养基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进行相关指标检测。 结果与结论:相差显微镜下见AB血清组细胞最先达到汇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各组均符合骨髓干细胞表型,纯化程度良好;Alamar Blue法显示AB血清组平均荧光强度最高,促增殖效率最高;Annexin V-FITC法显示各组细胞凋亡率均在5%以下,生长状态良好;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均保持了成骨、成脂分化能力。AB血清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较胎牛血清、自体血清明显增强。AB血清有望替代胎牛血清建立符合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要求的体外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体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跖肌腱解剖特点、生物力学特征、切除方式以及在韧带重建中的应用,提高其临床利用度。方法 查阅国内外关于跖肌腱解剖、生物力学及其在韧带重建中应用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结果 解剖研究显示跖肌腱存在缺失情况,大部分跖肌腱呈扇形在跟腱前、内侧止于跟骨结节。不同股数的跖肌腱生物力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多股跖肌腱相较于单股有明显优势。跖肌腱的切取方式可分为近端和远端两种,在切取前需确保周围无明显解剖变异和粘连。目前,跖肌腱多用于踝关节周围韧带重建或跟腱断裂缝合加强,临床疗效满意;用于上肢和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研究较少。结论 跖肌腱位置相对表浅、容易切取,切取后对局部功能影响较小,可用于踝关节周围韧带重建或跟腱断裂缝合加强,但能否作为上肢和膝关节韧带重建自体移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手术方法,以提高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3年来行颈前路及后路手术的32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43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111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75例。采用JOA评分,分析患者术后改善率。【结果】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后改善率分别为81.4%,83.3%,77.2%。【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法,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改善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鼠移植神经远侧吻合口再通术后脊髓前角细胞形态及功能变化,为长段神经移植后行远侧吻合口再通术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实验采用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1)神经单纯切断组;(2)神经切断缝合组;(3)神经移植修复组;(4)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后远侧缝合口切除组;(5)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后远侧缝合口切除再缝合组; (6)假手术组。术后1、2、4、8、12和16周取出脊髓腰膨大,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 实验组术后1周胞浆轻度水肿,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术后2~4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加重,术后4~8周进入恢复期。第3组术后1周,BDNF在运动神经元内表达开始增加,2周达到了高峰,8周下降。NGF的表达在术后2周开始上升, 8周达到高峰,之后持续下降。第5组BDNF的表达在术后8~16周期间呈上升趋势,NGF的表达在术后8周一直维持平稳状态,而对照组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 结论 长段神经移植修复术后,适时行远侧吻合口切除重新吻合,既去除了远侧吻合口的瘢痕,同时再次激活神经元功能的状态,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向髓核细胞(NPCs)分化的潜能,证实脂肪干细胞可以作为种子细胞用于组织工程髓核研究.方法 提取兔ADSCs,进行培养传代至第3代,提取培养异体兔NPCs,将第3代ADSCs与NPCs共同培养作为共同培养组,将NPCs单纯培养作为单纯培养组.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观察,通过RT-PCR技术测定Ⅱ型胶原mRNA和聚集蛋白多糖mRNA,测定其在共同培养3 d、7 d、14 d、21 d的表达量,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同培养组聚集蛋白多糖mRNA及Ⅱ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单纯培养组.两组聚集蛋白多糖mRNA表达量比较,t=3.436,P〈0.05;两组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比较,t=2.7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SCs具有向NPCs 分化潜能,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与NPCs共同培养可转化为髓核样细胞,同时能够促进NPCs生长.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椎间盘组织中含有很少量的小血管,但在突出的椎间盘中却出现了明显的血管化,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a在人类出生后成人组织血管发生的启发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椎间盘中的表达少见报道。目的:检测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腰椎间盘中的表达,进而评估两者在椎间盘的血管化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5/2007-01在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48份椎间盘突出标本及14份非椎间盘突出标本。椎间盘突出标本分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实验组48份授椎间盘突出标本及对照组14份非腰椎间盘突出标本进行抗SDF-1a和抗VEGF单克隆抗体染色。主要观察指标:腰椎间盘中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椎间盘标本中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标本,实验组标本中游离型及脱出型的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比突出型高,游离型与脱出型之间的表达无差异。结论:腰椎间盘组织中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可能与腰椎间盘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