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全球常见八大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六位~([1-2])。依据组织病理类型分类,食管癌主要包括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食管鳞癌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东部和非洲等地区,而食管腺癌则在欧美等国家地区多发~([3])。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管鳞癌高发国,食管鳞癌病例占全部食管癌病例的90%以上,并呈现明显的地理性分布差异,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闽粤交界的潮汕沿海地区,鄂皖交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水平利用化学修饰的小干扰RNA(siRNA)敲减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基因治疗乳癌的可行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TM作为转染试剂,将针对人KDR基因的siRNA转染人乳癌细胞株MCF-7敲减KDR基因的表达。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MCF-7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ES1基因和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和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靶向KDR的siRNA转染MCF-7细胞后可诱导细胞凋亡,NES1基因和RUNX3基因甲基化程度降低,出现非甲基化条带,同时mRNA表达上调。结论KDR siRNA在体外能逆转MCF-7细胞的NES1基因和RUNX3基因甲基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区所辖学校饮食小卖部和课间加餐点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0年6月至7月对我区21所中小学校的饮食小卖部及课间加餐点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9月收治的20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15~62岁,平均31岁;其中车祸伤14例,坠落伤4例,打击伤2例。20例  相似文献   
5.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一般常用鼻腔填塞、电凝、激光等治疗方法止血。我科自1997年8月至2000年8月,应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鼻腔前段出血78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鼻腔前段出血门诊患者78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19例;年龄6~52岁,平均40.2岁。鼻中隔前段糜烂出血45例,其中鼻中隔双侧均有糜烂者18例;鼻中隔小血管瘤出血6例;鼻中隔嵴突出血18例;下鼻甲前端出血9例,均排除全身性疾病所致鼻腔出血。 1.2 治疗方法 采用微波治疗仪(天津格兰德医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行鼻腔微波止血术。选用单极针状探头,采用与粘膜直接接触方式,使组织凝固,颜色变白为止,每点凝固时间一般约1~2s。对梨氏区粘膜糜烂者以小功率(15~30mA),在糜烂区作多处点状凝固,注意寻找扩张的小血管,在其走行方向顺次作2~3处点状凝固,双侧梨氏区粘膜溃疡者,一般双侧同时治疗;对鼻中隔小血管瘤患者,以同上功率围绕血管瘤周边作环形多处点状凝固,后增大微波输出功率至40~50mA,直接插入瘤体凝固。如遇术中瘤体出血,则增大微波输出功率至80~100mA,由助手拭净血液,瞬间快速凝固瘤体,待瘤体出血明显减缓后,以麻黄素棉片压迫至出血停止,再按前法继续凝固瘤体;对鼻中隔嵴突及下甲前端出血患者,直接以中等功率(30~40mA)凝固出血点。 1.3 治疗效果 微波治疗后78例患者均在1~2周内鼻腔粘膜伪膜脱落,上皮化良好。其中1次微波治疗治愈者72例,2次治疗治愈者3例,3例无效,总治愈率96%。微波治疗无效者中2例手术后1周左右因脱痂时再发生出血,经鼻腔填塞后痊愈;1例双侧鼻中隔梨氏区粘膜溃疡出血者,于术后第9天发生鼻中隔穿孔,经局部换药后溃疡愈合,遗留小穿孔,患者无明显不适感。75例治愈患者中随访6个月以上者60例,1年以上者15例,均未再出血。  相似文献   
6.
用NT—P—BSA致敏明胶颗粒的凝集试验和NT—O—BSA为包被抗原的ELISA检测了1334份血清,发现1309例的两种试验结果一致,其中120例均为阳性。1189例均为阴性,符合率达98.1%。在职业接触者、社会接触者和肺结核患者中两种试验均阳性的分别为1.7%、2.16%和0%,与正常人群的2%无明显差异。家庭内接触者的阳性率高达8.04%,是正常人的4倍,对这些阳性者正在随访。因NT—P—BSA致敏明胶颗粒的凝集试验阳性主要见于查菌阳性的BL—LL患者,而正常人群和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极低,提示这一试验检测抗PGI抗体的持异性很高,似可用于发现高危人群和早期传染性病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应用小川辰次培养基的鼠麻风菌体外培养的方法和结果。成功地获得了初代分离培养和传代培养的夏威夷鼠麻风菌株。初代分离率为25.6%,传代培养20代以前的阳性率为80.2%,20代以后的阳性率为58.8%。X~2 0.05<3.841,P<0.05。用传代培养生长茂盛的菌落进行动物还原接种和再培养,能使小白鼠产生同样病变和获得典型的菌落生长。本方法可以作为麻风药物的初筛工具。具有操作简便、耗资小、实验周期较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对传统的思想体系产生了冲击,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追求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医药分开"逐渐代替了长期以来的"以药养医"的局面,医务人员的思想状况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县镇级医院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发挥着县域医改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Fascin与EGFR蛋白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取189例食管鳞癌蜡块组织标本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Fascin与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Fascin与EGFR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5.4%和56.1%,二者均高表达率为29.5%。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癌细胞局部淋巴结转移者和未转移者的食管鳞癌组织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和49.6%,EGFR蛋白的表达与局部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4)。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Fascin或EGFR蛋白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而Fascin和EGFR蛋白二者均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更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食管鳞癌组织中,Fascin与EGFR蛋白表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 =0.208,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作为独立因子预警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不良,Fascin与EGFR联合检测的风险度为1.987,与Fascin的风险度1.852相比,未见明显升高。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独检测比较,联合检测Fascin和EGFR蛋白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特异性明显升高。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Fascin与EGFR蛋白均高表达可能预示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HER2(human EGF receptor type 2)在食管癌中的过表达是否与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缩短相关,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为此,我们在大样本回顾性调查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为弄清两者是否相关提供有用的数据资料。方法:在收集1988~1997年间的341例食管癌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分析HER2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相比,HER2在多数食管癌组织中过表达;HER2过表达与食管癌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但与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缩短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按FDA判定标准,食管癌组织细胞中HER2蛋白的过表达不是判定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缩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