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SD大鼠主动脉中的表达。方法:取18周龄和2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同龄雄性SD大鼠主动脉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PTEN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存在PTEN阳怀免疫反应产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也存在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但免疫反应产物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SD大鼠。结论: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TEN高表达,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TEN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PTEN可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海马去神经支配损伤后,海马放射状胶质细胞表达RUNX相关转录因子1转位1(RUNX1T1)和向神经元分化的情况。方法 取6只大鼠,采用物理切割大鼠穹隆海马伞术制备海马去神经支配损伤模型,并制备海马提取液,海马放射状胶质细胞体外培养,培养液中加入海马提取液。实验分为去神经支配组、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共6块24孔板,每组各48孔。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放射状胶质细胞表达RUNX1T1 mRNA和蛋白的变化,以及分化成微管相关蛋白 2(MAP-2)阳性神经元比例。结果 体外培养的海马放射状胶质细胞具有细而长的突起,且表达RUNX1T1,去神经支配组中RUNX1T1阳性细胞的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约1.8倍,细胞突起也较后两组长。去神经支配组RUNX1T1 mRNA和蛋白表的表达量各上调2.9倍和2.4倍,且39.33%细胞表达MAP-2,与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比例明显增高。结论 海马去神经支配损伤后海马放射状胶质细胞上调表达RUNX1T1,并可更多地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移植的NSCs在大鼠脑损伤区壳聚糖载体中的存活、分化情况及其对TBI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低温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多孔支架。将从鼠胚前脑中分离的NSCs扩增、标记BrdU。Feeney法制备SD大鼠TBI模型,随机分为3组:损伤对照组清创后不做移植;NSCs 支架移植组行壳聚糖作载体的NSCs移植;NSCs 支架 NGF移植组行壳聚糖作载体的NSCs移植,并在其中加入NGF。术后1、2、3个月行避暗回避和跳台试验。脑切片行Nissl染色、BrdU与NF-200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两移植组的认知功能在术后1、2、3个月较损伤对照组明显改善,含NGF的移植组改善更加显著。两移植组术后1、2、3个月在移植区均可见BrdU与NF-200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含NGF移植组中的双标细胞数量多、胞体大、突起多且长。结论:大鼠TBI后移植的外源性NSCs可以在脑损伤区壳聚糖载体中长期存活并向神经元分化,可以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NGF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部位不同时相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PARP)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伤后2 h、6 h、12 h、24 h、72 h、168 h取脑切片,行PARP、Hoechst荧光双标检测.结果:海马CA3区转角处锥体细胞层于伤后2 h即可观察到PARP阳性细胞;之后PARP阳性细胞出现部位逐渐向邻近海马CA2、CA3区迁移;至伤后72 h CA3区转角处锥体细胞层PARP阳性细胞渐减少至消失:伤后168 h海马各区锥体细胞层未见明显PARP阳性细胞.伤后各时相点均可观察到部分PARP、Hoechst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其中部分双标阳性细胞Hoechst呈高亮.结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各时程PARP阳性细胞数量在海马不同部位变化各异.  相似文献   
5.
6.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GFAP和NOS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伤后1、3、7d取脑切片,行Nissl染色以及GFAP免疫组化和NADPH—d组化单标记及双标记染色。结果:损伤区周围皮质GFAP阳性细胞胞体增大、突起增粗增长,GFAP阳性细胞数量与正常侧及对照组相比,伤后1d即有明显增加,伤后3d、7d数量持续增加;损伤侧海马CAI~3区和DG各层GFAP阳性细胞排列紊乱,胞体增大、突起增粗增长,GFAP阳性细胞数量与正常侧及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变化。损伤区周围皮质、损伤侧海马NOS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伤后3d损伤区周围皮质和损伤侧海马中GFAP与NOS双标细胞分别占GFAP阳性细胞的14.2%和13.4%左右。结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量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FAP表达增加并且部分转化为NOS阳性细胞,提示其参与了脑组织的损伤与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切割穹窿海马伞大鼠海马内BLBP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观察切割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后,切割侧与正常侧海马齿状回内脑脂结合蛋白(BLBP)的表达变化,本研究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双侧海马内BLBP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BLBP免疫阳性细胞数和灰度值。结果显示:正常大鼠双侧海马各区和颗粒下层细胞BLBP仅有微量表达,切割穹窿海马伞后第1 d双侧差异不明显;3 d时切割侧颗粒下层阳性细胞及染色深度较正常侧加深;5 d时切割侧颗粒下层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染色较深,并达到最高水平;7 d后BLBP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和染色深度开始降低,14 d时接近正常侧水平。而切割后3、5 d时双侧门区BLBP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差异不大,但切割侧染色较深,7 d后也逐渐降低,14 d时降至正常侧水平。上述结果提示,切割穹窿海马伞阻断了隔区与海马齿状回的纤维联系后,可引起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BLBP表达增强,可能引发了放射状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激活,构成的支架有助于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和向神经元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支架与神经干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壳聚糖多孔支架与神经干细胞(NSCs)的生物相容性,应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壳聚糖多孔支架,将神经干细胞克隆球接种于壳聚糖支架载体上,分为NSCs+支架组和NSCs+支架+NGF组。培养2周后冰冻切片,行Nissl染色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2,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NP)免疫组化染色来检测NSCs的分化,并进行MAP-2阳性细胞计数、胞体面积、细胞周长的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支架孔隙率为90%,支架孔径为50~350μm。NSCs可以在壳聚糖支架上存活、迁移并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NSCs+支架+NGF组的MAP-2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NSCs+支架组,且胞体较大,突起较多且长。上述结果提示,壳聚糖支架与N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外源性的NGF能够促进壳聚糖支架中的NSCs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切割穹隆海马伞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再生过程中Lhx8的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8只。所分的4组分别为: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切割组(切割右侧穹隆海马伞),过表达组(右侧海马齿状回中注射Lenti6. 3-Lhx8慢病毒)及切割联合过表达组(右侧海马齿状回中注射Lenti6.3-Lhx8慢病毒并切割右侧穹隆海马伞)。28d后每组各取6只分别制备脑冷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测,提取海马总RNA行Real-time PCR,提取海马蛋白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切割组、过表达组和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Lhx8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以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上调最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切割组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过表达组和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ChAT mRNA显著上调,且以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上调最为显著;切割组、过表达组和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均检测到ChAT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割组、过表达组和切割联合过表达组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均能检测到新生的Lhx8阳性的胆碱能神经元,且以切割联合过表达组最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上调Lhx8的表达能促进海马中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Lhx8可能与海马胆碱能神经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NTR在新生和成年大鼠背根经节中的表达,以探讨p75NTR在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的作用。方法:取新生和3月龄大鼠背根神经节,免疫组化ABC法观察p75NTR在神经元中分布和表达。结果:新生大鼠背根神经节中可见较多的p75NTR阳性反应神经元,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位于胞浆。成年大鼠背根神经节大多数神经元有p75NTR阳性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结论:p75NTR在新生和成年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表现为不同表达方式,提示其在神经元发育和分化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