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5(OH)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该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156例,检测患者血25(OH)D水平,根据患者血25(OH)D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缺乏组49例、不足组69例和正常组38例。随访时间为40个月,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结果随访40个月后,156例中死亡26例(16.7%),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3例。缺乏组死亡15例(30.6%),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9例;不足组死亡8例(11.6%),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3例;正常组死亡3例(7.9%),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1例。缺乏组全因病死率及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分别与不足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25(OH)D≤15 ng/mL是全因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未矫正(RR=4.43,95% CI:1.28~15.32,P<0.05)和矫正(RR=4.92,95% CI:1.23~19.66,P<0.05)年龄、性别等因素后结果均显示25(O H )D≤15 ng/m L是全因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未矫正时25(O H )D≤15 ng/mL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RR=8.12,95% CI:1.04~64.15,P=0.047)。结论 MHD患者25(OH)D水平普遍偏低,25(OH)D≤15 ng/mL为MHD患者全因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季节分布特征和不同检测次数的高钾检出率,为高钾血症的防治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纳入四川省2018年至2020年血液透析患者资料,以血钾≥5.0 mmol/L定义为高钾血症,计算高钾血症发生率及时间分布特征。结果(1)共纳入6618例至少有一次血钾检测记录的患者,包含24885次血钾结果,高钾血症发生率为28.2%。(2)第一至第四季度高钾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0.9%、29.2%、23.7%、28.6%。(3)血钾检测次数越多,高钾血症检出率越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较高,存在季节差异,增加检测频率可以显著增加高钾血症患者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尿毒症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尿毒症患者通过HD可获得长期生存.但HD患者属特殊群体,感染发生率较普通人高.据报道,细菌感染引起HD患者的死亡率较普通患者高50倍.除细菌感染外,常见的还有血液传播性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含量变化。阐明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脑损伤程序的关系。方法:将40例HIE患儿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采用酶免法和比色法测定其急性期,恢复期血浆ET和NO含量,设15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期中,重度组ET含量明显于对照组,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恢复期轻,中度组降至正常水平,而重度组仍保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急性期患儿血浆NO含量变化规律与ET相似,而恢复期轻,中,重度组均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IE新生儿血浆ET和NO含量水平升高,且与脑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如ET水平持续不降,提示脑损伤程度较重,预后差,如能早期阻断ET和NO所致神经毒性作用,有可能减轻HIE患儿神经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细胞培养、动物实验、人体研究证实,上皮细胞可在众多细胞因子作用下,通过转分化成肌纤维母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在肾脏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DDX3和酪蛋白激酶1ε(CK1ε)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揭示DDX3和CK1ε的表达改变与ALS发病的关系。方法 33只ALS转基因鼠和33只野生型鼠分别于发病不同时期取材,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海马组织中DDX3和CK1ε的表达变化;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观察DDX3和CK1ε阳性细胞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的共表达情况。结果与野生型鼠相比,ALS转基因鼠海马中DDX3 mRNA和蛋白在发病早期变化不明显,中期和晚期表达均明显降低;CK1εmRNA和蛋白则在发病早期、中期和晚期表达均降低。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在ALS鼠和野生型鼠海马齿状回区和CA区均可检测到DDX3和CK1ε阳性细胞。DDX3和CK1ε主要表达在神经元,在星形胶质细胞未见表达。与野生型鼠比较,ALS转基因鼠海马中DDX3和CK1ε免疫反应性明显降低。结论 DDX3和CK1εmRNA和蛋白在ALS转基因鼠海马中表达均降低,表明DDX3和CK1ε表达异常与ALS海马区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DEAD-box家族蛋白是一类ATP酶(ATPase)活性依赖的RNA解旋酶,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广泛分布在真核生物体内。自20世纪80年代eIF4A(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A)被发现至今,不论是病毒的复制还是哺乳动物体内信号调控,DEADbox家族蛋白几乎涉及与RNA相关的一切生命活动~([1])。DEAD-box蛋白家族成员除了作为ATPase活性依赖性的RNA解旋酶外,还可以作为共激活转录因子调控细胞生理活动,甚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四川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情况及原因,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调取国家血液透析登记数据中四川省2011年透析登记患者7067例,男性4219例,女性2848例,平均年龄52±17岁。分析死亡患者人数、肾脏病病因、死亡原因。结果透析登记结果显示死亡人数148人,中位透析龄11月,平均年龄60±16岁;男性占60.1%(89人),女性占39.9%(59人)。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占55.4%,感染性疾病10.8%,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7.4%,肿瘤晚期4.1%,自杀1.4%,其他原因占20.9%。女性患者自杀占3.4%,男性则无一例自杀。其中69%患者合并有1个及以上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或合并症。结论四川地区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年龄相对较高、有较多合并症,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及出血,其中女性患者有较高的自杀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蒲蕾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9):465-467
<正>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CK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自20年前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问世以来,CKD患者的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关于肾性贫血什么时候开始治疗,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治疗效果,一直都是肾性贫血管理中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于人性化护理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对90例在本院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阻肺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是人性化护理,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效果上是优于对照组的,在并发症方面是小于对照组的,对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是高于对照组的,在焦虑和抑郁评分上是低于对照组的,相比是有较大差异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