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冬青散治疗疮疡10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焕玲  胡清华  余静 《医药导报》2003,22(3):172-172
目的:观察冬青散治疗疮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冬青散喷洒患处,每次适量,每日数次,对于有水疱者应先用消毒针刺破,再用冬青散喷洒患处.结果:108例患者,2~14 d治愈,临床治愈率100.0%.结论:冬青散治疗疮疡使用方便,经济适用,见效快,药性持久,透皮吸收好,无毒副作用,适合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增龄性胸腺萎缩过程中miR-194 与PTPN12 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二者相互作用,阐明其中的分子调节机制。方法:选用C57BL/6 小鼠,分为4 组:1 月龄组、6 月龄组、10 月龄组和19 月龄组,每组6 只,雌雄各半。麻醉后取出胸腺组织,用CD45 抗体与LS 柱吸附洗脱,筛选出胸腺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 与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随年龄增长,胸腺上皮细胞中miR-194 与PTPN12 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体外实验共转染miR-194 与PTPN12 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到HEK293 细胞内,分别于24、48 h 后检测自发荧光值。结果:随月龄增长,miR-194 表达出现下调趋势(P<0.05),而PTPN12 基因表达出现上调趋势(P<0.05),且二者呈负相关性(P<0.05)。体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194 与PTPN12 基因3’UTR 区域发生直接作用,并在48 h 结合效率最高。结论:PTPN12 是miR-194 靶基因之一,参与了增龄性胸腺萎缩过程,是调节胸腺上皮细胞功能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胶囊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高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23例及C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红景天胶囊,B组给予依达拉奉,C组给予红景天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3组神经功能情况、水肿大小;采用ADL分级法评估6个月时良好恢复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3、7、15d A组、B组脑积水体积均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7、15d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15d时神经功能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A组死亡2例、B组死亡1例、C组死亡2例.A组、B组良好恢复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良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明>0.05).6个月后A组、C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比较B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1995年以来 ,我院门诊采用火罐加刺血方法 ,治疗急性腰部扭伤 2 2 0例 ,经临床观察 ,疗程短 ,效果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全组 2 2 0例 ,男 1 95例 ,女 2 5例 ,年龄 1 7~ 47岁 ,平均 2 9岁。均于伤后 48h内就诊。其中 1 46例为军事训练中扭伤 ,49例系搬运物品时扭伤 ,其它原因致伤2 5例。有 3 2例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1 .2 病例选择  (1 )病程 48h内 ,有明确的受伤史 ;(2 )受伤部位在腰部 ,查体有明显的压痛点。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 ;(3 ) X线片检查排除腰椎骨折或椎间盘突出等情况。1 .3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探讨心肌再灌注损伤时,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心肌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本实验收集经缺氧再给氧处理的培养猪肺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灌流Langendorff大鼠心脏(实验组),观察其对心脏功能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在20—30min的观察期内,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冠脉灌注压(CPP),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PK)与乳酸脱氢梅(LDH)显著升高;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ATPase活性明显下降,丙二醛(MDA)水平略高,心率(HR)减慢,心律失常,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_(max))降低;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与室内压(LVSP)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经缺氧再给氧处理的培养猪肺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可引起离体大鼠心脏损伤,因此提示,心脏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起因。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笔者近2年来对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PVP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认为,PVP在解除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面,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培养的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观察内皮素-1 对第二信使系统的影响。实验发现内皮素-1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释放,继之以外钙内流;使三磷酸肌醇骤增后下降;对细胞内环腺苷酸和环鸟苷酸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正常人尿液中嗜酸性细胞极为少见,在疾病情况下称为嗜酸性细胞尿(Eosjnophiluria)。Galpin等(1978)发现由新青霉素Ⅰ诱发的9例急性间质性肾炎病人尿中嗜酸性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10~60%。Linton等报告9例急性间质性肾炎中有6例尿液嗜酸性细胞>33%,血液嗜酸性细胞>700/μl。IgE水平>80μl/dl。嗣后,尿液嗜酸性细胞被作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一项实验室指标。为验证尿液嗜酸性细胞对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价值,本文将我院1986年8月至1991年7月193例尿液嗜酸性细胞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