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金花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722-1723
<正>人工气道患者由于呼吸道自洁能力下降,鼻咽腔内大量的分泌物积聚在鼻咽部,助长细菌的繁殖,大多数人工气道患者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是指将导管经鼻/口腔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建立的气体通道[1],它是抢救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2]。患者插入气管后,吸入的气体绕开了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引起小气道塌陷、肺不张、肺脓肿等并发症[3]。有调查[4]显示,人工气道的建立导致呼吸道水分丢失过多,而湿化不足是导致堵管的诱发因素。本文从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液的温度、湿化入径、气道湿化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CAD)发病的关系。方法:分析167例临床诊断可疑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如体重指数、腹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82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中代谢综合征阳性52例占65.0%,30例代谢综合征阴性占35.0%。85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中代谢综合征阳性21例占24.7%,代谢综合征阴性64例占75.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73例代谢综合征阳性中,冠脉重度病变40例,冠脉轻度病变20例,冠脉造影正常13例;而代谢综合征阴性94例中,冠脉重度病变仅19例,冠脉轻度病变29例,冠脉造影正常46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的变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76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心电图、冠脉造影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60例,占78.9%,造影异常54例,占7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38);以CAG 为标准,ECG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45.6%.结论:体表心电图能够诊断大多数冠心病,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但存在其局限性和风险性.必须全面分析患者资料,选择性地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减少冠心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6.
ICU是医院急危重症病人集中的地方,在救治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治疗用物品种繁多,存放零散,给临床急用带来许多不便。而且有些经过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均需要浸泡消毒清洗预处理后,方可再使用或送灭菌处理,这些清洗过的物品在晾干期间存放困难,特别是有些管道、瓶罐内储存的积水难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持续泵入湿化液在各级气道内的分布状况及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口气管插管的ICU住院患者168例,按气管插管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湿化气管插管专用湿化通道持续泵入气道湿化液,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插管从导管口间断注入湿化液,两组湿化液均用0.45% NaCI.比较两组患者湿化后吸出的痰液粘稠度与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痰液湿化合格率(70.23%)明显高于对照组(51.19%),观察组低氧血症(PO2 <50 mmHg)的发生率(22.62%)低于对照组(54.76%),且随置管时间的延长,对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在相应时间内呈倍数增加.结论 在气管插管导管上建立专用湿化通道,能降低痰液粘稠度,提高血氧饱和度及维持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湿化气管插管在ICU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ICU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插管,实验组采用可湿化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每次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每次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湿化气管插管在ICU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肖金花  徐春玲  李小梅 《护理研究》2011,25(22):2013-2014
[目的]研究可湿化气管插管装置在呼吸机使用中的湿化效果。[方法]选择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病人21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加热湿化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气管插管管壁上增加可湿化装置,建立专门的湿化通道,以痰液黏稠Ⅱ度为湿化合格。[结果]两组湿化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湿化合格者93例(73.23%)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23.91%)。[结论]在气管插管导管上建立可湿化通道在呼吸机使用中湿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