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 (HCMV)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诊断为小儿HCMV肝炎的 2 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肝太乐、消炎利胆片及苯巴比妥等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 (GCV)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IVIG) ,分别在治疗前、出院时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和HCMVDNA拷贝数 ,并在出院后 3个月、6个月、9个月随访 ,检查患儿的症状、体征和HCMV定量。结果 治疗组在 5个时点 (治疗前、出院时、3个月、6个月、9个月 )HCMVDNA拷贝数明显下降 ,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用药前后比较 ,在住院天数、黄疸开始消退时间及黄疸完全消退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治疗组输血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GCV联合IVIG治疗小儿HCMV肝炎能明显降低病毒量 ,缩短病程 ,减轻症状 ,又可纠正贫血 ,减少输血机会 ,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卡介苗多糖核酸对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患儿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对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患儿Th1/Th2功能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37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按照分级治疗的标准给与相应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治疗组加用BCG-PSN,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FN-γ、IL-4的浓度及IFN-γ/IL-4比值、血浆总IgE、肺功能、鼻炎积分、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L-4、IgE明显下降,IFN-γ及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为(0.81±0.20)次,对照组为(1.72±0.8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5);治疗组呼吸道感染(1.15±0.55)次,对照组(3.21±0.7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5);治疗组鼻炎发作(1.31±0.42)次、对照组(1.11±0.39)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1,P<0.05).结论 BCG-PSN具有纠正Th1/Th2失衡,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除针对气道慢性炎症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外,同时应重视免疫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量瘦素(1eptin)在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变化,及其与Th1/Th2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瘦素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首诊时取静脉血测IL-4、 IFN-γ和1eptin,同时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按GINA方案进行分级治疗,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取静脉血测IL-4、 IFN-γ和1epti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治疗后血清IFN-γ和IFN-γ/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血清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同样,治疗后血清lepti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此外,治疗前 leptin水平与IFN-γ/IL-4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直线相关(r=0.749, P =0.05);治疗后 leptin水平与IFN-γ/IL-4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同样直线相关(r=0.745, P =0.013)。【结论】血浆leptin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间的存在正相关,和哮喘儿童免疫功能密切相关,leptin可能参与哮喘儿童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牟一坤  邓红珠  纪经智 《广东医学》1999,20(12):943-944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儿肾脏损害的表现。方法 对252例0.3~14岁的甲、乙、丙、戊型及重叠感染肝炎住院患儿肾损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出现肾损害38/252例(15.1%),其中甲肝13/70,乙肝18/123,丙肝4/26例,重叠感染组3/31例,4组间肾损害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病毒性肝炎引起肾损害较常见,故临床中应关注肝炎病毒引起的此种肝外表现,以保护小儿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研究哮喘发作致死患者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方法 研究分成 3组 ,A组为死于哮喘发作 ,B组有哮喘病史但死于非哮喘发作 ,C组无哮喘病史。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不同死因肺组织单克隆抗体EG1 和EG2 的阳性细胞。结果  ( 1)哮喘发作致死组的肺组织EG1 和EG2 的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而哮喘患者非哮喘发作致死组的肺组织EG1 和EG2 的阳性细胞与无哮喘病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 2 )在哮喘发作致死组的支气管与肺实质EG1 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 ,但在肺实质的EG2 的阳性细胞明显高于较大的支气管。结论 在哮喘发作致死患者气道和肺组织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且以小支气管与肺实质浸润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LEP)水平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平衡及预后的关系.[方法]47例初次喘息发作并确诊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分别于入院后24 h内、治疗结束及出院后12周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LEP水平,并随访1年,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儿喘息发作的情况,分为婴儿哮喘组和非哮喘组;另选10例健康儿童血清标本作对照.[结果]共有19例患者出院后再次喘息发作并诊断为婴幼儿哮喘,占40.4%.与正常儿童比较,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及LEP水平升高(P<0.05);出院时及出院12周后复查,哮喘组血清LEP水平高于非哮喘组和对照组(P<0.05),而非哮喘组血清LEP水平逐渐下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发生哮喘者血清LEP水平较健康同龄儿童及非哮喘儿童明显升高,持续高LEP水平可能是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发生婴儿哮喘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急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4例急性荨麻疹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3日。两组患儿均同时给予基础治疗(口服维生素C、西米替丁,搔痒严重者予维丁胶性钙和苯海拉明肌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9%,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X2=0.65,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急性荨麻疹,疗效与氯雷他定相当,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于2000年7月至2006年3月入院的24例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入选患儿常规抗生素治疗,明确病原后予对因治疗,对照组应用更昔洛韦,每次5mg/kg,每12h1次,疗程14d;治疗组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每日400mg/kg,疗程10d。观察项目:①临床指标:住院天数、肺部体征开始消退时间。②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功能、HCMV-DNA量的变化。③随访观察:出院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包括临床表现、体征和FQ-PCR测定HCMV-DNA拷贝数。结果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有效率81.8%,治疗组有效率53.8%,两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9,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日为(23±5.6)d,对照组为(28.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4,P<0.05)。肺部体征开始消退天数分别为(7.45±1.37)d和(9.58±2.61)d,存在统计学差异(t=-2.415,P<0.05)。对照组有2例因WBC<0.5×109/L,plt<25×109/L,而终止治疗,1例治疗过程中死于呼吸衰竭。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疗效与更昔洛韦相近,相对于更昔洛韦,在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特别是合并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免疫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的48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患儿28例,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VIG 400 mg/(kg·d),连用5 d;或IVIG 1g/(kg·d),连用2 d.对照组患儿20例,予更昔洛韦(GCV)5~10 mg/(kg·d)连用5 d.并予对症支持治疗.选择2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结果 健康儿童CD4(%)、CD8(%)及CD4/CD8比值分别为(34.12±3.53)%、(26.22±4.43)%及(1.41±0.3);IVIG组分别为(24.2±4.3)%、(36.4±6.8)%及(0.72±0.12);GCV组(23.7±5.1)%、(37.3±7.8)%及(0.67±0.13),健康对照组与两组IM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IVIG组患儿治疗后CD4(%)升高、CD8(%)下降及CD4/CD8比值升高(P<0.05);而GCV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IVIG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较GCV治疗组消失快(P<0.05),IVIG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8.7%,GCV组患儿治疗有效率59.2%(χ2=3.97,P<0.05);IVIG组患儿平均住院日为(9.2±4.3)d,较GCV组(13.8±5.1)d明显缩短(t=-4.24,P<0.05);结论IM患儿除了病毒感染导致的直接影响外,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IVIG免疫干预治疗优于单纯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临床综合素质培养是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重点。在儿科学的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医学人文学教育,提高医-患交流技巧与沟通能力;运用启发引导式教育,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早期实行临床科研训练。通过上述措施,切实的提高七年制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和儿科临床教学质量,实现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