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胆囊癌根治术的133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80例完成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组), 男性23例, 女性57例, 年龄[M(IQR)]66.0(12.8)岁(范围:28.0~82.0岁);53例完成开腹胆囊癌根治术(开腹组), 男性8例, 女性45例, 年龄63.0(6.0)岁(范围:45.0~80.0岁)。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N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及肿瘤分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而术前CA19-9(Z=-2.955, P=0.003)、术前ALT水平(Z=-2.801, P=0.031)、T分期分布(χ2=19.110, P=0.00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 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术中胆囊破裂, 术后胆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发生率, 术后30 ...  相似文献   
2.
正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第6位~([1])。胆囊癌症状隐匿,早期诊断率低,相当比例患者初次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同时,胆囊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发生脉管及组织浸润;因此,胆囊癌患者总体预后极差,中晚期胆囊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仅5%~10%~([2-3])。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依然是胆囊癌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尽管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在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等腹腔肿瘤中已广泛应用~([4-6]),其在胆囊癌中的应用依然有限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大多数患者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2~3年之后转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但是对于CRPC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作者主要针对CRPC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重点从雄激素受体(AR)的剪切变异体、雄激素的肿瘤内合成以及miRNA表达异常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曾玉群  李冰  窦常伟 《新中医》2020,52(11):6-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肝细胞癌细胞系HCCLM3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潜在分子信号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30、60μmol/L对应为空白对照组、姜黄素处理组1、姜黄素处理组2)处理HCCLM3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利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改变;利用姜黄素(0、60μmol/L)处理HCCLM3细胞,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TUFT1表达改变及AKT蛋白磷酸化。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姜黄素处理组1及姜黄素处理组2的HCCLM3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姜黄素处理组1及姜黄素处理组2的HCCLM3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姜黄素处理组1及姜黄素处理组2的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qRT-PCR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姜黄素处理组2的HCCLM3细胞内TUF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组2的HCCLM3细胞内TUF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KT蛋白磷酸化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TUFT1/AKT信号通路活化,发挥抑制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探讨行微创小范围肝切除术患者术中未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小范围肝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08例患者, 其中男性48例, 女性60例, 年龄(60.8±13.7)岁。根据术中是否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 分为两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76例患者为引流组;未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32例患者为非预防引流组。采用PSM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术后采用电话咨询对患者进行随访, 记录患者术后90 d内的生存情况。结果 PSM前, 引流组和非预防引流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病史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行PSM, 46例配对成功, 引流组和非预防引流组各23例。PSM后, 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病灶病理类型、病灶数目、病灶最大径、肝切除范围、肝切除难度评分、肝门阻断时间等术中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腹腔出血发生, 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热、胆漏、切口感染、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