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Ph阴性细胞中染色体异常(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Ph negative cells,Ph- CAs)的遗传学特征和转归.方法 对15例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出现Ph- CAs的CML患者进行遗传学和分子学动态观察.结果 出现Ph- CAs患者中,依马替尼治疗12例,达沙替尼治疗2例,伯舒替尼治疗1例,染色体异常以+8最为多见,占46.7%.Ph- CAs出现在ph+克隆减少或消失时,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1.1个月(1~28个月);7例Ph- CAs已经消失,Ph- CAs持续的平均时间为10.9个月(3~24个月).Ph- CAs出现时,所有病例均未见骨髓病态造血或急性白血病;Ph- CAs出现后,除1例患者演变为ph+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外,其余均获得骨髓缓解,11例获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4例获完全分子学反应.结论 依马替尼、达沙替尼和伯舒替尼治疗CML患者均可能出现Ph- CAs;Ph- CAs多数为一过性,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MoL)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oL)分属于FAB分类的M4和M5亚型,它们无论在临床表现、细胞形态还是细胞遗传学方面都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传统的治疗方案相同.但即使是同一亚型病人对相同治疗方案的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促使研究者寻找更为精确的诊断、预后标准.不断积累的现代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知识使得对AML的认识深入到基因水平.染色体畸变、融合基因、基因异常表达、单核苷酸多态性、启动子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等分子事件在AML病例中频频出现,提示AML的本质是涉及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基因失活或功能改变.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发现不少与AML治疗、预后相关的靶点基因.从分子遗传学水平重新细分AML亚型并依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对症下药是未来AML治疗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154例t(8;21) AML的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资料.为便于分析染色体核型与FAB分型的关系,把患者分为单纯t(8;21)组(69例)、单纯伴性染色体丢失组(54例)和其他附加染色体组(31例).结果:按FAB分型:M2 127例(82.5%)、M5 15例(9.7%)、M4 6例(3.9%)、M1 4例(2.6%)、M0 2例(1.3%);附加染色体异常85例(55.2%),其中-Y 43例,占男性核型的44.1%;-X 17例,占女性核型的27.9%;9q- 9例,占总例数5.8%;+8 5例,占3.4%,+4 3例,占2.0%;其他类型染色体异常17例,占11.4%;其他附加染色体异常组有非M2(M0、M1、M4、和M5)病例11例,占该组35.5%,高于单纯t(8;21)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性单纯染色体丢失组有4例(7.4%),低于单纯t(8;2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8;21) AML常伴有其他染色体异常,主要见于M2型,除性染色体丢失以外附加染色体异常更易见于非M2型AM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