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与AMI传统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0岁以上的冠心病(CHD)患者143例,其中AMI组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选择同期入院与CHD患者具有性别及年龄可比性且排除CHD诊断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各组Hcy水平,综合分析。结果:血清Hcy水平AMI组较UAP、SAP及对照组,UAP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高Hcy血症发生率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UAP组及SA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MI组与对照组比较,性别、年龄、吸烟率、体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Hcy血症患病率则老年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血清Hcy水平均是老年AMI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AMI的发生率高Hcy组显著高于Hcy水平正常组(均P0.05),但吸烟率、BMI、年龄、性别则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血清Hcy是老年AMI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Hcy水平升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促进多种危险因素的相互聚集并发生AMI。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siRNA技术沉默宫颈癌细胞转酮醇酶样基因-1(TKTL1)后观察其在缺氧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及糖酵解途径中2个关键酶己糖激酶Ⅱ(HK-Ⅱ)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肿瘤细胞TKTL1表达与糖酵解途径的关系。方法:用构建的靶向TKTL1基因siRNA干扰质粒载体转染HeLa细胞株,RT-PCR检测TKTL1 mRNA表达并结合转酮醇酶(TKT)活性测定判断其干扰效率;以未转染HeLa细胞为对照,进一步观察TKTL1沉默的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HIF-1α和HK-Ⅱ表达水平,以及HK-Ⅱ和LDH活性的变化。结果:siRNA沉默HeLa细胞TKTL1基因后TKTL1 mRNA表达下降,TKT活性显著降低(P<0.01),HIF-1α和HK-Ⅱ表达水平及HK-Ⅱ和LDH活性较对照组细胞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沉默肿瘤细胞TKTL1基因能下调HIF-1α表达并降低糖酵解代谢关键酶活性,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EA及CA19-9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各类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腔积液CEA、CA19-9水平,根据病因将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再根据恶性胸腔积液患者CEA与CA19-9的分泌特性将其进一步分成"分泌型"与"非分泌型",比较良、恶性胸腔积液CEA及CA19-9水平、作ROC曲线并进一步分析CEA与CA19-9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CEA及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均P0.01),剔除"非分泌型"恶性胸腔积液病例后,CEA、CA19-9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和0.818,最佳诊断切点CEA为4.35μg/L,CA199为20.60U/ml。CEA、CA19-9及CEA联用CA19-9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效率分别为89.36%、92.98%和94.68%。结论:胸水中CEA及CA19-9检测适用于良性与"分泌型"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二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尿病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ApoB)与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从体检人群中筛选可排除诊断为糖尿病及ACS的受检者33例为对照组、从住院患者中筛选临床确诊的单纯糖尿病患者47例、无糖尿病的ACS患者101例及ACS并发糖尿病患者52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分别检测各组空腹血糖、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糖尿病组、ACS非糖尿病组、ACS并发糖尿病组ApoB/ApoA1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86±0.18、0.87±0.20、0.89±0.23):(0.76±0.15),均P〈0.05。但3个患病组之间ApoB/ApoA1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ApoB/ApoA1组(上4分位组)与低ApoB/ApoA1比较,BMI、FPG、TG、TC、LDLC、hsCRP水平,糖尿病、高血压及ACS患病率均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则无显著变化。ROC曲线显示,ApoB/ApoA1较LDL-C具有更好的ACS诊断性能。结论:ApoB/ApoA1比值能较准确、灵敏地反映从糖尿病到ACS病程中脂代谢紊乱,并可用于对糖尿病预后及ACS发病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体质量、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Apo B)与载脂蛋白A1(Apo A1)比值的变化并探讨其在超体质量、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242例受检者(其中66例高血压,55例代谢综合征)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及糖调节状况分成4组,分别是糖调节与体质量均正常组(Ⅰ组,27/24)、正常体质量的2型糖尿病组(Ⅱ组,32/23)、超体质量/肥胖但糖调节正常组(Ⅲ组,41/31)、超体质量/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Ⅳ组,35/29),分别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胰岛素水平,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各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Ⅱ、Ⅲ、Ⅳ组ApoB/Apo A1比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水平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但Ⅱ、Ⅲ组间ApoB/Apo A1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r=0.197,P<0.05)、BMI(r=0.172,P<0.05)、三酰甘油(TG)(r=0.617,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0.609,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597,P<0.01)、HOMA-IR(r=0.485,P<0.01)是Apo B/Apo A1的独立相关因素。高ApoB/Apo A1组(上四分位组)与低ApoB/Apo A1组比较,年龄、BMI、FPG、TG、总胆固醇(TC)、LDL-C、hsCRP、HOMA-IR、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例患病率均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则显著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 B/Apo A1是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结论 Apo B/Apo A1比值适用于糖尿病、超体质量或肥胖人群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