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内脏器官激光多谱勒血流灌注图象的显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栋  马惠敏  李顺月  王淑友 《中国微循环》2006,10(2):147-149,i0004
目的显示内脏器官血流灌注和分布的图象,探讨激光多谱勒血流成像技术在内脏微循环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灌注成像仪(LDPI),对大鼠和家兔腹部脏器(肝、脾、肾、膀胱、胃、大小肠和肠系膜等)的血流灌注进行扫描和血流图显示。结果在体内脏器官显像清晰,肝、肾、脾、膀胱等微循环血流的整体分布较均匀;而胃、肠系膜、回盲肠等激光多谱勒血流图上大血流线状显示极其显著;大鼠与家兔两种动物之间相同脏器血流图上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LDPI能将内脏器官的微循环状态以图象的形式显示,该新技术方法在检测内脏血流方面将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这一新的医学影象技术在人体不同部位测量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对人体不同部位的微循环血流阻断、加温后的手部微循环图象予以观察,分析微循环血流图的特点及变化。结果 (1)前臂内外侧面和手背、足背和腕部、额部、鼻梁和髌部的血流量分布较少,手掌的大小鱼际部位和指尖、脚趾和趾尖、口唇、颊部等部位的血流分布较多。(2)30min内前臂、手掌和手背血流的自然波动较小。(3)上肢加压阻断后,手掌部位的血流明显减少。松解加压后,血流恢复。(4)上肢肘部给予加温,手掌部位的血流明显增加。停止加温后,血流逐渐恢复。结论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能够以大范围成像方式显示体表不同部位的微循环图象和外界影响血流  相似文献   
3.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针灸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显示艾灸的治疗效果 ,了解这一新的医学影象技术在针灸经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 ,对 12例健康人体艾灸前后体表出现的血流变化予以大范围地显像 ,分析体表血流分布与艾灸作用的关系。结果  (1)艾灸内关穴后 ,手掌部血流的增加以大小鱼际和内关穴区为主。(2 )艾灸外关穴后 ,指根部的血流增加显著。 (3)不艾灸对照组在 30 min内前臂、手掌和手背血流的自然波动较小。结论 艾灸可以引起手部微循环血流量的增加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能够以大范围成像方式显示该过程 ;新的血流成像技术将在针灸经络的研究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探讨针灸作用原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针灸作用的显示,评价这一新型医学影像技术在针灸经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对10名健康人体针刺和电针前后体表出现的血流变化予以大范围地显像,分析体表血流分布与针刺作用的关系.结果:(1)针刺内关穴后,手掌部血流的增加以大小鱼际和手指的部位为主.(2)电针外关和曲池穴后,指尖和手指血流增加显著.(3)不针刺对照组在30分钟内前臂、手掌和手背血流的自然波动较小.结论:针刺和电针都可以引起体表微循环的增加,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可以对该过程予以显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后小鼠肝组织内ET-1、NO含量变化,探究电针对小鼠肝脏血管活性物的影响以及电针不同穴位效应的差异。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均分为电针足三里组、电针曲泉组、电针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各电针组电针30min和对照组不电针30min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肝组织内内皮素-1(ET-1)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肝组织内一氧化氮(NO)含量;分析比较各组肝组织内ET-1、NO含量水平的差异。结果:肝组织内ET-1平均含量水平为对照组>电针非经非穴组>电针曲泉组>电针足三里组;NO平均含量水平为电针足三里组>电针曲泉组>电针非经非穴组>对照组;电针曲泉组、电针非穴组、对照组肝组织内NO平均含量与电针足三里组比较,电针非穴组、对照组肝组织内ET-1平均含量与电针足三里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组织内ET-1平均含量与电针曲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作用可使正常小鼠肝组织内NO含量增高,ET-1含量降低;这一效应具有穴位特异性,即电针足三里穴产生的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循经高低温线形成的机制。方法:用红外热像仪连续观察胆囊炎家兔模型注射酚妥拉明前后躯干热像图变化,并设相同模型注射生理盐水组对照,结果:(1)注射前观察组有3例出现躯干侧面循环胆经分布的高温线,对照组有组1例具有该线。(2)观察组注射酚妥拉明后将已出现的该线延长,线上温度增加,未出现该线的动物中2例诱发出了在相同部位的高温线(3)对照组无高温线出现, 结论:酚妥拉明可以诱发胆囊炎家兔躯干循经高温线的出现。α受体阻断、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抑制是循经高温线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对微循环血流的作用。方法:6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为奇正消痛贴;对照组为知名品牌同类药贴,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灌注成像仪(LDPI)观察奇正消痛贴对微循环血流的影响。结果:两组贴药膏30分钟后,贴药区域的血流量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两组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局部高血流区域的面积及血流值均大于对照组;同时,贴药膏30分钟后,两组局部血流增加面积定量分析表明,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奇正消痛贴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理效应,可增加贴药部位的血流量,且作用明显优于知名品牌同类药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常人面部穴区血流灌注量,并分析针刺对该血流灌注量的调整作用。方法: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采集30例健康人自然状态和针刺合谷穴30min前后面部血流图像,统计穴区血流灌注量,分析对称性以及针刺对面部左右侧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影响。结果:正常人面部穴位血流灌注量大多都在0.73~1.17PU范围之间,以巨髎、口禾髎、四白、承泣等血流量较大,下关、牵正、丝竹空等穴血流量较小。自然状态30min前后,正常人面部血流灌注量无明显的升降变化,左右侧同名穴血流灌注量存在小幅差异。针刺30min后正常人面部穴区血流灌注量显著增加(P<0.05,P<0.01),其中左侧巨髎、左侧承泣、左侧丝竹空、左右侧夹承浆和右侧大迎血流灌注量的增加值与自然状态下的变化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面部左右侧穴位血流灌注量存在较小差异,针刺可以增加面部双侧穴位血流灌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