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体内免疫学改变。方法 对18例正常生育期的妇女及34例各期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别检测其血清及腹腔液中抗子宫内膜抗体、IL4、IFNγ的水平。结果 血清中内异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IL4水平在腹腔液中内异症各期与对照组比较及内异症Ⅰ期与Ⅱ期以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5)。血清中IL4水平在内异症Ⅱ期以上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FNγ在腹腔液中内异症各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IL4、IFNγ变化较血清中明显。随着内异症期别的增加,腹腔液IL4、IFNγ均有上升的趋势,尤以IL4升高更为明显。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变化较腹腔液中明显。  相似文献   
2.
女性下生殖道尖锐湿疣的病理诊断(附286例活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惠娟  王明雁 《上海医学》1994,17(2):116-118
女性下生殖道尖锐湿疣的病理诊断(附286例活检分析)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陆惠娟,王明雁,周先荣,朱丽萍,杜心谷在欧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简称HPV),感染女性下生殖道引起的尖锐湿疣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hCGβ-C3d融合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hCGβ的免疫原性 ,构建含新型分子佐剂C3d的hCGβ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 hCGβ C3d3,使其转染稳定表达系统中国仓鼠卵细胞 (CHO )后 ,检测融合蛋白分泌情况。CHO细胞转染了pcDNA3 hCGβ C3d3质粒后 ,经 4 8h培养 ,1 0× 10 6个CHO细胞可分泌 6 6 0ng的重组融合hCGβ C3d3蛋白。细胞免疫化学技术分析显示 ,表达产物既有hCGβ的组分也有C3d的成分。经SDS PAGE及免疫印迹试验发现CHO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含有三组蛋白成分 ,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 0 0 0 0、90 0 0 0和 6 5 0 0 0。利用新型分子佐剂C3d与hCGβ的连接 ,构建了pcDNA3 hCGβ C3d3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为提高hCGβDNA免疫避孕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抗生育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血清CK—MB琼脂糖电泳方法最适条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CD28、CTLA-4协同刺激分子在人孕早期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5例黄体期育龄妇女外周血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对15例早孕期正常妊娠者、15例早孕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5+T细胞亚群及CD28、CTLA-4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早孕期正常妊娠者外周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早孕期自然流产患者及黄体期育龄妇女(P<0.05);早孕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CD28分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早孕期正常妊娠者及黄体期育龄妇女(P<0.05);各组淋巴细胞基本不表达表面CTLA-4(CTLA-4s)分子,而均表达细胞内CTLA-4(CTLA-4i)分子,各组间CTLA-4i分子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早孕期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下降及CD28分子表达水平上升可能与早期妊娠失败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早孕期绒毛和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吴霞  李大金  袁敏敏  王明雁 《生殖与避孕》2004,24(2):70-73,81,T001,T002
目的:建立人早孕期绒毛细胞滋养细胞(villous cytotrophoblasts,VCT)及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s,EVCT)的分离、培养方法。 方法:利用不同的胰酶消化条件,收集人早孕期绒毛组织的VCT及EVCT并分别培养。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VCT及EVCT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来源及纯度。 结果:胰酶短期、温和消化获得的EVCT,可生长于Matrigel包被的培养器皿上,并表达特异性标志物c-crbB-2;延长消化时间、增加胰酶浓度获得的VCT,种植于塑料或玻璃培养器皿上可聚集并融合形成合体滋养细胞。VCT不表达c-crbB-2。结论:采用不同的胰酶消化及体外培养条件,可简单、快捷地分别获得高纯度人早孕期VCT及EVCT。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体液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体液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分析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研究所生殖免疫室(200011)王明雁,李大金,王文君,朱影,孟毅,孙晓溪子宫内成异位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证实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人早孕期外周及蜕膜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常生理妊娠类似于同种异体移植,妊娠的维持有赖于母一胎免疫耐受的形成,妊娠失败也多因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所致。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重要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研究证实,该类细胞抑制 CD4^+CD8^+T细胞活化及增殖,它在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诱导移植耐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有关其在人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为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人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正常生育期妇女黄体期外周血、正常人早孕期外周血及蜕膜淋巴细胞 CD4^+CD25^+T细胞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着床期应用环孢霉素A(CsA)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外周CD4+CD25+T细胞及其妊娠结局的影响,以CBA/J♀×DBA/2♂为自然流产模型,在孕第4天给孕鼠单次口服不同剂量的CsA。孕第14天计数胚胎吸收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孕鼠脾脏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表明:与自然流产模型孕鼠比较,于着床期给予0.1 mg/kg、1 mg/kg、10mg/kg CSA,可显著降低自然流产模型胚胎吸收率(P<0.05)。在应用CsA后,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脾脏CD4+CD25+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表明CsA可通过上调外周CD4+CD25+T细胞,从而诱导母胎免疫耐受,改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10.
改良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在反复自然流产诊疗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避免现行封闭抗体检测方法的不合理性,对其进行改进,将男方刺激细胞与妇女待测血清孵育,然后分离结合了封闭抗体的刺激细胞,将经或未经封闭抗体作用的男方刺激细胞分别与女方反应细胞在25%正常AB型血清同等培养条件下培养6d.改进后方法测得正常生育组与原发性反复自然流产组封闭效率阳性率为57.1%及12.3%,均数为7.53±10.30及—55.51±13.41.改进后方法的准确度(81.7%)、灵敏度(87.8%)及特异性(57.1%)均高于改进前.在分析白细胞免疫疗法免疫效果时发现,改进后的方法更能准确反应患者体内封闭效率逐渐上升趋势.改进后的封闭效率在评价反复自然流产治疗的临床疗效时优于改进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