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佛波酯(PMA)对人视网膜神经母细胞瘤表达CD133的影响。方法以人视网膜神经母细胞瘤Y79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方法检测PMA刺激后Y79细胞株CD133的表达。结果5ng/ml PMA显著增加CD133的表达,其作用在PMA刺激48h后最为明显。但与此同时,CD133mRNA表达较刺激前明显下降。H-7抑制PMA对Y79细胞的作用。结论PMA能够诱导人视网膜神经母细胞瘤Y79细胞株CD133蛋白表达增加。这一作用主要通过活化蛋白激酶C(PKC)通路来实现,而CD133抗原表达可能是转录后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与HLA—B27密切相关,而HLA—B27并不是单一性抗原,它是由多种亚型构成的一组抗原的总称,各亚型核苷酸序列存在着个别位点上的差异,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HLA—B27亚型基因分布频率不相同。本文为了解苏州地区汉族人群的正常健康人和AS患者的HLA—B27亚型基因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献血者健康标准规定必须对献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防经输血传播梅毒。我站1993~1996年对献血者梅毒血清学的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993~1996年献血者,共筛检献血者20180名。采用快速反应素试验(RPR)。试剂为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操作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结果:4年20180名献血者中共筛查出RPR阳性10例(未做确证试验),阳性率为0.05%。3讨论;4年中献血者梅毒筛检RPR梅毒检测阳性率为0.05%,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梅毒螺旋体在拘檬酸盐血中储存于4~6’C时,存活不超过3~6天,而未作冷藏的…  相似文献   
4.
苏州市献血者HLA-A,B基因频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技术对苏州市汉族人群HLA—A.B基因频率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人AC133—2全长基因,构建PGEZ—TerM—AC133—2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采用分段克隆的方法,通过聚合链式反应从胎肝文库中克隆AC133—2,并构建AC133—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果成功克隆AC133—2全长基因并构建PGEZ-Term—AC133—2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论AC133—2全长基因克隆及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成功,为构建AC133—2转基因细胞和制备抗人AC133—2单克隆抗体和研究AC133—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LA—Cw位点对单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单倍型相合的供受者进行HLA—A、B、DR、Cw位点检测,总结2002年7月至2006年3月接受HLA单倍型相合HSCT的2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标危8例,高危1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HLA-Cw位点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20例患者获得稳定的造血重建,HLA—Cw相合组(13例)和不合组(7例)患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达0.5×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d和13d,血小板达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0d和23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Cw相合组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76.9%,HLA—Cw不合组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Cw相合组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85.7%,HLA—Cw不合组为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9.0%和85.7%(P〉0.05)。存活患者Karnofsky评分大于90%。结论 在单倍体相合的HSCT中,选择与受者HLA-Cw位点不合的供者,有助于减低急性GVHD的发生率,有利于长期生存,可以作为供者优化选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的生物学功能及供者抑制性KIR和受者HLA遗传背景在无关供者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SSOP—PCR)的方法,对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提供的51对HLA全相合供、受者进行KIR及HLA分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0例及其他患者8例。结果51对供者一受者均存在2DL1、2DL2/L3、2DIA、3DL2和3DL3,基因频率均为1,96.7%的个体表达KIR3DL1。供-受者中21.57%KIR完全相同;78.43%KIR不完全相同,而KIR不相同又分为受者KIR基因型包含供者KIR为25.49%,供者KIR基因型包含受者KIR为27.45%。74.62%的供者KIR2DL1无受者C2配体,5.91%的供者KIR2DL2/L3无受者C1配体,19.74%的供者KIR3DLl无受者Bw4配体,54.91%的供者KIR3DL2无受者A3、A11配体。结论KIR独特型和HLA-Ⅰ类抗原是独立遗传的。供者KIR2DL1和KIR3DL2是主要引起NK细胞异源活性的受体,供、受者的KIR/HLA不匹配可能在全相合的无关供者异基因HSCT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KIR受体-配体模型可以更好地提示HSCT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室为中国红十字总会定点HLA配型实验室之一,2001年11月以来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江苏六城市(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6300例汉族随机人群进行HLA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发现江苏汉族人群低频率基因HLA-B41、B63、B64、B65、B81的常见连锁基因为A23-B41、A1-B63、B64-DR7、B65-DR1、A2-B8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防止输血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根据卫生部(血站管理条例)的要求。每袋血液必须经过初检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本报告44036份血液标本的复检结果,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贮存前白细胞过滤对血小板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机采血小板在贮存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以及机采血小板同时进行白细胞过滤对贮存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 2 0例血小板供者 ,随机分为机采血小板同时过滤白细胞组 ( 994- EF组 )和机采时不过滤白细胞组 ( 994- E组 ) ,贮存 5 d。在 0、3、5 d分别采样检测 IL- 1 β、IL- 6、TNF- α含量和白细胞计数 ,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994- EF组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残存白细胞量大大低于 994- E组 ( P<0 .0 5 ) ;IL- 1 β、IL- 6、TNF- α细胞因子水平 994- EF组保存期间无明显变化 ,994- E组则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结论 :采集过程中直接进行白细胞去除可有效阻止血小板贮存过程的细胞因子蓄积 ,从而有助于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 ,同时避免机采后再单独加用白细胞滤器在开放环境下可能引起的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