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1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医药卫生   524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位置、最大直径及甲状腺外浸等临床病理特征与甲状腺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研究分析初次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运用检验临床病理特征与前上纵隔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 结果 肿块位置、最大直径、数量、腺体外侵、受累腺叶数及Ⅵ区淋巴结转移等特征,以及患者年龄等相关因素中,只有VI区淋巴结对前上纵隔淋巴结状态有影响;60例患者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0/60(16.67%)。相关因素的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对比:≥55岁vs <55岁(20% vs 16.36%, P<0.05);肿块位于下极 vs 上极 vs 中极(P>0.05);最大直径≥1.5 cm vs 最大直径<1.5 cm(18.18% vs 15.79, P>0.05);单灶 vs 多灶(21.88% vs 10.71%, P>0.05);单叶 vs 多叶(17.5% vs 15%, P>0.05);男性vs女性(20% vs 15.55%, P>0.05); Ⅵ区淋巴结阳性vs 阴性(24.43% vs 3.57%, P<0.05); 结论 总体来说,甲状腺乳头状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本研究发现VI区淋巴结状态可能与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未来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高渗性灌洗液在肩关节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50例肩关节镜检查行肩袖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分别予以肩关节镜下的等渗性灌洗液(273mOsm/L)和高渗性灌洗液(593mOsm/L)进行灌洗。以术后净体重增加、肩围变化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术后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的简明评估数字量表(single assessment numeric evaluation,SANE)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作为次要评价指标,并记录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肩关节镜下灌洗液用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患者的体重改变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高渗性灌洗液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减少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手术后关节周围液体潴留,并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分析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情况。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行直肠癌保肛术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时间,分析影响吻合口漏的因素。术后吻合漏情况:在术后5.6 d(2~13 d)确诊43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2%(8/87),明显低于未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23.5%(35/149,χ2=73532,P=0.006)。吻合口漏严重程度:5例A级患者,23例B级患者。15例C级患者,其中3例行单纯的漏口修补术,2例腹腔冲洗引流,3例行漏口修补联合肠造口术,另外7例行肠造口术。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术前白蛋白(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术后随访及预后分析: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15~69个月),发生吻合口漏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2.1%,明显低于未发生组82.4%(P0.05)。术前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吻合口漏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中加强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可明显提高其治愈率。笔者整理了76例采用硫糖铝、黄连素、甲硝唑联合治疗的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6例中,男性52例,女性24例;年龄18~54岁  相似文献   
6.
肺部占位病变应用常规X线检查,辅以CT或MRI等检查方法,多数可作出临床诊断,有些病例需作CT引导下穿刺活检方能明确诊断。我们自1999年9月~2005年12月对36例不能明确性质的肺部占位病变进行了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均获得满意结果,方法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洪涝灾害中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1991年安徽省特大洪涝灾害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探讨了水灾对传染病情的影响。结果表明,16种法定传染病与1990年相比总发病率上升、上升病种主要是与水情密切相关的肠道传染病、其次是儿童易患的呼吸道感染病、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中仅流行性出血热上升明显,从传染病月份分布,洪涝灾害影响传染病发病率上升主要表现在7月-9月洪涝中期。死亡率统计以出血热占首位,较1990年明显上(P〈0.01),  相似文献   
8.
肌腱包埋缝合法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病因据Blumd统计导致手部脑瘫的病因中脑外伤约占13%,各种原因的脑缺氧约占24%,早产儿约占32%,先天性畸形占11%,产后原因(脑炎等)占7%,其他占13%。2分型据1983年Zancolli的分型,脑瘫分三型:(1)痉挛型(椎体系型)约占50%,脑损害以Brodmann第六区为主;(2)松弛型(椎体外系型)约占40%,脑损害以Brodmann第四区为主;(3)混合型,约占10%,椎体系与椎体外系同时受累,但多数以一种类型为主。3临床表现(1)痉挛型:肌痉挛,同步拮抗收缩,牵张反射亢进,Hoffmann反射阳性,浅反射减弱,继发缺血性肌挛缩。(2)松弛型: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痤疮俗称“粉刺”,好发于颜面部,患者多为青少年,影响容貌,易反复发作。临床采用刺络拔罐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本病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