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在沙门氏菌感染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在沙门氏菌入侵部位存在,并具有从上皮细胞组织向次级淋巴器官迁移的能力,加之具有激活幼稚型T细胞的功能,DC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们在启动针对沙门氏菌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DC在沙门氏感染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1998~2003年蠕虫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 了解和掌握近年广州地区不同职业人群蠕虫分布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本市各区、县级市的地理分布,连续6年分期分批选择不同职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用清水沉淀法、盐水漂浮法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粪检蠕虫;用透明玻璃胶纸粘贴法检查市区、农村部分幼儿蛲虫。结果 共粪检28376人,感染4315人。感染率15.21%。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6.59%,钩虫感染率4.08%,蛔虫感染率4.78%,鞭虫感染率1.54%。县级市及近郊区感染率较市区高,分别为22.77%和9.92%。职业中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为19.68%;环卫工人和饮食服务业次之,感染率分别为8.11%、7.37%。在检查13947人中,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7.22%和17.95%,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幼儿蛲虫检查998人,感染79人,感染率7.92%。结论 华支睾吸虫及农村的土源性线虫仍是今后重点防治的寄生虫。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可降低人群蠕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鼠类及其体表蚤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类及其体表蚤类的种群构成及分布.方法笼夜法.在广州市12个区(县)中,每区(县)设多个捕鼠点,捕获鼠经鉴定后采集其体表蚤类,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 987只,总密度为14.31%.啮齿目动物2 792只,分1科3属8种,其中褐家鼠占67.46%,黄胸鼠占14.30%;食虫目动物195只,为臭鼩鼱1科1属1种.捡获蚤501匹,鼠染蚤率为14.25%,总蚤指数为0.65.鼠体表蚤类经鉴定分3属3种,印鼠客蚤占98.60%.结论广州市主要鼠种是褐家鼠,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人间及鼠间鼠疫.  相似文献   
4.
潘志明 《河北医药》2015,(4):553-55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围手术期手术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S-AI、T-AI和S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PBSQI评分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最早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医疗满意率为100%,治疗效果满意率为98.3%,遵医嘱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83.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快术后恢复快,降低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夜笼法。在广州市12区、县级市设置监测点,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10年间共捕获鼠形动物8 891只,分属2目2科4属9种。其中啮齿目动物8 285只,食虫目动物606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1.25%;在1 185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243只,捡获蚤811只。发现蚤类4种,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平均鼠染蚤率为20.51%,总蚤指数为0.68;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鼠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方法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3 263只,总鼠密度为13.24%,其中褐家鼠占64.45%,黄胸鼠占14.31%。啮齿目动物3 050只,分1科3属8种;食虫目动物213只,为臭鼠句鼠青1科1属1种。检获蚤501匹,鼠染蚤率为14.19%,总蚤指数为0.65,其中黄胸鼠染蚤率为48.05%,蚤指数为1.79。鼠体表蚤经鉴定分3属3种,印鼠客蚤占98.60%。采集2 751份鼠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全部阴性。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广州鼠疫疫源地仍处静息状态,但黄胸鼠蚤指数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潘志明  邱季春 《疾病监测》1999,14(10):378-380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发病有卷土重来之势。由于登革热具有发病突然、传播迅速的特点,因此,加强对登革热病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措施,控制流行。自80年代中期起,广州市制定了登革热的监测计划,加强了对发热皮疹病人的监测,在市区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郊县的实施尚不尽人意。现将1994~1997年登革热监测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市内各医院为发热皮疹病人监测点,凡发现疑似病例即报告当地防疫站并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2.检查方法:采集疑似登革病人急性期血清及在疫区捕…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中期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IB-III期子宫内膜癌。结果:15例子中内膜癌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至今无死亡,结论:该方法安全可行,疗效确切,适合有条件的县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1995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4~11月,广州市发生了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共发病5505例,发病率84.24/10万,无死亡。首例确诊时间是4月10日。病例主要集中于8、9两个月,占总发病数的91%。疫情波及七个区一个县级市,有13个暴发点。主要疫区为番禺沙湾镇,共发病4972例。在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2株登革Ⅰ型病毒,血清学试验有117例抗体阳性。此次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之多,为广州市历次流行之最,暴发点之多,也是历年罕见。首次在广州市出现乡村型登革热暴发,其来势凶猛,流行强度大,给登革热防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实践表明,广州市对登革热流行采取的预防监测系统的控制措施,在市区已达到监测散发病例的水平,并已收到明显的效果,但在郊县的实施尚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