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探讨拉萨藏族儿童青少年膝部骨发育规律。方法:随机选取世居拉萨、父母为藏族的7~21岁儿童青少年1 496名为研究对象,拍摄膝部X线片,以RWT法评价膝部骨龄。结果:骨龄与日历年龄高度相关;各年龄组骨龄显著小于日历年龄;骨龄存在性别差异。结论:RWT法可以预测骨龄;托萨藏族儿童青少年膝部骨龄小于日历年龄,提示该地区骨发育存在延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移植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室下区(SVZ)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增殖细胞类型分析. 方法制作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MCAO)、PBS对照组(MCAO PBS)和治疗组(MCAO BMSCs),每组动物再分为脑缺血后7d和14d亚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PBS对照组在脑缺血后1d移植PBS,治疗组在脑缺血后1d移植BMSCs.用Zausinger六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注射5-溴脱氧鸟嘧啶核苷(BrdU)标记SVZ的新增殖细胞,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新增殖细胞的类型. 结果在脑缺血后7d和14d,与两个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缺血后14d,治疗组的大鼠患侧SVZ的BrdU阳性细胞较其余两组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显示,新增殖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提示新增殖细胞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混合体. 结论 BMSCs可以改善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SVZ的神经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D1及GADD153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促进人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信号机制。方法:利用无血清饥饿诱导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分为对照组、bFGF组。分别应用MTT、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25、50、75μg/L bFGF对CAOV3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FGF对CA-OV3细胞cyclin D1、GADD153以及转录因子(c-Fos、c-Jun)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FGF呈剂量依赖性加速CAOV3细胞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增殖,抑制饥饿诱导的凋亡(P<0.01);呈时间依赖性促进cyclinD1、c-Fos、c-Jun,抑制GADD153蛋白表达(P<0.01)。结论:bFGF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1、c-Fos、c-Jun,下调GADD153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饥饿诱导的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大鼠海马巢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植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为PBS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将每组动物随机均分为脑缺血后7d和14d亚组。PBS对照组在脑缺血后1d注射PBS,治疗组在脑缺血后第1日移植BMSCs。Zausinger六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的巢蛋白表达。结果:在脑缺血后第7日和第14日两个时相点,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高,与PBS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齿状回的颗粒细胞下层、颗粒细胞层和海马锥体细胞层均有巢蛋白表达,在脑缺血后第14日,治疗组的大鼠患侧海马的巢蛋白阳性细胞较对照组表达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BMSCs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促进海马内神经干细胞或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可能为其修复缺血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合素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细胞黏附分子受体.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浸润及转移等行为与细胞黏附密切相关.全文就整合素与肿瘤转移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成人体部的线性特征,丰富我国少数民族体质数据.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134名20~75岁的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成人躯干、四肢部的23项线形指标,并计算5项体部指数分型值.结果: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成人体部线性测量指标中,除了内踝下高外,其他指标男女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以宽肩型、长躯干型、中骨盆型为主,女性以宽肩型、长躯干型、窄骨盆型为主,男性身高以中等型和高型为主,女性身高以矮型为主.黑龙江省满族成人与吉林省满族成人相比,黑龙江省满族成人较高;与辽宁汉族成人相比,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黑龙江省满族成人体质具有肩宽、躯干长、骨盆偏窄的特点,身高与辽宁省汉族成人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吸烟对西藏藏族男性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选取拉萨地区20~60岁藏族男性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低年龄组(20~39岁)和高年龄组(40~60岁)。利用问卷对其吸烟情况进行调查,再利用MC-180体成分分析仪对研究对象的肌肉量、脂肪量、推定骨量、身体水分、蛋白质等身体成分进行测定。获得有效样本433例,其中低年龄组186例(吸烟115例,非吸烟71例)、高年龄组247例(吸烟141例,非吸烟106例)。结果:在低年龄组,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各项身体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高年龄组,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的全身、躯干肌肉量,左、右上肢肌肉量,去脂体质量、身体水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推定骨量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且均低于非吸烟组。结论:吸烟对人体身体成分的含量有影响,会使身体成分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 (HMMR) 在肺腺癌 (LUAD) 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LUAD患者预后的影响,阐明HMMR在LU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成人体部的线性特征。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族乡和呼玛县白银纳鄂族乡157例(男75例,女82例)鄂伦春族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躯干及四肢部的肩峰点高、胸上缘高等34项线性指标进行活体测量,并计算了9项体部指数分型值。 结果 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体部的主要特征是,除了骨盆宽、胸深等线性指标无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身高较高,女性身高较矮,男女均以宽肩型、长躯干型、宽骨盆型、超短腿型为主。 结论 黑龙江鄂伦春族腿较内蒙古鄂伦春族较短,骨盆、肩较宽,这可能是与地域气候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拉萨藏族青少年骨发育水平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应用骨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3-07/09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从拉萨市6所大、中、小学随机选取父母为藏族,本人在拉萨生活,经体检证明健康的7~21岁青少年为调查对象。按性别分组,每岁为1组,共调查1496名,男743名,女753名。按Fels法进行手腕部骨龄评价,并进行骨龄与年龄的相关分析和骨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共调查1496名,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Fels法评价手腕部骨龄结果:各年龄组骨龄均小于年龄,男性7~21岁各年龄组年龄与骨龄差值变化分别为:1.17±1.18,1.28±1.06,1.79±1.13,1.99±1.05,1.87±1.73,1.72±1.80,1.22±1.68,1.20±1.43,1.29±1.02,1.37±1.27,1.49±0.98,1.71±1.11,2.05±0.79,2.72±0.55;女性分别为:1.18±1.00,1.40±1.28,1.17±1.46,0.95±1.41,0.43±1.34,0.55±1.23,1.29±1.16,1.59±0.95,1.48±1.19,2.15±0.98,2.46±1.06,2.92±0.75,3.60±0.33,4.48±0.26。骨龄性别差异表现为:7~8岁年龄组骨龄男性大于女性,9~12岁年龄组骨龄男性小于女性,而后呈现男性又大于女性。②骨龄与年龄的相关分析:骨龄与年龄呈高度正相关(男性r=0.947,女性r=0.928,总体r=0.934)。结论:各年龄组骨龄均小于年龄,提示拉萨藏族青少年骨发育具有延缓的特点,这可能是西藏典型的高寒、缺氧等高原环境造成的。Fels法可以用于评价拉萨藏族青少年手腕部骨龄,但不完全适用,因此有必要制定西藏藏族儿童青少年的骨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