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具有十分典型的形态结构,其轴丝的化学成份和功能均与细菌鞭毛相似,利用这些特点筛选出了改进的Blenden法及复红美兰鞭毛染色法进行染色,结果表明改进的 Blenden法,增加了热染处理,对钩体的染色较Blenden原法为佳,其阳性率可达92.0%,其形态具有典型的L.S,C形钩体,而复红美兰染色法,方法简便,试剂配制后可以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层琼脂法对脐血造血祖细胞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20份新生儿脐血粒单祖细胞集落(CFU-GM)为95.6±36.5/10 ̄6MNC;两份不同血型的新生儿脐血细胞混合培养与单个新生儿脐血细胞培养比较,两者在祖细胞生成数量和生长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别。本研究为临床混合不同血型的脐血造血祖细胞移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人体单层中性粒细胞技术,体外检测了抗绿脓杆菌Ⅰ群10115株单克隆抗体(A_4和D_4)的调理吞噬活性,证明BALB/c小鼠 B细胞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增强人体中性粒细胞对同型绿脓杆菌的吞噬。  相似文献   
4.
脐血输注对儿童急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IL-2、SIL-2R和IL-6的作用*汪成孝1符仁义2王霞1王晓阳2贾苍松2章崇杰1赵宗蓉1张平1魏大鹏1*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97-9-15);1(610041)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125)碘标记抗黄疸出血群赖型017株钩体的McAb(LB_1株IgG_2b)静脉注入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型豚鼠,证实钩体抗原主要分布在肝、肾、肺及脾器官内。以往抗血清抗体放射自显影实验在肺内钩体抗原很少,本结果表明肺内有不少钩体抗原(平均为82.2 16×10~3cpm/200mg),揭示了用单克隆抗体结合~(125)碘探讨钩体特异性抗原在肺组织分布,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绿脓杆菌Ⅰ群10115株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融合获得三株连续分泌抗绿脓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C_3、D_1和D_3,对其中C_3杂交瘤株作了PHA、ELISA、IFA检定分析,证明能分泌高效价特异的单克隆抗体。PAGE结果出现一特殊区带。单克隆抗体亚类检定结果为IgM及IgG_1。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了三株钩端螺旋体的全细胞蛋白电泳图谱及McAb识别的抗原分子。三株钩体在10%SDS—PAGE中均被分出40多条清晰的区带,其中致病性的问号钩端螺旋体赖型017株,秋季型606株蛋白电泳图谱的平均相似性为90%,与非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质粒载体pDC316bFGF-IREs-EGFP,将bFGF基因转移至MSCs中,再移植到种植体周围,为寻找一种新的促进种植体周骨界面形成的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犬BM-MSCs,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将重组质粒pDC316bFGF-IREs-EGFP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犬骨髓源MSCs.再将其与藻酸钙凝胶复合移植到种植体周围,4周后通过大体、放射线、Micro-CT及组织学观察缺损再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再生速度明显快于未转染bFGF的MSCs移植组.讨论和结论:pDC316bFGF-IREs-EGFP转染的MSCs可以提高骨形成的效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绿脓杆菌单克隆抗体(McAb)保护小鼠抗绿脓杆菌感染,获得满意的效果。用约3个LD_(50)菌量攻击,实验组存活率为80%,而对照组全部死亡,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揭示抗绿脓杆菌Ⅰ群10115株杂交瘤单克隆抗体(A_4和D_4混合剂)具有明显抗小鼠该型绿脓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脐血移植后GVHD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血移植后GVHD的研究进展610041华西医科大学免疫学研究室王霞汪成孝自1989年第1例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ordbloodstemceltransplantation,CBSCT)成功应用于临床以来[1],迄今已有逾百例的临床报道[2]。与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