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细胞外钙受体(CAS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免疫荧光及RT-PCR技术分别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5例(妊娠期高血压组22例,子痈前期轻度组24例,重度组19例)及健康足月孕妇30例(对照组)胎盘组织中CASR的定位、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CASR主要位于胎盘细胞滋养细胞、绒毛滋养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上.(2)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胎盘组织中CASR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7.07,P=0.0004).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子痫前期重度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q=20.96,P<0.0001).(3)CASR的蛋白在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水平为59.0532±8.039,对照组为54.8585±4.30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0.08,P=0.7759).而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6.18,P<0.0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CASR的mRNA表达激活及CASR的蛋白异常表达,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和胎盘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对母婴的影响,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巨大胎儿的足月产妇,并以同期分娩正常体质量新生儿的足月单胎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巨大胎儿多发生于经产妇;巨大胎儿组中产后出血、肩难产、软产道裂伤、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大胎儿组中阴道分娩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结论探索并使用正确的产前预测巨大胎儿的方法,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任军  王东  江朵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0):357-358
骨折,即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少而野兽多,人们大都住在洞穴或树上的窝棚里,以避风寒防野兽,于是便在爬山攀树及与野兽搏斗中、乃至各个部落之间的相互争斗中,常常会发生创伤骨折。骨折后的疼痛及功能障碍又迫使人们去探究治疗骨折的方法,从点滴的发现到共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治疗骨伤的方法。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工农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受到意外伤害的机会越来越多,由此导致骨折的发生日渐增多。虽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骨折的治疗方法也日趋完善,但各种治疗方法虽均有可取之处,也必然会存在某些欠缺,不可能完美而无缺。  相似文献   
4.
谭亚杰  江朵  黄丽梅 《中外医疗》2011,30(6):164+166-164,16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方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可能发生肩难产的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3例,比较2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43例孕妇发生肩难产4例,发生率为9.3%,产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43例孕妇发生肩难产19例,发生率为44.2%,产后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1例,新生儿锁骨骨折2例,吸入性肺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2组肩难产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肩难产的发生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任军  王东  江朵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405-406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Colles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120例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石膏托、小夹板、Colles骨折专用固定套维持固定治疗。对3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Colles骨折专用固定套组疗效明显优于石膏托、小夹板2组,固定套组的并发症少于其他2组。结论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使用Colles骨折专用固定套治疗,不仅使得Colles骨折的治疗发生简化,而且极大地减少和避免了绝大部分的并发症,使患肢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抚触按摩对0~1岁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广泛、有效地推广科学的育儿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实验对象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从出生开始接受抚触按摩,两组婴儿分别在产后42天、3个月、6个月、1岁进行体重、身长、头围及行为发育等测量.结果 抚触组婴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及行为发育比出生时的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抚触在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中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胎盘中HGF和IGF-1的表达及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 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正常晚孕妇女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学方法检测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1例。轻度子痫前期19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及2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的胎盘组织中HGF及IGF-1的表达强度,同时HE染色,选取5个高倍视野,计数绒毛血管数。结果(1)HGF主要表达于绒毛间质细胞胞浆,蜕膜细胞有少量表达。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绒毛间质细胞HGF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H=8.548,P=0.003),而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H=0.018,P=0.892;H=3.739,P=0.053);(2)IGF-1主要表达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及蜕膜细胞的胞膜及胞质中。胎盘组织中IGF-1的表达,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H=4.948,P=0.026;H=15.245,P=0.001)而妊娠期高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H=0.118,P=0.731);(3)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绒毛血管密度均较对照组减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绒毛血管密度为(59.69±3.86)个/×400,与对照组(67.67±4.55)个/×4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4)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HGF、IGF-1表达强度分别与绒毛血管密度、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695,r=0.386;r=0.270,r=0.782);对照组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胎盘组织中HGF与IGF-1的表达强度呈强正相关性(r=0.950,P〈0.01;r=0.864,P〈0.01)。结论胎盘组织中HGF、IGF-1分泌减少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IGF-1可能参与了HGF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子宫胎盘变化为血灌注低下,胎盘血管有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特征,胎盘床与子宫肌层的螺旋动脉、基底小动脉、蜕膜螺旋动脉末端均可受累[1]。这些微血管的变化包括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膜破坏、血小板聚集、血管壁血栓形成、纤维坏死、内膜细胞增生及内膜肌细胞增生、平滑肌细胞(SMC)增生、内膜肌细胞脂肪变。痉挛血管中SMC增加导致血管内腔狭窄[2]。正常妊娠的子宫血管…  相似文献   
9.
任军  王东  江朵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499-501
目的通过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培养及诱导分化,并将细胞与新型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联合培养,观察兔骨髓源成骨细胞在多孔支架表面的黏附及生长情况。方法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将成骨细胞与处理过的多孔支架复合,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支架表面的贴附情况。结果细胞接种后,在材料表面生长形态正常,属性与特征明显。结论新型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与兔骨髓源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可以进一步进行体内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水平及意义。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各50例,并将50例正常骨量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AQP1和VEGF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骨质疏松组血清中AQP1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质疏松性骨折组AQP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原发性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比较,血清中AQP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原发性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VEGF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质疏松骨折组VEGF表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原发性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比较,血清中VEG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对照组血清中AQP1和VEG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779,P<0.01),原发性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血清中AQP1水平和VEGF也呈负相关关系(r=-0.612,P<0.01)。结论 AQP1和VEGF在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