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凋亡(EOS)与IL-5和sIL-2R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患者(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30例,20名健康人(正常组)作对照。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5(IL-5)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痰液EOS凋亡。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痰液中IL-5和sIL-2R明显升高,EOS凋亡率增高,而正常组未发现EOS凋亡。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EOS凋亡率与IL-5呈明显的负相关,r为~0.78。结论:哮喘患者气道局部有EOS凋亡现象,并受到IL-5相互作用的调节。sIL-2R与EOS凋亡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血液与脑脊液中内皮素 (ET- 1)、一氧化氮 (NO)、肌酸磷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CK- BB)的含量变化 ,探讨复方丹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中重度 HIE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 ,分别于急性期及恢复期检测血液与脑脊液中 ET- 1、NO、CK- BB的含量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及 93.3% ,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6 7%及 81% ,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ET- 1、NO、CK- BB参与了 HIE的病理过程 ,复方丹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母乳性黄疸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8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监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尿β2 -微球蛋白 (β2 -MG)水平。结果 母乳性黄疸患儿胆红素越高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 β2 -微球蛋白增高越明显。结论 母乳性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可损害肾功能 ,应适当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母乳性黄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尿β2-MG的含量,并对结果与正常新生儿进行时比分析。结果 母乳性黄痘患儿胆红素越高,尿β2-MG的值也越高,肾功能损害存在的可能性也越大。结论 尿β2-MG检测可作为母乳性黄痘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测方法;对母乳性黄痘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活素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4例临床观察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儿科(511700)江凤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常合并颅内出血,可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因此,合理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减少新...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我院新生儿病房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其中宫内窘迫17例,生后窒息18例,经临床治疗痊痊愈12例,死亡5例,3例家长放弃治疗,死亡率为25%。,  相似文献   
7.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腹腔恶性肿瘤患者腹腔灌注化疗中的护理。方法:17例腹腔恶性肿瘤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氟尿嘧啶、顺铂灌注化疗,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灌注中、灌注后护理。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灌注化疗,无一例导管脱出。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灌注化疗,对腹壁及腹腔内脏刺激性小,方法简便,适合腹腔恶性肿瘤的腹腔内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22例血液病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导管的护理及防止导管阻塞、发生阻塞后的护理。结果:22例均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无1例导管脱出。结论:锁骨下静脉血流量大,避免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多静脉通道的建立,有利于解决药物的配伍禁忌;回输的造血干细胞能经锁骨下静脉迅速分布到全身,有利于细胞的归巢。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留置锁骨下静脉导管的护理,认为掌握锁骨下静脉解剖位置和正确操作是置管成功的关键,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导管护理及穿刺部位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导管突出,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本组无1例发生导管突出,感染,均留置到病人出仓。  相似文献   
10.
留置针输液在现代临床护理中逐渐引起重视,在白血病病人化疗、维持治疗、失血过多患者的输液中被广泛的应用,基本取代了头皮针静脉穿刺,使用留置针不仅减轻了白血病患者免受经常穿刺的痛苦,而且提高了输液的护理效率,我科自2005年开始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及维持治疗时采用留置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