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壮族成人体型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马山县517名(男258,女259)壮族成人的体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3.4-4.4-2.4)属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姓为(4.5-4.1-1.9)属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随年龄增长,男女性内、中因子值先上升后稍有回落,外因子值逐步下降后稍回升;②体型存在性别差异;③南宁壮族与百色壮族和黑衣壮族体型比较,SAD值很高(男∶2.0和1.99;女为∶1.8和1.53),体型相距甚远。结论南宁壮族以皮下脂肪丰富,骨骼肌肉中等发达而身体线性度较差为特征。广西壮族成人体型存在明显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广西隆林县仡佬族体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隆林县德峨、常么、长发、岩茶四个乡男性22至60岁与女性20至60岁的71名仡佬人(男38、女33)进行了活体观察与测量,计算出各项数据,总结仡佬族的体质特征,并与国内一些民族相比较。结果与广西三江县侗族及隆林德峨彝族、苗族较接近,与黑龙江的达斜尔族及新疆的锡伯族较疏远。  相似文献   
3.
对德峨乡17至60岁的224名彝族人(男118,女106)进行了活体测量和观察,部分摄影。把结果整理统计,分析彝族的体质特征,并与国内其他民族相比较。在体质特征上,德峨彝族同广西壮族最接近,与黑龙江省达斡族较疏远.  相似文献   
4.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 ,要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除了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外 ,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也应不断加强、加大投入、与时俱进。与全国各院校大致一样 ,我院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大部分或全部都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建设作为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必须进行改革 ,才能跟上解剖学教学改革的的步伐。这几年来我们锐意改革和创新 ,不断完善实验室建设并加强管理 ,逐步找出了一条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建设的路子。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教迅速发展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求 ,我们对实验室内涵的建设提出了新设想。1 标准…  相似文献   
5.
贵州仡佬族人手指毛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观察了贵州仡佬族20 ̄60岁农民、干部共206人(男100,女106)的手指指毛的分布。结果表明,手指近侧指节除有一例女性没生有指毛以外,其余均生有指毛,中间指节有一部分有指毛,远侧指节不生有指毛。近侧、中间指节指毛的出现率男性高于女性。左、右手指毛分布基本上对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广西汉族青少年的4项皮褶厚度(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及腓肠肌皮褶)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邵象清人体测量方法,测量2405例青少年的皮褶厚度。[结果]绝大部分年龄段城市青少年男女皮褶厚度值高于乡村青少年男女皮褶厚度值(P〈0.05);女性皮褶厚度值显著高于男性,进入青春期后,男性躯干皮褶变厚而四肢皮褶变薄,而女性躯干和四肢皮褶均变厚。[结论]广西汉族城乡青少年的皮褶厚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广西瑶族青少年足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瑶族青少年足型及足的生长变化规律。方法用吴汝康的人体测量方法,对广西巴马县1186名(男600,女586)6~19岁瑶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进行测量,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瑶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5岁时已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总体足型以中间型最多(男51.33%,女54.61%),短宽型次之(男48.33%,女44.20%),窄长型最少(男0.33%,女1.20%)。结论瑶族青少年短宽足型出现的比率仅小于壮族,大于汉族、畲族、哈萨克族和回族,这与遗传、生活的气候环境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广西东部(桂东)壮族成人体脂发育水平及年龄变化特征。方法:测量532例壮族成人6项皮脂厚度。结果:①皮褶厚度值男性为4~12mm;女性7~15mm。皮下脂肪男性以躯干背部最厚,面部、腹部居中;女性以臂后上部和面颊部最厚,腹部和背部居中,男女均为下肢脂肪最薄。②皮下脂肪男性34岁以前增厚明显,以后稍有下降并随年龄增加其在一定水平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女性皮下脂肪50岁以前保持在较高水平,以后则明显下降。结论:桂东壮族成人皮下脂肪发育以上肢和面部较发达,腹部居中,而下肢最薄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壮族成人同身寸与身高、四肢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壮族成人同身寸与身高、四肢长的相互关系,为针灸取穴和法医学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样测量了广西南宁市马山县512例(男254人,女258人)壮族成人的中指同身寸、身高和四肢长度,并作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得出男女各年龄组同身寸、身高、四肢长度均数。同身寸与身高相关性中,男性除25岁组、女性除35岁组外,其余均呈正的直线相关;同身寸与上肢长相关性中,男性除35岁组,女性除25岁和45岁组外,其余均呈正的直线相关;同身寸与髂前上棘高相关性中,男性除40岁组外,其余呈正的直线相关。并求出壮族成人由同身寸长推算身高、四肢长的回归方程。[结论]通过其同身寸长可推算出身高和四肢长度。  相似文献   
10.
本例为一女童尸,死时约5岁,高94厘米。切去胸腹前壁及心包前份,见心脏显著偏右,约2/3居身体正中面的右侧,1/3在左侧;心尖投影于右锁骨中线上第五助间隙。心的长径7厘米,横径6厘米,前后径4.5厘米。切开心壁,见心尖属于右室,卯园孔已闭,室间隔未见缺损;主动脉从右室发出,右室壁厚1.3厘米,右房室口有二尖瓣附着。肺动脉从左室发出,其始段位于升主动脉的右前方,动脉导管已闭;左室壁厚0.4厘米,左房室口有三尖瓣附着。上腔静脉经升主动脉的左侧下行注入左房;下腔静脉从腹腔内脊柱的左侧穿过膈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