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和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颈内动脉微量注射NRG-1β(2μg/kg)干预治疗,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4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动物均表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和胶质细胞AQP-4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NRG-1β治疗组缺血24h,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损伤明显改善,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脑梗塞体积显著缩小(P<0.05);但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22h、46h和70h组,上述5项指标较相应的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RC-1β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胶质细胞AQP-4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和缩小梗死体积,从而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2.
Nogo受体(N-20)在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Nogo受体(NgR)在Wistar大鼠视神经(ON)损伤后视网膜各层的表达变化及分布规律,为Nogo蛋白抑制中枢神经再生的理论提供形态学依据。本实验各组动物均采用眶内眼球后2 mm ON切断术,术后动物分别存活3 d和7 d后取视网膜固定、冰冻后做水平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NgR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NgR在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内3层有表达;在切断ON后实验各组有强烈表达;各组在损伤ON和移植神经组织后存活3 d时也有强烈表达,至7 d时表达有所下降。以上结果表明:NgR在大鼠ON损伤后视网膜的表达位于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网层;其表达程度与移植物的种类有关,并可随存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尾静脉注射胡黄连苷Ⅱ(10mg/kg)和丹参素钠(10mg/kg)干预治疗,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组织病理学观察神经细胞结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均表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均高于假手术组。胡黄连苷Ⅱ和丹参素钠治疗后,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脑梗塞体积显著缩小,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明显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胡黄连苷Ⅱ组脑梗塞体积显著小于丹参素钠组(P0.05)。结论胡黄连苷Ⅱ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缩小梗死体积而改善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央前、后回在矢状断面上的定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在矢状面上利用髓突对成人端脑的中央前、后回进行准确定位。方法:取30例成人头部标本,MR扫描获得层厚6mm的颅脑矢状面MRI图象,然后切制成相应的连续脑切片,二者结合并以钟表盘为参照对髓突进行观察、测量与统计。结果:在旁正中矢状面上,“兔尾征”是中央后回定位的特征性标志。各层面以钟表盘为参照,12点左右是集中辨认中央前回的位置,12点半左右是集中辨认中央后回的位置,且随着层面外移,髓突方向呈现一定的规律:中央前回髓突基本对应12点位,至脑岛外侧份层面时,12点位正好是中央沟,其前后髓突支分别是中央前、后回。再向外切时,中央沟基本保持该方向不变。结论:在矢状面上利用髓突可准确定位中央前、后回。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TGF-β)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TGF-β对肿瘤的作用是极其复杂的。在空间方面,TGF-β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自身的作用在肿瘤抑制和肿瘤发展机制中有重要意义,又能通过影响肿瘤的微环境(如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来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在时相方面,TGF-β在肿瘤早期可抑制细胞增殖、启动细胞分化并诱导凋亡,但在肿瘤的进展期则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TGF-β信号通路的复杂特性对肿瘤机制的研究和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端脑髓型对脑回定位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FMRI的发展及应用,对端脑皮质功能定位的要求越来越精确,加之临床对小病灶早期定位诊断的需要,仅限于大体解剖上的脑回、脑叶的划分及功能定位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及更深入的脑功能研究。80年代的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利用断层标本、CT、MRI和SPECT等图像进行端面上的定位研究,以期实现端脑皮质病变在脑回水平的早期定位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海带多糖在高脂血症大鼠中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带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32只,应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海带多糖干预治疗.血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细胞SOD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 结果 海带多糖治疗后,大鼠血清TG、TC和LDL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而HDL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匀浆ox-LDL和NO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而SOD活性显著升高.肝细胞iNOS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SOD表达显著增强(P<0.05). 结论 海带多糖可通过抗氧化机制而发挥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神经调节素对实验性痴呆大鼠的干预作用和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实验性老年痴呆大鼠神经元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0只,经左侧脑室微量注射淀粉样蛋白β1-40(Aβ1-40)建立实验性痴呆模型,经右侧脑室注射NRG1β干预治疗,Y型电迷宫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表达。结果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认知能力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神经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增强(P0.05)。经NRG1β治疗后,治疗组大鼠较模型组认知能力显著改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P0.05)。结论 NRG1β可能通过调节Bcl-2和Bax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实验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线拴法经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动物模型,经颈内动脉单剂量注射1.5%NRG-1β5μl干预治疗.荧光DendEnd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枪测脑组织STAT3和GFAP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脑组织细胞凋亡和STAT3及GFAP表达.对照组随缺血时间延长,皮质、纹状体和海马区细胞凋亡逐渐增多,STAT3和GFAP表达逐渐增强.治疗组在缺血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较对照组相应脑氏显著减少(P<0.05),STAT3和GFA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相应脑区显著增强(P<0.05).结论 NRG-1β可能通过激活细胞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促进星形细胞胶质化,启动神经细胞抗凋亡机制,对缺血性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枢神经系(CNS)损伤后如何促进受损中枢神经元的存活与神经纤维再生?这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视神经(ON)和视网膜节细胞(RGCs)是常被选用的研究部位。ON内的神经纤维由RGCs发生;视网膜层次结构清楚,可准确进行定位;更重要的是视网膜和ON在位置上有着其它CNS区域不可比似的便于操作性。ON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CNS再生时相对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现将我们多年来常采用的步骤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