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细胞中的DNA是辐射敏感的靶,击中DNA双链是导致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但不同组织的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为了更好的解析这种差异,线性二次模型(LQ模型)被提了出来,它用α/β来反映正常组织修复损伤的能力,较好的解释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反应的差别,为我们预测放射治疗中生物效应和预后提供了依据。但一直以来由于LQ模型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彻底掌握并熟练应用的难度较大,为此本文从LQ模型的提出,引入时间因子、修复因子等方面简述LQ模型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过程,探讨LQ模型的局限和应用条件,以期对大家掌握应用该模型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lekta motorized wedge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和测量深度的变化特性。方法:对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6 MV X-ray,用Farmer 2571指形电离室和美国Capintec 192剂量仪,在固定测量深度的条件下,逐步扩大射野,实测获得15°,30°,45°,60°四个角度楔形板的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的变化特性;在固定射野宽度的条件下,逐步改变测量点的深度,实测获得15°,30°,45°,60°四个角度楔形板的楔形因子随测量深度的变化特性;同时,将每个实测到得的楔形因子与Elekta Precise TPS 2.12模拟实测条件输出的楔形因子进行了对比。结果:Elekta motorized wedge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和测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呈现线性变化。当FSZ〈20 cm×20 cm时,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线性变化的斜率比较大,当FSZ〉20 cm×20 cm时,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线性变化的斜率比较小,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小于射野宽度。Elekta Pre-cise TPS 2.12模拟实测条件输出的楔形因子与实测得到的相近,偏差较小。结论:当FSZ〈20 cm×20 cm时,宽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不能忽略,因此处方剂量计算时应先求得等效方野,而后用该等效方野对应的楔形因子进行楔形野的处方剂量计算;当FSZ〉20 cm×20 cm时,可以采用20 cm×20 cm测得的楔形因子进行楔形野的处方剂量计算;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可忽略,可以将参考深度(水下10 cm)获得的楔形因子用于所有的深度。  相似文献   
3.
加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医科达加速器的有关安全方面设置和使用安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简单介绍1联锁医科达加速器设置联锁较多,包含硬件联锁和软件联锁,有数百个。联锁设置过多,增加了故障率,但安全性更高,排除故障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LQ模型建立LQB和qLQB模型,初步评估其放射性肺损伤中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抽取45例胸部肿瘤患者资料,在医科达Precise 2.12 TPS上为每例患者设计计划,用定性LQB和LKB模型分别对计划优选结果进行评估。在定性LQB模型基础上建立定量LQB模型(qLQB模型),用qLQB模型计算上述优选计划的放射性肺损伤值,并将放射性肺损伤值与LKB模型计算的NTCP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定性LQB和LKB模型对计划评估的吻合率为96%。qLQB模型计算的肺损伤值与LKB模型计算的NTCP值相近(P=0.412)。结论 LQB和qLQB模型在优选计划和评估放射性肺损伤方面与LKB模型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影像学和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精确放疗已经实现.PET/CT在肿瘤诊疗中的地位已经确立,它对放疗靶区的勾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我们从肿瘤组织结构靶区走向了"生物靶区",本文就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确放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创建新的物理方案质量评估模型,弥补传统评估物理方案质量方法的不足。方法:采用Pinnacle和Monaco TPS分别为12例宫颈癌患者设计外照射物理方案(pV-Plan, mV-Plan),采用传统的评估方法对2种TPS设计的放疗物理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深入探讨传统方法的不足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物理方案质量评估模型f(TCP~NTCP), 并采用文献中报道的f(EUD)模型检验其有效性。结果:传统的评估方法不能比较出pV-Plan,mV-Plan两种物理方案在整体上的优劣;采用f(TCP~NTCP)模型可以发现两种物理方案在整体上的优劣,且结果与f(EUD)比较的结果一致。结论:传统评估物理方案质量的方法存在不足,f(TCP~NTCP)模型可以作为新的物理方案质量评估模型,辅助评估物理方案质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照射方式对纵隔肿瘤受照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照射方式,对纵隔肿瘤三维适形照射放疗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云南省放射治疗中心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纵隔肿瘤患者11例,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每例均做3个计划,分别为常规倒Y野、纵隔Y形野和交替Y形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计划采用常规分割方式2Gy/次,总剂量均为70Gy,外放边界1cm。在保证CTV被93%~95%的等剂量线包绕的情形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三种照射方法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常规倒Y野能有效地降低脊髓和心脏受照剂量,其缺点是肺的V20较高,尤其当肿瘤体积较大时;纵隔Y野能有效地降低肺的V20,其缺点是脊髓和心脏受照剂量偏高;交替Y形野吸取了前两种照射方式的优点,既能有效的降低肺的V20,又能将脊髓控制在其耐受剂量以下。结论:理论上交替Y形野是一种较好的纵隔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照射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根治放射治疗宫颈癌患者中旋转容积调强(VMAT)与固定野静态调强(s 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体积剂量,为临床治疗选择更好的放射治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接受根治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在定位CT数据、靶区和危及器官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基于Pinnacle TPS为患者设计VMAT和sIMRT计划:VMAT_(Pinnacle)和sIMRTPinnacle,比较两种计划中靶区的剂量分布,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及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探讨两种计划的优劣,以及产生该种优劣的原因。结果分析PGTVnd和PTV的CI,VMAT_(Pinnacle)优于sIMRT_(Pinnac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PGTVnd的HI,VMAT_(Pinnacle)优于sIMRT_(Pinnac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_(Pinnacle)和sIMRT_(Pinnacle)在直肠、膀胱的低剂量区,如V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剂量区域,VMAT_(Pinnacle)显现优于sIMRT_(Pinnacle)的趋势;在直肠的MeanDose上,VMAT_(Pinnacle)明显优于sIMRT_(Pinnac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和股骨头的剂量体积在两种计划中,除小肠的V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根治放射治疗宫颈癌患者,相较于sIMRT,选用VMAT_(Pinnacle)有潜在的剂量学优势。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射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在放射后6个月一2年问出现,大便中带血、粘液血便、血便、肛门坠胀不适,严重的大量便血,直肠阴道瘘。笔者通过对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538例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发生直肠炎者共38例,其中直肠阴道瘘2例,回顾分析、探讨与放射剂量的关系,为合理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定量分析剂量计算网格尺寸(DCGS)对宫颈癌放疗中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中宫颈癌的治疗方案12例,取默认值DCGS=4.0 mm的计算网格,优化调整宫颈癌治疗方案,再改变DCGS(1.0~7.0 mm),重新计算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探讨靶区和OAR的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随DCGS的变化情况。结果:靶区和OAR的物理剂量随DCGS的变大而减小,在体积剂量直方图上表现出曲线整体向低剂量区平移。除左右股骨头外,靶区的肿瘤控制概率(TCP)和OAR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也随DCGS增大而缓慢降低。PGTVnd的TCP下降率约为0.7%/mm,PTV的TCP下降率约为0.6%/mm,而膀胱和直肠的NTCP下降速度相对较快,膀胱NTCP下降率最大值为15.0%,直肠NTCP下降率最大值为13.5%。结论:宫颈癌放疗中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随DCGS变大而减少,靶区和OAR的物理剂量在体积剂量直方图上表现出整体向低剂量区平移,这种变化趋势会诱导研究者低估靶区的TCP及OAR的NT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