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yc族癌基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的应用简化了基因分析和检测过程。在PCR扩增过程中,引物决定产物合成的起点和方向、其顺序决定产物的特异性。选择基因间同源DNA顺序作引物,通过PCR可以扩增同源基因和基因家族。我们称这种使用一对引物能同时扩增几个或多个基因的方法为“通用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及携带者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 对2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SMN1基因第7外显子是否缺失;对于患者的父母应用多重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的方法进行携带者诊断;而既往生产过患儿的孕妇于孕中期抽取羊水,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2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中查出25例存在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患者的父母全部为SMN1基因第7外显子杂合缺失携带者;对20名既往生产过患儿的孕妇进行了产前诊断,8名存在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结论 PCR-RFLP、多重PCR结合DHPLC技术可应用于患者及携带者基因诊断;PCR-RFLP可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人SRY基因和ZFX/ZFY基因,进行甲型血友病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家系30例高危胎儿的产前性别基因诊断。此方法快速、灵敏、准确,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产前基因诊断中确定性别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实用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林长坤  姜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4):440-440,F002
一种实用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林长坤姜莉张励金春莲孙开来(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沈阳110001)关键词氯化钠饱和溶液;基因组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杜氏肌营养不良随着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创建,已建立多种方法来制备PCR模板DN...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单纯性马蹄内翻足发生过程中GLI3基因的凋控机制.方法 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分析大鼠Gli3基因5′侧翼启动子区域的活性.用P-Match软件预测Gli3基因上游序列中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并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凝胶迁移实验验证.用RNA干扰实验以及构建Hoxd13表达载体,观察其在L6细胞中对Gli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大鼠Gli3基因序列的启动子区域发现2个Hoxd13的结合位点,染色质免疫沉淀和凝胶迁移实验证实Hoxd13结合于结合位点2上.Hoxd13表达下调时,Gli3基因表达明显上调.Hoxd13基因表达上调时,Gli3基因则表达下调.结论 在大鼠胚胎肢体发育中,Hoxd13蛋白可能与Gli3基因启动子区的Hoxd13结合位点2结合,调控Gli3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及携带者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 对2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SMN1基因第7外显子是否缺失;对于患者的父母应用多重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的方法进行携带者诊断;而既往生产过患儿的孕妇于孕中期抽取羊水,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2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中查出25例存在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患者的父母全部为SMN1基因第7外显子杂合缺失携带者;对20名既往生产过患儿的孕妇进行了产前诊断,8名存在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结论 PCR-RFLP、多重PCR结合DHPLC技术可应用于患者及携带者基因诊断;PCR-RFLP可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适合于Duchenne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临床基因诊断的10对引物多重PCR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提55例DM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外周血DNA,选取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的10对外显子引物,应用多重PCR反应方法,同时扩增10个特异性片段,扩增产物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55例DMD患者中,28例(50.9%)存在外显子缺失.27例(49.1%)未检测到缺失;25例缺失片段集中于第45~53外显子,3例缺失片段集中于第12-19外显子.第50外显子缺失频率最高;其次为外显子45、47、51、52,再次之为外显子12、53.结论 DMD基因缺失片段主要分布于第45-53、12-19外显子2个缺失热点区域.该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是检测DMD基因缺失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胚胎绒毛组织的胎儿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遗传病 (DMD、PKU、甲型血友病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只能通过产前诊断阻止患儿的出生来减少发病。阻患儿出生 ,最好做到妊娠早期产前诊断。建立一种简单、可靠、快速的绒毛基因组 DNA提取方法则成为妊娠早期产前基因诊断的主要问题。自 1998年 3月以来 ,我室在绒毛基因组 DNA提取方法上进行研究 ,建立了胚胎绒毛的胎儿基因组 DNA的提取方法 (煮沸法和水浴法 ) ,并成功地应用于DMD的产前基因诊断。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家系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遗传室提供。胚胎绒毛 (妊娠 45~ 6 0 d)由沈阳市妇幼保健所采…  相似文献   
9.
抗维生素D佝偻病PHEX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0例家族性及非家族性(散发)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PHEX基因突变,初步探讨我国东北地区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PHEX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 应用常规饱和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HEX基因22个外显子序列,DGGE方法结合测序检测突变.结果 3名患者检测出PHEX基因突变:患者(H11)检测出16外显子上游46 bp(T>C)突变;患者(H1,H2)检测出18外显子1861(C>T)(Gin621X)的无义突变.结论 PHEX基因突变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原因.检测到的这两种PHEX基因突变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的新的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Dystropin基因内含子49的二核苷酸CA重复多态分布。方法:应用同位素(α-^32PdCTP)掺入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无遗传关系的东北地区汉族女性42人,男性5人,共89条X染色体的Dystropin基因内含子49的(CA)n多态做了研究。结果:内含子49的(CA)n多态中共检测到12个等位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