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九八四年,我们对小学校中以整班随机抽样选择了1,753名学生(其中汉族629名,回族1,124名)作了视力不良及有关因素调查,视力检查方法按全国视力检测统一方法进行,屈光检查采用插片法,结果:1.正常视力1,561人,占89.05%,视力不良192,占10.95%,其中近视160人,近视占视力不良的83.33%。2.视力不良(远视力不足5.0)学生,城镇乡村分别为17.17%和7.47%(P<0.005);近视学生城镇乡村分别为14.31%和6.23%(P<0.005),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近视患病率城镇高于乡村。3.汉族男女学生近视率分别为12.24%和17.07%(P>0.5);回族男女学生近视率分别为4.27%和8.96%(P<0.005),二者间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女生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选用了30块成人股骨,首先测量股骨的长度(从大转子尖至外侧髁下缘),再用钢锯把股骨横断为五等分。用游标卡尺测量各个部分骨髓腔的最大径和最小径。最后将股骨上、下端矢状锯开,分别测量从大转子至髓腔上端及外侧髁下缘至髓腔下端的距离,把股骨长度减去上述距离为骨髓腔长度,所测量数据均用统计学处理,股骨的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带臂外侧上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2例经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对臂外侧上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臂外侧上皮神经在均由腑神经发出,起点横径为1.5±0.4mm,在三角肌深方斜向外下3.6±1.1cm从该肌后缘中1/3浅出肌间隔,分为上支和下支,分布于三角肌后部、外侧部和臂外侧上部.该神经的营养血管起源于旋肱后动脉,起点外径为0.9±0.4mm;其行程、分支和分布均同在神经,供血范因为14.8×9.8cm~2,并与周围的皮动脉存在丰富吻合.结论:带臂外侧上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 瓣可视受区需要设计成游离瓣或旋转瓣,用于修复邻近部位、手或颌面部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髓突与额叶脑回在冠状面上的对应规律,为影像学上通过髓突定位额叶脑回奠定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选20例正常人脑标本,用广告颜料对额叶脑回染色,作层厚6 mm之冠状切脑片,选取其中典型层面,观察分析额叶脑回与髓突之间的对应性并总结规律。结果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所对应的髓突绝大多数为1支,极少数为2支。髓突方向在不同的冠状切面固定且对称。结论额叶脑回与髓突之间在冠状面上有规律可寻,影像学上可以通过髓突在冠状面上定位额叶脑回。  相似文献   
5.
<正> 男性尸体,左肾较右肾大,有两个肾盂,向下各移行为两条输尿管,起自高位肾盂的输尿管较小,起自低位肾盂的输尿管较大,在下行过程中,有三个弯曲,在第二、三个弯曲间,有小输尿管跨过并行于它的左侧。大小两条输尿管一并下降,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SCI)后补阳还五汤是否有促进移植间充质干细胞(MSC)转分化为神经元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以自制改良Allen装置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不治疗)、补阳还五汤组、补阳还五汤加MSC组各10只。补阳还五汤组大鼠造模后当天即开始每天一次中药灌胃(3g/kg);补阳还五汤加MSCs组大鼠造模后随即移植MSC,细胞浓度1×106/mL,每鼠4.5!L,注入大鼠蛛网膜下隙,注射速度1!L/min,并开始每天一次中药灌胃,剂量3g/kg。4周后观察脊髓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脊髓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补阳还五汤加MSC组结构最佳,并且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最多。结论由此推测补阳还五汤可能有促进移植MSC转分化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作用。  相似文献   
7.
吻合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带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臂内侧皮神经的血供为尺侧上副动脉肌同隔皮支、肱动脉肌间隔皮支和尺侧下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0mm、0.6mm和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5cm、1.1cm和1.2c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同或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所形成的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成带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9.
带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32例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腓骨头平面上方 7.1±2.4cm处起于腓总神经,分布于小腿后外侧上半或上2/3的皮肤.其营养动脉主要为:腓肠外侧皮动脉:起自腘动脉,在腓骨头平面上方5.0±1.5cm处浅出,外径为0.9±0.3mm;肌间隔筋膜皮支:起自胫后动脉和腓动脉,分别在腓骨头平面下方9.2±3.8cm和15.8±3.8cm处浅出,外径为0.7±0.3mm和0.9±0.4mm.该营养动脉除在腓肠外侧皮神经周围或其内呈链式吻合外,还发出筋膜皮支与邻位的皮动脉连接.静脉血可沿伴行静脉或小隐静脉及其属支回流至深静脉.结论 以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设计成顺行或逆行转位筋膜皮瓣,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以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臂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带臂内侧以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臂内侧皮神经的血供来自尺侧上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肱动脉肌间隔皮支和尺侧下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0mm、0.6mm和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5cm、1.1cm和1.2c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或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