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免疫杀伤中LAK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及黄芪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进一步探讨LAK细胞攻击Hela细胞后的归宿及黄芪多糖(APS)的影响。方法:分别以IL-2和IL-2、APS激活的LAK细胞与Hela细胞共育,用电镜和电脑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和测定LAK细胞的存活、坏死、凋亡细胞及各期凋亡细胞不同时段的体密度。结果:对照组16小时Hela细胞大部分死亡,LAK细胞本身死亡57%。8、16小时实验组LAK细胞存活、坏死、凋亡细胞各自的体密度与对照组比均有差异(P<0.05)或明显差异(P<0.01),各期凋亡细胞的体密度也有差异或明显差异。结论:APS可降低LAK细胞坏死和凋亡细胞的体密度,尤其是典型凋亡细胞的体密度,为抗肿瘤应用APS提高IL-2/LAK细胞的活性提供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2.
TCDD对SD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的方法对雌性SD大鼠进行TCDD染毒,剂量为10μg/kg,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可见,肝细胞部分线粒体溶解,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池崩解,滑面内质网池扩张、融合,侧重以核染色质溶解、部分凝固为特征,肝细胞脂肪变,枯否氏细胞核染色质凝聚,细胞器轻度溶解。提示TCDD染毒24h对大鼠肝脏损害广泛,能使肝细胞和枯否氏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加,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加速我国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现行教材的改革,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大事。1.对高等医学院校现行教材的几点看法1.1缺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当代科学技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而我们的教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毒素对肾微血管的损伤及活血化瘀药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健康Wistar大鼠(180-220g)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LPS),地塞米松组(Dex)和活血化瘀药组(AMRS)。电镜观察肾小管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比较其变化的程度。结果:LPS组肾微血管损伤比Dex组和AMRS组更为严重,内皮细胞功能不良,溶解,消失,细胞间间隙扩大,Dex组的病变,较LPS组明显减轻,AMRS组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趋于正常,内皮细胞的病变最为轻微。结论:LPS对肾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严重的,活血化瘀药对内毒素休克中的大鼠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木尘的肺损害有木工的呼吸道癌,木粉尘引起肺纤维化及哮喘。但柞木尘引起肺组织的电镜下病变,国内尚未见报导。本文以柞木尘在大鼠肺组织诱发病变进行光电镜观察,研究病变发生及其损害特征,认定柞木尘为致病因子,并确定在肺内的靶细胞器损害。  相似文献   
6.
犬肺癌模型制作与支气管动脉造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犬肺癌模型的制作与支气管动脉造影。为肺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创造条件。方法 22只犬经气管插管由同轴微导管精确定位,向右肺膈叶灌注甲基胆蒽(MCA)、二乙基亚硝胺(DEN)和超液化碘油混悬液3ml。随机分为5组,A(4只)、B(4只)、C(4只)、D(5只)、E组(5只);分别观察至1、3、6、12、18个月时处死,观察不同时期病理和影像学变化。对观察18个月的5只犬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结果 1个月时可见细支气管周围炎,肺不张;3个月后逐渐形成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肺组织纤维化;6—12个月时出现细支气管内干细胞增生,肺组织不典型增生;18个月时分化为鳞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18个月诱导5只犬的肺癌及癌前相关损害,成功4只。5只犬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3只支气管动脉向肿瘤供血。结论 经气管插管由同轴微导管精确定位灌注MCA、DEN和超液化碘油混悬液诱导犬肺癌模型,定位准确,诱导成功率高;证实犬肺癌模型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支气管动脉造影对肺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犬肺癌模型对肺癌诊断与治疗,尤其是血管介入治疗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绿茶儿茶素(GTC)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TUNEL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受100或200μg/ml GTC作用4天后的BEL-7402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其PCNA、bcl-2、c-myc、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受GTC作用4天后的BEL-7402细胞的凋亡显著性增加,其PCNA表达显著性下降,而与凋亡相关的癌基因bcl-2、c-myc、p53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GTC对于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也可能与抑制癌细胞DNA合成有关。本研究未发现GTC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与bcl-2、c-myc、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肺癌细胞血管生成过程的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人肺癌细胞LALU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病理动态形态学及透射电镜不同时期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结果:光镜显示,人肺癌移植瘤第2天至第10天之间可分为血管生成前期和血管形成期,在肿瘤血管生成的第20天出现肺转移灶。电镜显示,人肺癌移植瘤第2天出现成血管细胞,第4-10天,不成熟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形成务管腔伴有较完整的新生基底板,内皮细胞趋向成熟发展,第20天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更成熟,部分区域新生毛细血管基底板发育不全或缺陷。在以上全过程中癌细胞突起直接与成血管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相连。结论:人肺癌细胞可诱导自身肿瘤血管生成,病理形态学及电镜有其特征性形态学改变,且与转移密切相关,为肺癌的血管导向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氟萘烷(PFDL)在眼内存留不同时期眼组织结构、电生理改变及相关损伤机制.方法 选择白兔前房及玻璃腔内填充不同数量的PFDL,分别于术后6h、24h、72h、7d、30d、60d,对角膜和视网膜进行透射电镜检查,及角膜内皮镜和电生理检查.结果 术后24h到术后7d,观察到的病理改变为细胞水肿等变性反应;术后第30d、60d出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下降,b波的振幅显著降低,角膜上皮及实质细胞坏死,细胞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视网膜感光细胞膜盘变性、萎缩和坏死,细胞间及神经纤维层树突水肿等严重的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在角膜内皮细胞和视网膜感光细胞发现有髓磷体的存在.结论 PFDL在眼内存留24h以上对视网膜及角膜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机制与PFDL的重力压迫作用、产生自由基和PFDL破坏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临床上不宜作眼内长期填充物.  相似文献   
10.
睡眠剥夺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 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2 d组(SD 2 d)、睡眠剥夺4 d组(SD 4 d)、睡眠剥夺6 d组(SD 6 d)、大平台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共5 组,利用"小平台水环境法"(flower pot)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睡眠剥夺后心肌形态学改变.结果 睡眠剥夺后心肌细胞核染色质损伤 ,肌浆网、线粒体结构改变,部分心肌纤维溶解、坏死,闰盘结构破坏,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心肌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睡眠剥夺能够引起大鼠心肌显著的损伤性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