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目的 介绍应用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25例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术后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 25例随访8个月~5年,肩关节功能评分(按Neer评分标准)为85~96分,其中优21例,良4例.结论 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可使骨折得到复位及稳定的固定,患肢能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维CT在累及关节骨折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在累及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4年12月,我院骨科共收治累及关节骨折134例(包括髋臼骨折36例、骨盆15例、膝关节64例、肘关节11例、肩关节8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对关节面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结果36例髋臼骨折中27例行手术治疗,骨盆15例中12例行手术治疗,64例膝关节骨折中55例行手术治疗,11例肘关节骨折7例,8例肩关节骨折4例行手术治疗。结论三维CT重建能清楚地显示传统X线摄片所不能直接显示的关节面骨折,对术前骨折分类、治疗方案制订以及手术入路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软骨终板通透性对兔退变腰椎间盘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4只,建立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后饲养8周。8周后处死并手术切取腰段椎间盘每只6个,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骨蜡封闭上下软骨终板。两组兔退变椎间盘在体外进行整体器官培养。在培养前以及培养7 d和14 d时分别用Mitotracker Green荧光探针、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对椎间盘中髓核的细胞活力、Ⅱ型胶原及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7 d的体外培养之后,两组的荧光强度、Ⅱ型胶原的灰度值与培养前比较降低不显著(P0.05),而椎间盘髓核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与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荧光强度、Ⅱ型胶原的灰度值及椎间盘髓核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 d的培养,两组的荧光强度分别降低了18.6%与31.3%,与培养之前的荧光强度相比以及两组之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型胶原的灰度值均有提升,与培养之前的Ⅱ型胶原的灰度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Ⅱ型胶原的灰度值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比培养前以及培养7 d时明显下降(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软骨终板的通透性可以在短时间内(14 d)降低细胞活力和Ⅱ型胶原及其mRNA的表达,加速兔腰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腰间盘信号改变与间盘组织TNF-α表达的关系,分析研究HIZ在椎间盘内破裂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为IDD的患者,行腰椎MRI检查和Pfirrmann分级及VAS评分,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疼痛A组、中度疼痛B组及重度疼痛C组;根据Pfirrmann分级标准将Ⅲ级归入轻度退变D组,Ⅳ级为中重度退变F组。取手术切除的HIZ及非HIZ间盘组织行TNF-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和TNF-α含量检测,同时以5例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取出的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间盘信号与年龄间的直线相关系数R值0.6111,信号与年龄呈负相关;信号与间盘内TNF-α表达量呈负相关,R值为-0.8710。(2)随着疼痛症状加重,间盘信号逐渐减弱,A、B、C组间盘信号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间盘退变程度与间盘信号改变及TNF-α表达量相关,D组、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DD患者HIZ间盘组织局部炎性反应明显,TNF-α免疫组化染色阳性;HIZ组TNF-α表达量明显强于非HIZ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1)间盘信号与年龄、TNF-α表达量及VAS评分负相关。(2)IDD患者HIZ中TNF-α阳性表达明显,表明HIZ可作为IDD诊断的一个特异性影像改变。  相似文献   
5.
背景: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常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但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也各说不一。目的:筛选分析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21例股骨髁部复杂骨折患治疗后6及12个月回访信息,依Merchan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情况、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类型、固定方式、手术时机、内固定后石膏固定情况、切口愈合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功能锻炼情况等12项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总结出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以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作为因变量 Y,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X,选择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性别(X1)、是否合并伤(X3)和软组织损伤情况(X4)及手术时机(X6)共4个因素不能引入模型,说明上述4个因素与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无显著相关。其他8个因素则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型,表明患者内固定前致伤原因(X2)、内固定前骨折类型(X5)、内固定方式的选择(X7)和植骨与否(X8)、内固定后石膏固定与否(X9)、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锻炼与否(X10)及伤口愈合情况(X11)、骨愈合程度(X12)等8个危险因素与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并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 LDH 患 者 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有效性,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02 例 LDH 患者术中 出血量(40.23 ± 10.26)mL,手术时间(98.64 ± 23.12)min,住院时间(3.04 ± 0.56)d。获得随访人数 90 例,参照改良 MacNab量表,腰椎功能优77例,良9例,可3例,差1例,腰椎功能良好率为95.56 %。术后1 d、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较术前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复发 1 例,经椎板开窗术痊愈,术后出现 2 例神经根损伤, 系穿刺反复或套管压积所致,经神经营养及脱水治疗后于 2 个月内恢复;术后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及血管损伤等危重并 发症未出现。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 LDH,腰椎功能改善较好,疼痛状况缓解,有效性明确,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背景:椎体成形注射骨水泥可在复位骨折的同时,达到矫正后凸畸形、增强椎体强度、消除椎体病变的效果。 目的:分析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疗法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变椎体T6-L4,其中男37例,女47例,年龄58-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研究组进行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治疗,对照组进行卧床休息、定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和椎体高度。 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的椎体高度、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为(1.653±0.168) c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21±0.200) cm(P < 0.05);研究组随访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治疗后,2例发生压疮,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肺炎,2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研究组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未引发明显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再骨折,研究组有4例发生再骨折,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镇痛,短期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能较好恢复脊椎高度。  相似文献   
8.
背景: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常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但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也各说不一。 目的:筛选分析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总结121例股骨髁部复杂骨折患治疗后6及12个月回访信息,依Merchan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情况、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类型、固定方式、手术时机、内固定后石膏固定情况、切口愈合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功能锻炼情况等12项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总结出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以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作为因变量Y,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X,选择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性别(X1)、是否合并伤(X3)和软组织损伤情况(X4)及手术时机(X6)共4个因素不能引入模型,说明上述4个因素与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无显著相关。其他8个因素则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型,表明患者内固定前致伤原因(X2)、内固定前骨折类型(X5)、内固定方式的选择(X7)和植骨与否(X8)、内固定后石膏固定与否(X9)、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锻炼与否(X10)及伤口愈合情况(X11)、骨愈合程度(X12)等8个危险因素与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有较密切的关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人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不同细胞因子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观察细胞组织化学特点。结果:MSCs具有独特的表征,即CD29阳性,CD34阴性: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etorsβ1,TGF—β1)、bFGFs(base fibroblast growth faethors,bFGFs)及两者的联合应用可诱导MSCs表达软骨细胞表型向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MSCs是一群均一的细胞,具有独特表征,本实验所采用的细胞分离方法为筛选合适的细胞体外扩增及分化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05年5月期间,收治Pilon骨折29例,其中PilonⅠ型骨折5例,Ⅱ型骨折16例,Ⅲ型骨折8例;闭合性Pilon骨折8例,开放性GustiloⅠ型Pilon骨折7例,GustiloⅡ型骨折9例,GustiloⅢ型骨折5例;急诊手术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13例,有限切开复位、支架外固定5例,U型石膏外固定6例,延期手术复位内固定5例。结果按Mazur标准,优15例,良7例,可4例,差3例。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在适当的时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Pilon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