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报道应用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在手指再造与修复领域中改善手指再造与修复效果的应用。方法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中的躅趾腓侧皮瓣、躅趾“C”形皮瓣、躅趾趾腹皮瓣分别应用于手指再造中的第二足趾改造外形、虎口重建、同时修复邻指指腹缺损修复。结果临床应用8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24个月,再造与修复效果都取得巨大的改善。手指活动功能,拇指ROM平均76.7°,手指ROM平均139°,指腹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在手指再造与修复领域中的广泛、灵活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手指再造与修复的尴尬外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制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支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7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该支架,将两腿环固定在双膝上方,连接杆长度调整到双腿轻度外展(20~30°)。连接杆两端与腿环连接处为万向关节,可随意活动。戴支架后,髋关节能伸屈活动,由于腿环的固定限制了髋关节的内收和外展(两条腿可同时轻度侧向摆动)。结果本组均获1~4年随访,平均2年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假体无松动、下沉,无脱位、感染。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评定:优58例,良18例,优良率100%。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支架经济、简便、实用,临床应用效果好,便于护理,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1病历资料 男,35岁,因10年前胸背部外伤致T5椎体压缩骨折并脱位,合并截瘫。近5年病人觉双上肢及手部麻木、疼痛。查双手内在肌萎缩,双上肢有中度痉挛性肌力减弱,双手轻触觉、振动党、位置党均减弱,Hoffman反射(+),痛、温觉正常,水溶性造影剂造影显示T5椎体平面完全梗阻,行MRI检查示颈椎管无增生及椎管狭窄情况,但伤处椎骨近端脊髓变细,诊断为脊髓栓塞综合征,给予行T3~T6椎板切除减压术,术中见T5骨折处椎管闭塞,近端脊髓萎缩,周围被致富的蛛网膜粘连,附于剩余的硬膜上,脊髓因车拉而紧张,当…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30岁 ,因右下肢麻木、跛行并有马蹄内翻足畸形 2个月入院。查体 :L4 ,5棘旁压痛并向右下肢放射 ,右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障碍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30 (+ ) ,伸拇伸趾肌力减弱 ,膝、跟腱反射正常。CT显示 :L4 ,5椎间盘突出旁侧型 (右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椎间盘切除术 ,术中发现其椎间盘虽有突出但无明显压迫神经根。术后患者症状未见好转。 2个月后来院复诊 ,患者症状仍未见好转。查体 :脊柱生理弯曲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2 0 (+ ) ,Freiberg征 (+ )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汇合处体表投影压痛 ,并有烧灼样放射痛 ,Fac…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机翼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8例新鲜猪腰椎标本的L4/5脊柱功能单元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先后制作正常脊柱组、峡部裂组、Buck螺钉固定组、Nicol钢丝捆绑组、机翼型记忆合金固定组5组实验模型。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分别测试5组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轴向旋转6种运动的活动范围。 结果 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状态下,峡部裂组稳定性最差,同其他4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使用机翼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可明显恢复峡部裂腰椎稳定性,同正常脊柱组及其他2种内固定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左/右侧弯状态下5组腰椎标本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该新型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可维持峡部裂腰椎正常的三维运动稳定性,并且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位腓总神经卡压症误行椎间盘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病例资料男 ,30岁。因右下肢麻木、跛行并有马蹄内翻足畸形 2个月入院。查体 :腰 4 ,5棘突旁压痛并向右下肢放射 ,右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障碍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度 ,伸拇伸趾肌力减弱 ,膝、跟腱反射正常。CT检查示 :腰4 ,5椎间盘突出 (右旁侧型 )。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椎间盘切除术 ,术中发现其椎间盘虽突出 ,但无明显压迫神经根。术后患者症状未见好转 ,出院 2个月后来院复诊 ,患者临床症状仍未见好转。查体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2 0度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汇合处体表投影压痛 ,并有烧灼样放射痛。诊断 :梨状肌…  相似文献   
7.
本科从1994~1997年收治86例Ⅱ、Ⅲ区屈指深肌腱断裂病人 ,其中男67例 ,136条 ;女19例 ,52条肌腱断裂 ,采用套圈缝合法做肌腱吻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活动度(TAM)为健侧的75 %以上 ,未发现有断裂的情况 ,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1手术方法于断端约1cm处进针 ,邻近部位出针 ,并将针套入缝合线尾部圈内 ,作成套结后将针纵向刺入肌腱并于断面中央部引出 ,然后由断面中央进针 ,于离断面约1cm处出针 ,并牵引缝合线使断端对合 ,在其旁再横穿1针 ,出针后将1股线于近针处剪断绕线圈以适当的张力间断缝合 ,外加2…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脊髓内占住性病变的MRI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病理证实的17例脊髓内肿瘤性占位病变。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比较各类肿瘤的发病年龄、大小、形态、位置、信号及脊髓的变化。结果 9例室管膜瘤有5例(56%)起源于胸髓,平均长度为4.5个脊髓节段,4例(44%)出现导致肿瘤信号不均匀的瘤内囊变。5例星形细胞瘤有3例(60%)起源于颈髓,平均长度8个脊髓节段,5例中4例(80%)出现不同程度的瘤内囊变。2例髓内血管母细胞瘤均位于颈髓,平均长度为8.5个脊髓节段,均见瘤内囊变。1例转移瘤累及全胸髓,呈不均匀信号,无明显囊变。结论 MRI可反映不同髓内肿瘤的病理特点。据此特点可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我院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107例II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7例中男76例,女31例;年龄12~74岁。按Gustilo分类,骨折均为II度开放性,其中粉碎骨折72例。致伤原因:车祸75例,爆炸伤11例,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