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合并血液灌流方法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12只实验用犬 ,对照组 4只 ,进行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 ;实验组 8只 ,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阿霉素 ,分别检测肝静脉及外周血液中的血药浓度。结果 实验组介入操作全部成功 ,1例死于血液灌流的血路管漏气 ,平均操作时间 ( 132 .3± 15 .3)min。血药浓度测定显示 ,对照组肝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分别为 ( 370 9.676± 385 .72 3)ng/ml、( 15 76.14 0± 2 2 6.933)ng/ml;实验组为( 465 3.42 0± 430 .2 0 4)ng/ml、( 433.612± 40 .5 0 1)ng/ml。统计学处理 ,两组相差非常显著。结论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是一种可行的技术 ,具有简单、创伤小、可保护正常肝脏、便于重复治疗的优点。与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相比 ,不仅可以增加局部血药浓度 ,更可以降低外周的血药浓度 ,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梗阻性黄疸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中,部分患者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等胆心反射现象,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57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接受PTCD治疗中并发胆心反射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CT以及血管造影检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CT介入系统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两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介绍了这一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化疗药物介入干预环境下对肝癌细胞系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梯度的高浓度化疗药物持续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作用,并探索化疗药物有无浓度、时间饱和现象。方法每种化疗药选择5个浓度及四个时间段,采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8种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的抑制率。结果各种药物不同作用浓度及时间对肝癌细胞系有不同的抑制度;对于任一药物而言,作用浓度—时间之间存在关联,每种药物均有其饱和浓度及作用时间。结论不同化疗药物有其最佳时间—浓度曲线;可以据此优化化疗方案;实现介入治疗个体剂量精确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模拟动脉持续灌注模式下药物分布状态,探讨思美泰与不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化疗药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在体外培养的HepG-2和7702细胞系培养液中,分别检测10种化疗药物与思美泰按照不同给药顺序联用或者序贯使用时,对HepG-2和7702细胞系的杀伤作用.结果 思美泰与泰索帝、健择、5-氟尿嘧啶(5-Fu)、培美曲塞二钠、奥沙利铂、表柔比星、顺铂存在协同作用,对其余化疗药作用无明显影响.这种协同作用主要发生在思美泰与化疗药共同孵育或者思美泰在化疗结束后给药时.思美泰与化疗药预混后再给药与各自加入培养液共同孵育组比较,作用降低.结论 在不同细胞系中,思美泰与多种化疗药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且不同的给药顺序对药物间相互作用有很大影响,其机理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6.
CT以及血管造影检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CT介入系统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两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介绍了这一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对于多数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往往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近年来以其可靠的疗效及较低的并发症逐渐成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我科近年来行肝动脉留管持续化疗,取得满意效果;据文献报告,维拉帕米[1]可以逆转癌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的耐药性,利多卡因、H2受体阻断剂[2]与化疗药有协同作用,本实验研究动脉化疗常用的化疗药与这3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动脉留管持续化疗灌注的药物环境下,不同浓度梯度的高浓度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s, CCNSA)持续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系HepG-2及肝细胞系7702的作用,并探索动脉化疗灌注中化疗药有无浓度-时间依赖现象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根据介入治疗中局部组织能够达到的实际浓度,将4种临床常用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表柔比星、草酸铂、顺铂、福莫司汀)分别按照质量浓度比20∶10∶5∶2.5∶1的比例制成5种质量浓度溶液(4种药物的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8 mg/L、20 mg/L、20 mg/L、8 mg/L),每种质量浓度分别与两种细胞系作用1 h、2 h、4 h、6 h、8 h,采用MTT法分别检测25种组合下,化疗药对体外培养的HepG-2及7702细胞系的抑制率。结果:各种药物不同作用浓度及时间对HepG-2肝癌细胞系和7702肝细胞系有不同的抑制率,表柔比星和草酸铂的5种质量浓度间差别不大,其抑制率主要与持续时间相关,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低浓度顺铂的抑制率随着时间的延长缓慢增加,而高浓度顺铂的抑制率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较快增加;福莫司汀的抑制率与浓度之间缺乏明确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缓慢增加。结论:每一种CCNSA化疗药有其适合的作用浓度及持续时间;浓度因素与时间因素均对抑制率有明显影响,但是时间因素影响更大;动脉化疗灌注拥有足够的药物浓度及给药时间,应该选择最低有效浓度和较长的作用时间,这样可以减少用药总量,增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实现介入治疗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精确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shunting,AVS)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7例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合并消化道出血者16例,中等至大量腹水者51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和肝动脉内化疗灌注术(TAI)治疗.使用碘油封堵瘘口者40例,使用碘油+明胶海绵或丝线封堵瘘口者34例,还有6例应用弹簧圈封堵瘘口,其余17例给予单纯TAI治疗.结果:有12例患者同时合并肝动脉-肝静脉瘘(HA-HVS,12.4%),32例患者有门静脉癌栓(PVTT,33%).全部患者中,70例瘘口基本闭合(72.2%),15例瘘口部分闭合(15.5%),12例(12.3%)因瘘口过大或者血管造影时无法判明瘘口准确位置未能成功封堵.在首次封堵成功的患者中,12例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发现原有的AVS重新开通,开通后的瘘口大多比前次瘘口的流量小,经再次封堵后闭塞.另有17例出现新的AVS.患者经TACE治疗后,57例(58.7%)肿瘤缩小,24例(24.7%)肿瘤增大,16例(16.5%)肿瘤大小无明显改变.术后51例合并腹水的患者中,29例腹水消失,18例减少,4例无明显改善.曾经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于术后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者5例.47例合并腹泻的患者中23例好转.67例甲胎蛋白(AFP)阳性的患者中53例AFP的值有所下降.随访中81例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9个月.大部分病例未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AVS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但是只要采取积极而恰当的治疗措施,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不出现严重并发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DSA能直接、全面地显示AVS的类型、部位及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介入治疗价值。 方法2004年3月~2011年6月14例肝移植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行综合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32次、肝动脉泵置泵1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1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1例,高强度聚焦超声1例。 结果肝癌复发灶呈肝内多发、肝外广泛转移的特点,多为富血供肿瘤,合并血管及胆管并发症者各2例;接受介入治疗后至今存活2例,12例从接受肝移植治疗到死亡平均生存16.1个月。 结论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采用介入治疗可有效抑制肝癌术后复发灶及转移灶的生长,消除移植术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