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王冬  曾桃英  陈梅香  何芳 《山东医药》2014,(8):67-69,I0002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63、细胞角蛋白5/6 (CK5/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A组)子宫内膜增生、20例(B组)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及26例(C1组)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肌层≤ 1/2、14例(C2组)浸润肌层>1/2组织中的p63和CK5/6.结果 A组p63阳性23例,B组20例,P>0.05;A组平均阳性指数(ASI)为0.65 ±0.15,B组为0.38 ±0.23,P≤0.05;C1组p63阳性2例,C2组0例,P>0.05;C1组ASI为0.21 ±0.11,C2组为0,P≤0.05;A组CK5/6阳性22例,B组18例,P>0.05;A组ASI为0.66±0.15,B组为0.36 ±0.22,P≤0.05;C1组CK5/6阳性3例,C2组0例,P>0.05;C1组ASI为0.22±0.10,C2组为0,P ≤0.05;C1组p63和CK5/6阳性表达率、ASI均高于B组,P均≤0.05.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63和CK5/6表达的AS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5、0.257,P均≤0.05).A、B、C1、C2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5.0%、50.0%、14.3%,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63和CK5/6表达减少,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及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中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gNOR及雌激素受体的检测研究曾桃英,银曾芳,付军,周祖良,蔡岳华有关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核仁组成区变化及雌激素受体(ER)检测研究国内外少有报道,本实验对FAP的各病变阶段进行了AgNOR计数、形态测量以及ER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2Y受体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P.检测P2Y受体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趋化试验分析P2Y受体与鼻咽转移的关系.结果 P2Y受体在7株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其中P2Y12在所有鼻咽癌细胞株中均无表达,而P2Y1和P2Y6仅弱表达于HNE2细胞中.在其他细胞株中不表达.HNE2细胞株几乎表达所有检测的P2Y受体,而HNE3细胞株仅表达P2Y11受体.趋化试验表明,鼻咽癌细胞能在ATP作用下发生明显移动,以ATP浓度为1.0×10-4mol/L时趋化作用最明显.其趋化指数(CI)为4.3±0.6,这种趋化作用是一种定向迁移,而非随机运动.结论 P2Y受体在鼻咽癌的转移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0岁。间歇性尿血、尿痛9月就诊,B超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收入院。检查:下腹部触痛明显,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分泌性尿路造影及B超复查均提示肿瘤,膀胱镜检见三角区膀胱壁向腔内隆起,凸凹不平;取组织送病检,见小块粘膜组织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并见有小团块细胞巢,排列不规则,胞核大小不等,细胞异型明显。于入院抗炎后一月行膀胱探查切除  相似文献   
5.
刘蓓  王琼  贺玉娟  曾桃英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681-1683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BLBC)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病理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BLBC和54例非BLBC乳腺癌(对照组)组织进行VDR、EGFR检测,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LBC组织标本中的VDR、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0%(12/50)、82.00%(41/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R与EGFR表达水平的相关分析发现,VDR蛋白与EGFR蛋白在BLBC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VDR和EGFR参与BLBC的发生与发展;VDR低表达及EGFR表达率较高,提示BLBC可能对1,25(OH)2D3及类似物不敏感,而EGFR可以作为BLB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AgNOR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gNOR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检测曾桃英,蒋敏,兰耀华,傅军一、材料和方法收集正常大肠粘膜20例,癌旁粘膜13例,腺瘤15例,腺癌40例。35例腺癌获得随访结果。大肠癌肉眼分型参考全国病理学教材第3版;组织学类型参考WHO分类;临床分期参考Dukes...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癌相关基因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发生、发展、癌变的关系,应用SABC免疫方法,选用了P21、P53、CEA单克隆抗体对FAP各病变阶段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FAP各病变阶段CEA阳性率高达74~94.7%,P21表达阳性率为5~25%,P53表达10~36.8%。以上结果提示CEA高表达率是先于形态学表现的恶性征象,P21、P53是参与FAP发生、发展、癌变的癌相关基因谱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胆囊癌在胆道恶性肿瘤中居首位。我院仅1984年至1987年6月在145例胆道手术中有5例胆囊癌,占胆道手术的3.6%,与文献报告1.2~3.8%相近。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故极难与  相似文献   
9.
正常,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内膜癌ER,PR检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用亲和组化法检测增生期、分泌期、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内膜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各组强阳性率结果:增生期内膜ER为56.5%,PR为43.5%;分泌期内膜ER仅为6.5%,PR为3.5%;增生过长内膜ER为25%;子宫内膜癌ER为13%,且与分化程度呈正比。统计学处理,增生期子宮内膜与分泌期、增生过长内膜及內膜癌的受体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与内膜癌受体水平及分布特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癌周残留内膜间质细胞及肌层组织均显示相当水平的ER、PR。本文就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病理的关系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Livin基因特异性siRNA对肝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PNA干扰技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凋亡抑制因子livin表达,研究livin基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hvin β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栽体pU-livinβ-siRNA,将其表达栽体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至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的SMMC-7721细胞中livin β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了解转染效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并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观察转染后SMMC-772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 在pU-livinβ-siRNA转染后的SMMC-7721细胞中,livinβ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细胞生长缓慢,体外侵袭能力下降.结论 通过RNAi技术阻断livin的表达,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增殖、迁徙,提示Livin基因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