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睾丸间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睾丸间质细胞瘤(Leydig cell tumor,LCT)又称kydig细胞瘤,是睾丸性索/性间质肿瘤的一种单一组织类型的肿瘤,是由正常发育和演化的成分间质细胞构成的.本病少见,约占睾丸肿瘤的1%~3%,占间质肿瘤的14%[1].2007年11月我院收治了1例睾丸LCT,现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做初步探讨,以期提高对LCT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囊性肾瘤1例     
患者男,66岁,因查体发现右肾积水8个月入院.B超检查示:左肾111 mm×57 mm,右肾97 mm×49 mm,右肾实质变薄为6 mm,集合系统可见分离为33 mm,右侧输尿管长35 cm,上段扩张内径12 mm,下段较细;左肾形态可,结构清晰,左肾集合系统未见分离,输尿管正常.ECT示:右肾积水伴功能重度受损;分肾功能总GFR:36.1 ml/min;左肾GFR:33.6 ml/min;右肾GFR:2.5 ml/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小鼠中耳后对内耳及毛细胞的损伤。方法 选取出生后6~8周的健康CBA小鼠,分为对照组(PBS种植组)和PA左侧中耳种植组,每组小鼠再分为PBS/PA种植后饲养3天组、7天组、14天组;使用耳内镜、小动物体内成像系统、免疫荧光等方法对小鼠中耳、内耳感染情况及耳蜗毛细胞的损伤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PA感染中耳后3天、7天、14天中耳腔出现不同程度的黏膜充血水肿,鼓膜穿孔及积脓等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圆窗可见颗粒样物质沉积;小动物体内成像检查可检测到部分耳蜗出现PA感染信号;免疫荧光染色及细胞计数发现,PA感染后7天底转毛细胞计数88.33±66.40,感染后14天小鼠底转、中转毛细胞计数分别为85±33.45,166±33.41,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结论 PA感染小鼠中耳后细菌及其产物可进入内耳并引起耳蜗毛细胞的损伤;引起毛细胞损伤的可能是PA的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4.
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MEST)是发生在肾脏的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以往曾被称为肾盂囊性错构瘤、成人中胚层细胞肾瘤.因其发病率低,病理、影像学及临床医师诊断经验较少,容易造成误诊.现报道1例MEST,结合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讨论该疾病特点,以提高对MEST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神经囊尾蚴虫病(脑囊虫病)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寄生虫疾病,术前临床诊断困难,2003年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指出中枢神经系统囊尾蚴虫病(Neurocysticercosis,NCC)的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并鼓励各国建立国家监测和报告系统。  相似文献   
6.
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承担着各类标本的病理学诊断任务。由于工作流程的特点,病理科工作场所的空气中存在着化学因素与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理科工作人员的健康。分析病理科工作环境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职业危害预防对策,将对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滑膜软骨肉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肿瘤位于关节腔内,呈不规则分叶状;切面灰白、灰蓝色,质脆,部分区域灰红色、质软.镜下见软骨细胞片状分布,伴有细胞不典型性;大部分区域软骨细胞分化较差,呈梭形,核仁大而明显,可见双核、大核及异型核的肿瘤细胞,局灶坏死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S-100和vimentin(+).结论 滑膜软骨肉瘤非常罕见,临床上主要应与滑膜软骨瘤病及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鉴别,组织学上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确诊需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手术所见及组织学形态综合判断分析.  相似文献   
10.
曹智新  耿明  刘晓红  杨帆  曹永成  丁吉元 《新医学》2009,40(7):430-432,F0003
目的:探讨D2-40标记阳性淋巴管密度(1ymphaticvesseldensity,LVD)、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β-连环蛋白(β-catenin,β-cat)异常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D2-40标记阳性LVD、E-cad及β-cat在84例胃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3者的相关关系。结果:D2—40标记阳性LVD在癌旁组织中明显高于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0.01),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存在E-cad及B.cat的异常表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癌旁组织D2.40标记阳性LVD增高与E.cad的异常表达相关(r=0.27,P〈0.05),但与β-cat异常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r=0.16,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高密度的淋巴管主要集中于癌旁区,且与E—cad的异常表达有关,可能参与了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