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验科信息化系统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院工作的日益繁荣,检验科单机系统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并且由于实验项目的日益增多,数据的复杂性,医院信息化系统(HIS)和检验信息化系统(LIS)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本院近年来通过努力,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现就作者在使用HIS、LIS系统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阐明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血清学特征,比较条带免疫印迹法(LIA)、HIV病毒载量(VL)和HIV-lp24抗原检测3种实验方法对HIV不确定标本的鉴别效果,明确蛋白免疫印迹法(WB)的非特异性发生率,为修订我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56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的92份标本,以随访后的HIV血清学状况为金标准,判断不同的方法在鉴别不确定结果方面的效果.结果 92份标本中有88份呈现14种不确定的条带模式,p24、gp160以及gpl60p24是最常见模式,其余9种呈散在分布,31例中27例随访阴性,4例发生HIV抗体阳转,阳转率26.7%;WB的非特异反应率87.1%,LIA的非特异反应率为3.2%,病毒载量的检测未出现非特异性反应,HIV-1 P24抗原的漏检率为9.2%.结论 只有出现gp160+p24带型的病例发生HIV抗体阳转,其余带型均表现为非异性反应,LIA、VL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判断现有的HIV不确定标本的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3.
乙肝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HBV-D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HBV-DAN的关系,方法对272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和HBV0DNA的检测,取20例乙肝标志物阴性的血清作对照。结果272例标本中前S1抗原( )142例,阳性率52.2%,HBV-DNA( )133例,阳性率48.8%。109例HBeAg( )标本中,前sl抗原( )93例(85.3)%,163例HBeAg(-)标本中,结论前S1抗原( )49例(30.2%),且大多数存在HBeAb( )中。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HBV-DAN有显著相关性,前S1抗原也是HBV感染、复制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单纯及合并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一步法检测7486例生殖泌尿道标本中Mh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结果Mh单纯检出率为2.8%,合并Uu检出率为11.3%,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Mh和Mh合并Uu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最高,均〉90.0%,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率最高,耐药率均大于90,0%。两者对这6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和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对交沙霉素的敏感率(87.6%)高于混合感染者(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单纯感染或混合感染检出率较低,且以女性感染为主,两者的耐药谱基本一致,对半合成四环素的敏感率最高,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CgA、CgB和SgⅡ的3种抗体,通过SABC方法,对84例按功能分类的垂体腺瘤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gA、CgB和SgⅡ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5.0%、95.2%和91.7%。CgBt和SgⅡ两者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而与CgA相比,则有极显著的差异。从而证明,垂体腺瘤细胞中的神经内分泌颗粒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分布。应用CgA、CgB和SgⅡ同时标记垂体腺瘤,对该肿瘤的诊断及分型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干扰后,线粒体M2蛋白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诱导和培养健康人PBMC来源DC,小干扰RNA(siRNA)抑制SOCS1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M2蛋白刺激DC,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DC表型CD83、CD86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变化。结果DC在M2蛋白浓度为70μg/mL刺激24 h,35μg/mL刺激24、48和72 h时,与对照组比较,CD83和CD86的表达率以及IL-10和IL-12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2蛋白刺激SOCS1干扰后的DC,在不同刺激浓度和作用时间,CD83和CD86表达率以及IL-12水平与单纯M2蛋白刺激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而IL-10水平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在接受高浓度的M2蛋白刺激后,其成熟度、抗原递呈和Th1的极化能力增强;抑制SOCS1的表达,M2蛋白可进一步促进DC功能的增强,可能导致自身耐受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武警总队医院世博安保卫勤保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世博会期间,根据任务分工,本院承担世博安保卫勤保障任务。为确保任务圆满完成,最大限度维护官兵身心健康,本院在世博主要屯兵点成立前方医院靠前保障,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对前方医院的组织框架、职能任务和工作特点进行介绍,为部队医院遂行大型活动卫勤保障任务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CgA,CgB和SgⅡ与神经内分泌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gA,CgB和SgⅡ同属嗜铬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体内所有神经内分泌细胞中。CgA是嗜铬蛋白家族中最主要的成员,也是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常用的和较可靠的标记物。CgA,CgB和SgⅡ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CgA,CgB和SgⅡ的联合标记,对于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观测等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中神经内分泌颗粒对预后的影响SyversenU,etal.EurJGastroen-terolHepatol.1995;Jul;7(7):667~674在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用嗜铬粒蛋白A(CgA)和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抗体进行免疫标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某地区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属和支原体属与脲支原体属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146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标本进行衣原体属抗原鉴定、支原体属和脲支原体属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衣原体属、支原体属、脲支原体属总检出率为49.3%,其中单纯沙眼衣原体(Ct)阳性率6.4%,单纯解脲脲支原体(Uu)为28.7%,人支原体(Mh)为2.3%,Uu+Mh为7.9%;衣原体属的感染率低于支原体属和脲支原体属,女性衣原体属、支原体属、脲支原体属的感染率高于男性;支原体属对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最敏感,Uu分别为96.4%和95.5%,Mh分别为66.7%和69.7%,Ct+Uu分别为92.7%和90.2%,Uu+Mh分别为80.9%和79.1%;耐药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大观霉素.结论 该地区支原体属和脲支原体属感染率要高于衣原体属感染率,且以Uu为主,女性高于男性;与Uu相比,Mh和Uu+Mh感染后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有下降的趋势,耐药性有升高的趋势,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为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