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新鲜人羊膜的变应原性及其致敏后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性。建立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模型。分新鲜羊膜组、新鲜蛋清组(阳性对照)和PBS液组(阴性对照),每组10只豚鼠。观察豚鼠在致敏期和激发后的反应,采用化学荧光法检测外周血组胺含量,血液流变分析系统检测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变率黏度、全血低切变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致敏期间各组豚鼠的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激发后羊膜组豚鼠与阴性组表现一致,无异常反应;羊膜组外周血组胺含量及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与阴性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与阳性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规范化无菌处理后的新鲜羊膜,一般不具有变应原性,不会引起I型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样模型,为深入研究CML发病机制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bcr-abl逆转录病毒Mig210载体经Phoenix-Ampe细胞包装后,取上清液感染5-FU处理后的BALB/c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再经尾静脉移植入经致死剂量γ射线(900cGy)照射的同种雌性受体鼠中.用形态学、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小鼠成模情况.结果:小鼠移植8~9 wk后,外周血白细胞达2×1010~3×1010/L(为对照鼠的5~8倍),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达到0.10~0.20;骨髓粒系细胞显著增高,易见幼稚细胞,肝脾也可见白血病细胞浸润;移植4~5wk后在受体鼠骨髓和脾脏检出bcr-abl融合基因,8~9 wk后在肝脏亦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同时在骨髓和脾脏也检测到bcr-abl融合蛋白.建模成功的小鼠3~5 Ino后相继死亡.结论:成功建立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CML模型,可用于后续CML信号通路和治疗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蛋白转导域-寡聚化域-血凝素(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oligomerization domain-hemagglutinin,PTD-OD-HA)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BaF3-P210细胞小鼠致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aF3-P210细胞和经40μmol/L PTD-OD-HA处理48h的BaF3-P210细胞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入BALB/c小鼠体内,观察小鼠一般状况以及生存时间,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外周血和骨髓涂片进行Wright-Giemsa染色,肝、脾和肺等各主要脏器组织进行HE染色,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bcr/abl蛋白的表达。结果:BaF3-P210细胞组和经PTD-OD-HA处理的BaF3-P210细胞组小鼠CML发病率分别为90%(9/10)和80%(8/1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4.3±4.8)×109/L和(20.6±3.2)×109/L(P<0.05),骨髓细胞中bcr/abl癌蛋白表达量分别为5.13±0.46和1.32±0.29(P<0.05),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01.3±6.2)d和(185.4±8.7)d(P<0.05)。Wright-Giemsa染色可见,经PTD-OD-HA处理的BaF3-P210细胞组小鼠骨髓、肝脏和脾脏中的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比BaF3-P210细胞组下降。结论:经PTD-OD-HA处理后的BaF3-P210细胞在BALB/c小鼠体内的致白血病潜能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实验课教学中,通过精心选择实验内容,强化实验技能训练,更新教学手段,新开设一系列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考核方式,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肿瘤组织细胞中p53基因突变或缺失是导致非整倍体的发生和基因组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研究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各期患者均有中心体异常,且异常的程度与临床分期有关。急变期显示更为严重的中心体异常。本研究建立携野生型p53基因的CML急变K562细胞株.以研究该细胞内野生型p53基因表达后p53信号转导通路对K562细胞中心体的影响。方法:用HEK293细胞扩增重组p53野生型、突变型及空载腺病毒载体,联合polybrene分别感染K562细胞;未接受感染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计数K562细胞中心体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p53信号转导通路下游效应分子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应答基因Gadd45a(growtharrest and DNA damage)、BubRl(Bublrelated)、AuroraA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携野生型p53基因的K562细胞株.腺病毒载体感染效率达60%以上,野生型p53可在K562细胞中持续表达。感染72h后,携野生型p53基因的K562细胞中中心体数量异常(n〉2)的细胞比例降至(0.38+0.02)%,与空白对照组(0.71+0.14)%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发现p53信号转导通路下游效应分子Gadd45a、BubRl表达分别上调93%、88%.而AuroraA的表达下降56%(P值均〈0.05)。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能够在白血病K562细胞中持续表达:野生型P53蛋白可能通过转录激活-依赖途径上调Gadd45a、BubR1表达以及转录激活-非依赖途径使AuroraA的表达下降,从而抑制K562细胞中心体的过度复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53基因(AdSmp53)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将含有Ad5wtp53,突变型p53基因(Ad5mtp53)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SGFP),联合阳离子多聚季胺(polybrene)共感染K562细胞,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53mRNA和P53蛋白的表达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K562细胞周期、DNA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21蛋白、核磷蛋白(NPM)、磷酸化核磷蛋白(Thr199-NPM)的表达情况.结果:Ad5wtp53和Ad5mtp53能在K562细胞中表达p53mRNA和P53蛋白.Ad5wtp53感染K562细胞48,72 h后分别有(74.45±12.09)%和(69.80±11.70)%的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DNA含量分别下降了32.25%和38.13%;同时P21蛋白的表达升高,核磷蛋白的表达无改变,磷酸化核磷蛋白(Thr199)表达下降.而AdSmtp53感染组和AdSGFP感染组未见相应改变.结论:野生型P53蛋白町能通过上调P21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S期DNA的合成,降低核磷蛋白第199位苏氨酸残基的磷酸化来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检验本科开设综合性实验“造血祖细胞的体外培养”,改革血液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兴趣,使综合素质得到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陈婷梅  张健  曹唯希  姜容  王亚平 《中草药》2007,38(3):418-420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祖国医学“补气”要药,人参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ginseng ,TSPG)是其主要有效部位。既往研究已经证明TSPG既能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及其信号转导,诱导造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又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和向较成熟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和转导途径多种多样,其中Fas—FasL途径属于死亡因子及其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本实验就TSPG诱导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研究TSPG治疗白血病等肿瘤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MTS1基因ARF启动子基础转录调控区的转录激活及其与E2 F1转录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含ARF启动子基础转录调控区E2 F1结合位点野生型序列的W6重组质粒为模板 ,设计该片段中E2 F1A、B、C结合位点序列突变或缺失的引物 ,用聚合酶链反应构建该区域中E2 F1A、B、C结合位点序列突变或缺失的ZE、ZF、ZG重组质粒。再将W6、ZE、ZF、ZG重组质粒转染进Jurkat细胞 ,检测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ZE、ZF、ZG重组质粒经SacⅠ或NaeⅠ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得到证实。与E2 F1位点野生型重组质粒W6比较 ,突变型重组质粒ZE、ZF、ZG在Jurkat细胞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量减少 ,以E2 F1A位点突变的重组质粒减少明显。结论 构建ARF启动子E2 F1A、B、C结合位点序列突变的重组质粒成功 ;MTS1基因ARF启动子基础转录调控区的转录激活可能与E2 F1转录因子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系K562细胞在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处理前、后的DNA损伤模型,探讨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确定伊马替尼预处理K562细胞的浓度;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伊马替尼处理后K562细胞BCR/ABL的磷酸化状态,以反映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受抑制情况;用彗星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K562细胞、伊马替尼预处理K562细胞的DNA损伤模型;用彗星实验对各组细胞在DNA损伤后的修复进行动态观测.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伊马替尼预处理K562细胞的最佳终浓度为1 μmol/L,作用时间24 h;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该浓度的伊马替尼可有效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第177位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密度比为0.100±0.018,与对照组(0.425±0.039)相比,降低了(77.11±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P<0.05);彗星实验确定了各组细胞DNA损伤模型的建立条件,采用10 μmol/L终浓度的H2O2对K562细胞和伊马替尼预处理后K562细胞进行染毒,H2O2作用温度和时间为4℃、10 min.修复结果显示,经伊马替尼预处理的K562细胞修复时间为120 min,与未处理组修复时间60 min相比,前者DNA损伤修复时间明显延长(F=97.79,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伊马替尼处理前、后的白血病K562细胞的DNA损伤模型,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能减弱K562细胞的DNA损伤后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