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曹会  薛小霞 《中原医刊》2006,33(3):80-80,F0003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肺栓塞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血栓累及部位、表现形式及其他改变。结果肺栓塞的CT表现:①直接征象:肺动脉内条状、不规则斑片状充盈缺损,表现为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性充盈缺损、附壁血栓、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4种形式;②间接征象:肺门动脉增宽、肺梗死、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胸腔积液、右心室肥大等。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快速的检查方法,可靠而直观地诊断肺动脉栓塞,可代替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肝血管瘤的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内良性肿瘤的84%,尸体解剖时发现率达4%~7%,50%~70%的肝血管瘤临床无症状,它的重要性在于和需要治疗的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螺旋CT多期扫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正确认识肝血管瘤的CT表现,有助于肝内其他病变尤其是肝癌的鉴别诊断.本总结了肝血管瘤病灶的CT表现,对其分析,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腹泻病人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 对2 511例腹泻病人的粪便样本进行分离、纯化、鉴定,使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毒力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 511份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中检出DEC阳性169份,阳性率为6.73%;有3种致病型别,分别为EAEC 64株、ETEC 85株、EPEC 20株。18~<45岁检出率最高,为8.36%,无<6岁儿童;有季节性规律,夏秋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冬春季,7、8月是感染高峰期,1—3月均无病例报告。药敏结果显示,169株DEC耐药率高达94.08%,其中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68.05%,其次为萘啶酸(62.13%)、四环素(38.46%);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率为40.83%,最多对8类抗生素耐药。结论 宝山区腹泻病人DEC整体耐药率较高,其中EAEC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应加强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及临床抗生素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4.
曹会  薛小霞 《现代保健》2011,(23):110-1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 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5例,占1562%;Ⅱ级11例,占3438%;Ⅲ级13例,占4062%;Ⅳ级3例,占938%.临床早期对应CTⅠ~Ⅱ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中断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对应CT Ⅲ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临床晚期对应CT Ⅳ级,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 CT能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不同阶段表现,作出正确分级,对临床诊断、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误诊精神病的原因。方法:对24例低血糖症误诊精神病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低血糖症误诊精神病,为表现不典型,未及时检查血糖而误诊,多与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和纳食减少而没有减少降糖药剂量有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精神异常,应及时检查血糖,排除低血糖症,以免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6.
曹会  薛小霞 《现代保健》2010,(30):133-13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肿块均呈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17例显示有脂肪密度影,3例显示有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低于正常肾实质,脂肪、坏死囊变、出血区无强化,分泌期肿块持续强化。结论CT能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块内的脂肪成份,增强扫描能了解肿块的强化方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制定中国老年男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87个U测定的8 265例健康老年男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与7项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老年男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F=65.147,P=0.000)。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回归方程:=9.25+0.000 929 8X1-0.000 576 5X2-0.133 9X3-0.053 99X6+0.280 9X7±0.47。在回归方程中,是老年男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mPa.s),X1是海拔高度(m),X2是年日照时数(h),X3是年平均气温(℃),X6是气温年较差(℃),X7是年平均风速(m/s);0.47是剩余标准差的值。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该地区的老年男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依据老年男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可以把中国分为8个区。  相似文献   
8.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选择已成为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发展趋势。目的:回顾性总结51例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51例临床资料,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14例,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双瓣置换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联合三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成形7例,二尖瓣成形联合三尖瓣成形5例。结果与结论:置换生物瓣膜者9例,机械瓣膜者31例,二尖瓣成形11例,三尖瓣成形16例;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平均搭桥(1.92±0.73)支;术后30 d内死亡4例。47例顺利出院,其中2例失访,45例随访3-48个月,1例半年后脑梗死,1例于术后1年多死于心脏功能不全,存活的43例心功能改善明显,均可进行一般的生活与活动。综合分析得出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保障心肌再血管化,保护心肌,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的分泌物、排泄物、蜕皮产物和尸体中携带含有大量过敏原,其中Blag5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一类重要过敏原。使用大肠杆菌克隆表达德国小蠊过敏原Blag5,然后使用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IgE测试其变应原性。同时使用生物信息学预测Blag5基因的作用,了解到其分子特征。方法 首先提取德国小蠊的总RNA,并根据已知的Blag5基因序列(GenBank:U92412)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其cDNA,并通过酶切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ET-28a(+)-Blag5,然后转化入感受态细胞Rosetta(DE3)。选择单克隆阳性菌落进行扩增和培养。用0.1mm/mol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然后通过金属螯合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通过Western印迹法鉴定纯化产物的免疫学特性。结果 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发现可溶性表达的Blag5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5kDa,与理论结果相符。纯化的重组蛋白的免疫印迹结果表明,Blag5可以特异性结合过敏患者的血清IgE。基于基因序列,我们预测了Blag5二级和三维结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性、表面可及性、同源性。发现其具有典型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特征。结论 本研究中异源表达的德国小蠊Blag5过敏原蛋白对过敏患者的血清具有更高的结合活性,为相应的变应性疾病的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 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5例,占1562%;Ⅱ级11例,占3438%;Ⅲ级13例,占4062%;Ⅳ级3例,占938%.临床早期对应CTⅠ~Ⅱ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中断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对应CT Ⅲ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临床晚期对应CT Ⅳ级,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 CT能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不同阶段表现,作出正确分级,对临床诊断、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